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马莉专利>正文

一种冷泡红茶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060240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8 22: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冷泡红茶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采摘原料:采摘鲜叶及茎,所述鲜叶及茎为距最高芽头1cm至3cm以下长度为9cm‑11cm的对应部分;萎凋:将原料放在风箱中脱水,风箱下方用鼓风机吹风,上方使用紫外线灯泡,控制时长在1天至2天;揉捻;发酵:将材料装袋,并置于发酵箱中发酵,发酵箱中温度为30‑50度、湿度为75%‑85%,发酵时间为1至2天;干燥;粉碎:将原料粉碎至1.15‑1.35mm

A method of making cold brewed black te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冷泡红茶制作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制茶工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冷泡红茶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传统热水泡茶温度在80—100度之间,注水出汤,短短几分钟完成,可以将茶叶的最佳特色呈现出来。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冷泡红茶这种生活方式开始被大众广泛接受,在夏天的中国台湾和日本尤其受欢迎,对于习惯了用茶来提神的人来说,午后一杯冷泡红茶,能很好地起到提神的作用。现有的冷泡红茶为了提高口感、香度一般采用新生芽尖1至2片新叶及相应部分的茎,但是,新生芽尖的量少且贵,对于制作冷泡红茶来说,其成本高。且一般来说发酵程度较低的茶叶比较适合做冷泡,比如绿茶、乌龙茶、白茶,还有一些花果茶也比较适合做冷泡茶,这些茶类制作出的冷泡茶,口感清甜鲜爽。发酵程度较高的红茶、铁观音、普洱熟茶则不适合冷泡,泡出来味道苦涩。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冷泡红茶制作方法。本专利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冷泡红茶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采摘原料:采摘鲜叶及茎,所述鲜叶及茎为距最高芽头1cm至3cm以下长度为9cm-11cm的对应部分;萎凋:将原料放在风箱中脱水,风箱下方用鼓风机吹风,上方使用紫外线灯泡,控制时长在1天至2天;揉捻;发酵:将材料装袋,并置于发酵箱中发酵,发酵箱中温度为30-50度、湿度为75%-85%,发酵时间为1至2天;干燥;粉碎:将原料粉碎至1.15-1.35mm2。本冷泡红茶制茶方法基于红茶制作工艺,鲜叶采用现有冷泡红茶不用的部分,即芽尖1cm至3cm以下9cm-11cm的部分,即摘取1cm至3cm茶尖后向下的9cm-11cm部分,该9cm-11cm部分的叶片成长较久,茎是绿色的,到颜色呈深褐色,木质化的茎之前即未木质化的茎都可使用。采用该部分作为原料,可大大提高原料的产量,且由于该部分是现有制茶工艺原料不要的部分,可大大的减小成本。本方案通过选用上述原料,由于茎的部分较多,通过控制发酵时间、温度和湿度,提高发酵转化率,使制作出的冷泡红茶无苦涩味,口感好,甜度更高。原料采用生长时间较长时间的鲜叶和茎,发酵转化和温度有相当大的关系,温度高,其耗时短,反之则耗时长;在萎凋时采用紫外线灯泡模拟晒青环境,以提高青绿色叶、茎转化为红色,提高转换率的同时,甜度和香气随之提高,降低青绿色原料释出的青草味对口感的影响。采用上述工艺制得的冷泡红茶,原料粉碎至1.15-1.35mm2,可在较低温度的冲泡环境中,在5min到10min内得到充分释放。本方案通过对原料的选用及工艺的优化,将原有废弃的原料重新利用,将原有冷泡红茶口感由苦涩转变为鲜甜,增强冷泡红茶的口感。作为优选,鲜叶为采用有机方法种植得到的,且生长在海拔800m到1200m。该海拔生长的原料内含物质较海拔低的原料丰富;冷泡场景下,水温较低,释放入水中的物质也较少,若是选用内含物质较少的原料,产品体验感会打折扣;且产地海拔较高,病虫害较少,不需要施肥打药,安全性较高。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的原料采用现有制茶工艺原料不要的部分,可大大的减小成本。2、本专利技术通过控制发酵时间、温度和湿度,提高发酵转化率,原料粉碎至1.15-1.35mm2,使制作出的冷泡红茶可在较低温度的冲泡环境中快速释放,无苦涩味,口感好。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实施例1一种冷泡红茶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采摘原料:采摘鲜叶及茎,所述鲜叶及茎为距最高芽头1cm至3cm以下长度为9cm-11cm的对应部分,较优的,采用长度为10cm的对应部分;萎凋:将原料放在风箱中脱水,风箱下方用鼓风机吹风,上方使用紫外线灯泡模拟晒青环境,控制时长在1天至2天,萎凋时长根据叶茎青绿程度而定,以材料用手揉捏不碎为原则;揉捻;发酵:将材料装袋,并置于发酵箱中发酵,发酵箱中温度为30-50度、湿度为75%-85%,发酵时间为1至2天,发酵时间根据温度而定,温度高发酵时间相对较短,温度低发酵时间相对较高;干燥:将发酵箱温度提至80度并维持1个小时,原料含水率为18%-22%左右提至100度并保持20-30分钟至原料含水率在5%-7%;粉碎:将原料粉碎至1.15-1.35mm2,优选的,将原料粉碎至1.25mm2,既可提高冷泡红茶的溶出速度,且可避免颗粒太小封袋泡水时被冲出袋外,影响使用感受。其中,揉捻和干燥均可采用现有工艺方法。研究表明,咖啡因含量一般是嫩叶>老叶>梗,本产品首先选用生长时间较长的原料,其中包含相当一部分茎,所以咖啡因含量较低。长期研究发现,发酵程度越高,茶多酚转化越多,苦涩程度就越低,本方案根据发酵温度将发酵时间控制在1-2天,提高红茶的发酵程度,大大减少或者完全避免苦涩感。萎凋过程中模拟晒青,使用紫外线灯泡照射,一方面可加速转化,另一方面阳光照射时间越长的原料,咖啡因含量相对较少。上述方法中通过对原料选择、萎凋、发酵方法的改进和相互优化,可将现有废弃的原料重新利用,且制得的冷泡红茶可在常温下快速释放,无苦涩味,口感好。实施例2基于实施例的方法,本实施例公开一具体制作方法,即包括以下步骤:采摘原料:采摘鲜叶及茎,所述鲜叶及茎为距最高芽头1cm至3cm以下长度为9cm-11cm的对应部分,采摘地为四川海拔在800m到1200m的茶园,其能通过有机监测或有机认证的方法种植得到。萎凋:将原料放在风箱中脱水,风箱下方用鼓风机吹风使其干燥脱水,上方使用紫外线灯泡模拟晒青环境,控制时长在2天。揉捻:用揉捻机揉捻7分钟,萎凋适度的话,叶片破碎较少。发酵:将材料装袋,并置于发酵箱中发酵,发酵箱中温度为50度、湿度为75%,发酵时间为2天。干燥:将发酵箱温度提至80度并维持1个小时,原料含水率为22%左右提至100度并保持30分钟至原料含水率为7%。粉碎:将原料粉碎至1.25mm2,用筛子筛出类似大小的颗粒。装袋:将粉碎后的原料装袋即可。实施例3一种冷泡红茶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采摘原料:该原料与实施例2中为同一茶园采摘得到。萎凋:将原料放在风箱中脱水,风箱下方用鼓风机吹风使其干燥脱水,上方使用紫外线灯泡模拟晒青环境,控制时长在1.5天。揉捻:用揉捻机揉捻7分钟,萎凋适度的话,叶片破碎较少。发酵:将材料装袋,并置于发酵箱中发酵,发酵箱中温度为40度、湿度为80%,发酵时间为1.5天。干燥:将发酵箱温度提至80度并维持1个小时,原料含水率为20%左右提至100度并保持30分钟至原料含水率为6%。粉碎:将原料粉碎至1.25mm2,用筛子筛出类似大小的颗粒。装袋:将粉碎后的原料装袋即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冷泡红茶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采摘原料:采摘鲜叶及茎,所述鲜叶及茎为距最高芽头1cm至3cm以下长度为9cm-11cm的对应部分;/n萎凋:将原料放在风箱中脱水,风箱下方用鼓风机吹风,上方使用紫外线灯泡,控制时长在1天至2天;/n揉捻;/n发酵:将材料装袋,并置于发酵箱中发酵,发酵箱中温度为30-50度、湿度为75%-85%,发酵时间为1至2天;/n干燥;/n粉碎:将原料粉碎至1.15-1.35m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冷泡红茶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采摘原料:采摘鲜叶及茎,所述鲜叶及茎为距最高芽头1cm至3cm以下长度为9cm-11cm的对应部分;
萎凋:将原料放在风箱中脱水,风箱下方用鼓风机吹风,上方使用紫外线灯泡,控制时长在1天至2天;
揉捻;
发酵:将材料装袋,并置于发酵箱中发酵,发酵箱中温度为30-50度、湿度为75%-85%,发酵时间为1至2天;
干燥;
粉碎:将原料粉碎至1.15-1.35mm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冷泡红茶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莉
申请(专利权)人:马莉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