一种中医护理用穴位点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06141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8 22: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中医护理装置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中医护理用穴位点压装置,包括背部按摩组件和开关面板,背部按摩组件包括腰部固定带、靠板和套设在靠板外的背部按摩靠垫,靠板上设有若干按揉组件,按揉组件包括旋转电机和若干个按摩体,靠板上、位于所述按揉组件之间还设有若干点压组件,点压组件包括气缸和点压头,点压头包括加热半球壳和中药填充半球壳,开关面板上设置有控制旋转电机的第三开关、控制电热丝的第二开关,第三开关、第二开关均与所述开关面板电性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背部按揉组件和点压组件通过对人体背部进行按摩,有效减轻了人体腰椎、背部疲劳。

A point pressure device for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nurs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医护理用穴位点压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中医护理装置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中医护理用穴位点压装置。
技术介绍
按摩亦称推拿,指通过身体接触,对皮肤下的肌肉进行积压或拉伸的行为,以疏通经络,滑利关节,促使气血运行,调整脏腑功能,增强人体抗病能力,从而达到治愈病痛的目的。大部分工作人员长期坐在座椅上工作,运动的时间非常少,长此以往感到背部酸痛,而现有的背部按摩装置大部分仅仅是简单的挤压、捶打按摩装置,按摩效果不佳,因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中医护理用穴位点压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中医护理用穴位点压装置,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指出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中医护理用穴位点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背部按摩组件和开关面板;所述背部按摩组件结构如下:包括腰部固定带、靠板和套设在靠板外的背部按摩靠垫,所述靠板上设有两列按揉组件,所述按揉组件包括旋转电机和若干个按摩体,所述按摩体的结构如下:包括转轴、齿轮、若干按摩杆和若干按摩头,所述旋转电机固定连接于所述靠板上,所述转轴上均固定套设有所述齿轮,所述按摩杆的一端与所述按摩头一一对应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转轴固定连接;每列按揉组件的所有所述按摩体的齿轮相互依次啮合,任意一个所述按摩体的转轴与所述旋转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所述靠板上、位于两列所述按揉组件之间还设有若干点压组件,所述点压组件包括气缸和点压头,所述点压头包括加热半球壳和中药填充半球壳,所述气缸的固定端固定连接在所述靠板上,所述气缸的伸长端与所述加热半球壳固定连接,所述加热半球壳与所述中药填充半球壳可拆卸连接,且所述加热半球壳开口处固定连接有第一散热板,所述加热半球壳内设有电热丝,所述中药填充半球壳开口处固定连接有第二散热板,所述中药填充半球壳内填充有中药包;所述开关面板上设置有控制旋转电机的第三开关、控制电热丝的第二开关,所述第三开关、所述第二开关均能与电源电性连接。优选的,还包括头部按摩组件,所述头部按摩组件包括头盔,所述头盔为双层结构,所述头盔的外层是壳体,内层为按摩接触层,位于所述头盔壳体的顶部与按摩接触层之间设有百会穴点压组件,所述头盔壳体的两侧面与按摩接触层之间设有太阳穴点压组件,所述头盔壳体的后侧与按摩接触层之间设有风池穴点压组件;所述太阳穴点压组件包括第一伸缩电机、连杆、点压球,所述第一伸缩电机固定连接于所述头盔壳体内壁上,所述第一伸缩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连杆的一端连接,所述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点压球固接,所述点压球远离所述连杆一侧的表面上设有若干按压凸起,所述开关面板上设置有控制第一伸缩电机的第一开关,第一开关能与电源电性连接;所述风池穴点压组件、百会穴点压组件结构与所述太阳穴点压组件结构相同,并且所述百会穴点压组件与所述风池穴点压组件的第一伸缩电机均安装在所述头盔壳体内壁上。优选的,所述按压凸起是半球形的弹性凸起。优选的,还包括颈部按摩组件,所述颈部按摩组件包括颈部按摩壳,所述颈部按摩壳内壁固定连接有振动电机,所述振动电机的输出轴上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两端各固定连接有一组天柱穴按压组件,所述天柱穴按压组件包括推杆和设置于所述推杆端部的天柱穴按压片,所述推杆穿过所述颈部按摩垫与所述天柱穴按压片固接;所述开关面板上设置有控制控制振动电机的第四开关,第四开关能与电源电性连接。优选的,还包括肩部按摩组件,所述肩部按摩组件包括中空的肩垫以及设置于所述肩垫内部的滚压组件和热敷组件,所述滚压组件包括第二伸缩电机、活动杆、按摩球和接触层,第二伸缩电机垂直固定连接在所述肩垫内壁上,所述第二伸缩电机的输出轴上连接有所述伸缩连接杆的一端,另一端与所述活动杆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按摩球转动连接,所述接触层设置于所述肩垫的外壁上,且与按摩球位置相对应;所述开关面板上设置有控制第二伸缩电机的第五开关,第五开关能与电源电性连接。优选的,所述热敷组件包括依次设置的热敷层、导热体和电加热器,所述热敷层设置于所述肩垫的外壁上,,所述导热体的一表面固定连接于所述肩垫内壁上,并与所述热敷层位置相对应,另一表面与所述电加热器之间固定连接,所述电加热器固定连接于所述肩垫远离所述导热体的内壁上;所述热敷层与所述接触层位于所述中空的肩垫的同一侧;所述开关面板上设置有控制电加热器的第六开关,第六开关能与电源电性连接。优选的,所述肩垫是适配于人体肩膀的弧形。优选的,所述第一开关(201)、第二开关(202)、第三开关(203)、第四开关(204)、第五开关(205)、第六开关(206)并联;且并联后与总电源串联或者并联后共同连接有一个插头。所述腰部固定带固定连接在所述背部按摩靠垫的前侧,且所述腰部固定带包括第一固定带、第二固定带、插接头以及与所述插接头相适配的接口,所述第一固定带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背部按摩靠垫的前侧面的左侧,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所述插接头,所述第二固定带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固定带和所述背部按摩靠垫连接处相对称的另一侧,所述第二固定带的另一端与所述接口固定连接。所述头部按摩组件和所述颈部按摩组件之间、所述颈部按摩组件和所述肩部按摩组件之间、所述肩部按摩组件和所述背部按摩组件之间通过可拆卸的柔性件连接。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该穴位点压装置通过设置头部按摩组件对头部重要穴位进行按压,有效缓解了长期用脑带来的疲乏以及眼部疲乏;通过颈部按摩组件对颈部进行学位点压,有效缓解颈椎疲劳,同时减轻了颈椎病患者长期工作造成的不适;通过肩部按摩组件对肩部进行按摩,有效的缓解了肩部疲劳和肩部僵硬,对肩周炎患者起到良好的恢复效果;还通过设置背部按摩组件对后背进行按摩,对久坐腰椎不适的人以及久坐疲劳的人起到良好的按摩作用,缓解疲劳。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中医护理用穴位点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中医护理用穴位点压装置的靠垫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中医护理用穴位点压装置的背部按摩组件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中医护理用穴位点压装置的按揉组件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中医护理用穴位点压装置的点压组件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中医护理用穴位点压装置的点压头内部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中医护理用穴位点压装置的头部按摩组件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中医护理用穴位点压装置的百会穴点压组件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中医护理用穴位点压装置的颈部按摩组件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中医护理用穴位点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背部按摩组件(4)和开关面板(20);/n所述背部按摩组件(4)结构如下:包括腰部固定带(19)、靠板(28)和套设在靠板(28)外的背部按摩靠垫(18),所述靠板(28)上设有两列按揉组件(21),所述按揉组件(21)包括旋转电机(23)和若干个按摩体,所述按摩体的结构如下:包括转轴、齿轮(24)、若干按摩杆(26)和若干按摩头(27),所述旋转电机(23)固定连接于所述靠板(28)上,所述转轴上固定套设有所述齿轮(24),所述按摩杆(26)的一端与所述按摩头(27)一一对应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转轴固定连接;每列按揉组件(21)的所有所述按摩体的齿轮(24)相互依次啮合,任意一个所述按摩体的转轴与所述旋转电机(23)的输出轴连接;/n所述靠板(28)上、位于两列所述按揉组件(21)之间还设有若干点压组件(22),所述点压组件(22)包括气缸(29)和点压头(30),所述点压头(30)包括加热半球壳(31)和中药填充半球壳(32),所述气缸(29)的固定端固定连接在所述靠板(28)上,所述气缸(29)的伸长端与所述加热半球壳(31)固定连接,所述加热半球壳(31)与所述中药填充半球壳(32)之间可拆卸连接,且所述加热半球壳(31)开口处固定连接有第一散热板,所述加热半球壳(31)内设有电热丝(33),所述中药填充半球壳(32)开口处固定连接有第二散热板,所述中药填充半球壳(32)内填充有中药包(34);/n所述开关面板(20)上设置有控制旋转电机(23)的第三开关(203)、控制电热丝的第二开关(202),所述第三开关(203)、所述第二开关(202)均能与电源电性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医护理用穴位点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背部按摩组件(4)和开关面板(20);
所述背部按摩组件(4)结构如下:包括腰部固定带(19)、靠板(28)和套设在靠板(28)外的背部按摩靠垫(18),所述靠板(28)上设有两列按揉组件(21),所述按揉组件(21)包括旋转电机(23)和若干个按摩体,所述按摩体的结构如下:包括转轴、齿轮(24)、若干按摩杆(26)和若干按摩头(27),所述旋转电机(23)固定连接于所述靠板(28)上,所述转轴上固定套设有所述齿轮(24),所述按摩杆(26)的一端与所述按摩头(27)一一对应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转轴固定连接;每列按揉组件(21)的所有所述按摩体的齿轮(24)相互依次啮合,任意一个所述按摩体的转轴与所述旋转电机(23)的输出轴连接;
所述靠板(28)上、位于两列所述按揉组件(21)之间还设有若干点压组件(22),所述点压组件(22)包括气缸(29)和点压头(30),所述点压头(30)包括加热半球壳(31)和中药填充半球壳(32),所述气缸(29)的固定端固定连接在所述靠板(28)上,所述气缸(29)的伸长端与所述加热半球壳(31)固定连接,所述加热半球壳(31)与所述中药填充半球壳(32)之间可拆卸连接,且所述加热半球壳(31)开口处固定连接有第一散热板,所述加热半球壳(31)内设有电热丝(33),所述中药填充半球壳(32)开口处固定连接有第二散热板,所述中药填充半球壳(32)内填充有中药包(34);
所述开关面板(20)上设置有控制旋转电机(23)的第三开关(203)、控制电热丝的第二开关(202),所述第三开关(203)、所述第二开关(202)均能与电源电性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医护理用穴位点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头部按摩组件(1),所述头部按摩组件(1)包括头盔(5),所述头盔(5)为双层结构,所述头盔(5)的外层是壳体,内层为按摩接触层,位于所述头盔(5)壳体的顶部与按摩接触层之间设有百会穴点压组件(6),所述头盔(5)壳体的两侧面与按摩接触层之间设有太阳穴点压组件(7),所述头盔(5)壳体的后侧与按摩接触层之间设有风池穴点压组件(8);
所述太阳穴点压组件(7)包括第一伸缩电机(35)、连杆(36)、点压球(37),所述第一伸缩电机(35)固定连接于所述头盔(5)壳体内壁上,所述第一伸缩电机(35)的输出轴与所述连杆(36)的一端连接,所述连杆(36)的另一端与所述点压球(37)固接,所述点压球(37)远离所述连杆(36)一侧的表面上设有若干按压凸起,所述开关面板(20)上设置有控制第一伸缩电机的第一开关(201),第一开关(201)能与电源电性连接;
所述百会穴点压组件(6)、风池穴点压组件(8)结构与所述太阳穴点压组件(7)结构相同;并且所述百会穴点压组件(6)与所述风池穴点压组件(8)的第一伸缩电机均安装在所述头盔(5)壳体内壁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中医护理用穴位点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凸起是半球形的弹性凸起。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医护理用穴位点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颈部按摩组件(2),所述颈部按摩组件(2)包括颈部按摩壳(9),所述颈部按摩壳(9)内壁固定连接有振动电机(11),所述振动电机(11)的输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巧菊张靖唐二云井晓磊杜江艳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中医药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