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互换且避奇异的七自由度上肢外骨骼康复机器人
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康复器械领域,特别是一种可互换且避奇异的七自由度上肢外骨骼康复机器人。
技术介绍
由于康复训练外骨骼机器人需要适于穿戴,根据对人体上肢关节运动生理学的研究,人体上肢可以分为肩部外展/内收、肩部屈曲/伸展、大臂旋内/旋外、肘部屈曲/伸展、小臂旋内/旋外、腕部外展/内收、腕部屈曲/伸展7自由度多刚体串联运动链,因此外骨骼的关节要尽量严格地与人体上肢进行匹配,关节轴心要相互匹配;此外,偏瘫患者有时需要训练不同的手臂,因此外骨骼需要满足双臂训练的要求;最后,由于机械臂关节之间如果共轴容易引发关节奇异性,这会导致自由度缺失或者关节的速度失控,这样对患者会造成伤害,因此外骨骼需要针对最容易引发关节奇异性的肩关节进行避奇异设计。现存的上肢外骨骼机器人的设计方案很多,大多数较为笨重,固定在固定基座上的,不便于移动。且少有能够支持双臂训练的上肢外骨骼机器人,这不利于市场化的推广。专利申请号201410855081.3公开了一种七自由度外骨骼式上肢康复机器人,将单臂上肢外骨骼安装在固定座椅上,通过皮带轮驱动关节转动,结构复杂,控制精度不如电机直接驱动,也导致了结构上复杂度提高,自由度配置与人体上肢关节匹配性不高,且不支持双臂训练,对于关节避奇异的问题没有提出解决方案。专利申请号201710032680.9公开了一种穿戴式外骨骼上肢康复机器人,其包括6个自由度,采用了绳索驱动,具有轻量化的优点,但是整体机构移动不方便,自由度与人体不匹配,穿戴不方便,不支持双臂训练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互换且避奇异的七自由度上肢外骨骼康复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肩关节基座、第一驱动机构、肩关节连杆、第二驱动机构、大臂连杆、第三驱动机构、第一半圆形导轨、第四驱动机构、小臂连杆、第五驱动机构、第二半圆形导轨、第六驱动机构、腕关节连杆、第七驱动机构、手部连杆、握把;/n所述肩关节基座包括相连接的水平杆、斜杆;所述斜杆与水平杆之间设有夹角,且斜杆向下倾斜;所述肩关节连杆一端通过第一驱动机构与斜杆下端相连;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用于驱动肩关节连杆绕斜杆进行外展和内收的运动;所述大臂连杆上端通过第二驱动机构与肩关节连杆另一端相连,所述第二驱动机构用于驱动大臂连杆绕肩关节连杆摆动,从而带动肩关节进行屈曲伸展运动;所述第一半圆形导轨通过第三驱动机构与大臂连杆下端相连;所述第三驱动机构用于驱动第一半圆形导轨转动,从而带动大臂进行内旋和外旋运动;所述小臂连杆后端通过第四驱动机构连接在第一半圆形导轨下端;所述第四驱动机构用于驱动小臂连杆上下摆动,从而带动肘关节进行屈曲伸展运行;所述第二半圆形导轨通过第五驱动机构与小臂连杆前端相连;所述第五驱动机构用于驱动第二半圆形导轨转动,从而带动小臂进行内旋和外旋运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互换且避奇异的七自由度上肢外骨骼康复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肩关节基座、第一驱动机构、肩关节连杆、第二驱动机构、大臂连杆、第三驱动机构、第一半圆形导轨、第四驱动机构、小臂连杆、第五驱动机构、第二半圆形导轨、第六驱动机构、腕关节连杆、第七驱动机构、手部连杆、握把;
所述肩关节基座包括相连接的水平杆、斜杆;所述斜杆与水平杆之间设有夹角,且斜杆向下倾斜;所述肩关节连杆一端通过第一驱动机构与斜杆下端相连;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用于驱动肩关节连杆绕斜杆进行外展和内收的运动;所述大臂连杆上端通过第二驱动机构与肩关节连杆另一端相连,所述第二驱动机构用于驱动大臂连杆绕肩关节连杆摆动,从而带动肩关节进行屈曲伸展运动;所述第一半圆形导轨通过第三驱动机构与大臂连杆下端相连;所述第三驱动机构用于驱动第一半圆形导轨转动,从而带动大臂进行内旋和外旋运动;所述小臂连杆后端通过第四驱动机构连接在第一半圆形导轨下端;所述第四驱动机构用于驱动小臂连杆上下摆动,从而带动肘关节进行屈曲伸展运行;所述第二半圆形导轨通过第五驱动机构与小臂连杆前端相连;所述第五驱动机构用于驱动第二半圆形导轨转动,从而带动小臂进行内旋和外旋运动;所述腕关节连杆通过第六驱动机构连接在第二半圆形导轨下端,所述第六驱动机构用于驱动腕关节连杆转动,从而带动腕关节进行外展内收运动;所述手部连杆通过第七驱动机构与腕关节连杆相连,所述第七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手部连杆左右摆动,从而带动腕关节屈曲伸展运动;所述握把固定在手部连杆末端,用于人手腕握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互换且避奇异的七自由度上肢外骨骼康复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握把上还设有六维力传感器,用于检测人手力和力矩的大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互换且避奇异的七自由度上肢外骨骼康复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半圆形导轨内侧也设有六维力传感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互换且避奇异的七自由度上肢外骨骼康复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驱动机构包括带编码器的驱动电机、齿轮和谐波减速器;所述第一半圆形导轨包括上级固定导轨、下级转动导轨;所述上级固定导轨与大臂连杆下端固定;所述下级转动导轨可沿上级固定导轨转动;所述下级转动导轨上设有被动齿;所述旋转电机和谐波减速器下级转动导轨相连;旋转电机通过减速器与齿轮相连,齿轮与被动齿啮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互换且避奇异的七自由度上肢外骨骼康复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大臂连杆沿竖直方向设有滑动槽,所述上级固定导轨通过紧固件与大臂连杆的滑动槽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互换且避奇异的七自由度上肢外骨骼康复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驱动机构包括带编码器的驱动电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浩平,徐辉,田杨,韩帅帅,郭一达,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