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蠓虫的饲养环境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060070 阅读:9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8 22: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蠓虫的饲养环境控制方法,属于昆虫饲养技术领域,具体包括以下步骤:选取饲养箱,投放蠓虫饲养腐殖质及蠓虫,蠓虫饲养及环境控制。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图像采集装置检测不同发育阶段的蠓虫,来控制所需的饲养环境,能够有效促进蠓虫的繁育能力,以及提升蠓虫的成活率。

A method of feeding environment control for midg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蠓虫的饲养环境控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昆虫饲养
,具体涉及一种蠓虫的饲养环境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蠓属双翅目,蠓科(Ceratopogonidae),又称墨蚊、小咬,喙短,口器为刺吸式,种类繁多,全世界已知6000种左右,广范分布于山区、森林、草原或海边等处,在夏季等温暖季节较活跃,能传播乙型脑炎及某些丝虫病,蠓科个体小,成虫黑色或深褐色,体长1~5mm,飞翔无声,常群聚叮咬人畜,尤其是许多种类的雌蠓吸血,刺吸人畜血液引起局部皮肤红肿剧烈瘙痒等过敏性皮炎症状,并传播疾病。蠓是全变态昆虫,生活史包括卵、幼虫、蛹和成虫4个阶段,其中每个生长阶段适应不同的温度、湿度、光照及风速等环境,卵产出时为灰白色,渐变深色,在适宜的温度下,约经5天孵化;幼虫细长,呈蠕虫状,分为4龄,一龄幼虫长近1mm,四龄幼虫约5~6mm;蛹不活动,可见于水中或稍有积水的淤泥中,约5~7天羽化;成虫多栖息于树丛、竹林、杂草、洞穴等避风、避光处。当温度、光照适合且无风时,尤其在雨前如果闷热则活动较烈。当蠓虫在完全黑暗的环境中时停止活动。>为了能够进一步获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蠓虫的饲养环境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S1、选取饲养箱:/n选取容积包括2~3L的透明的饲养箱,以及在饲养箱上设有不透光的罩子,饲养箱底部,饲养箱内设有包括:可调光的灯具,温度湿度探测仪、图像采集装置,且饲养箱上部设有出风口,底部设有进风口,其中,出风口和进风口处均设有100~200目的滤网;/nS2、投放蠓虫饲养腐殖质及蠓虫:/n将蠓虫饲养腐殖质均匀的平铺于透明的槽体内,并将蠓虫卵投放至蠓虫饲养腐殖质上,再将槽体放置于饲养箱底部,然后将饲养箱密封,且利用不透光的罩子覆盖;/nS3、蠓虫饲养及环境控制:/n将蠓虫食料通过管体注射于蠓虫饲养腐殖质上,并通过进风口向饲养箱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蠓虫的饲养环境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选取饲养箱:
选取容积包括2~3L的透明的饲养箱,以及在饲养箱上设有不透光的罩子,饲养箱底部,饲养箱内设有包括:可调光的灯具,温度湿度探测仪、图像采集装置,且饲养箱上部设有出风口,底部设有进风口,其中,出风口和进风口处均设有100~200目的滤网;
S2、投放蠓虫饲养腐殖质及蠓虫:
将蠓虫饲养腐殖质均匀的平铺于透明的槽体内,并将蠓虫卵投放至蠓虫饲养腐殖质上,再将槽体放置于饲养箱底部,然后将饲养箱密封,且利用不透光的罩子覆盖;
S3、蠓虫饲养及环境控制:
将蠓虫食料通过管体注射于蠓虫饲养腐殖质上,并通过进风口向饲养箱内注入空气,且通过图像采集装置对蠓虫发育每1~2天进行观察,通过温度湿度探测仪对饲养箱内的环境进行检测;
当图像采集装置观察到蠓虫从卵孵化为幼虫后,间断的向饲养箱内注射菌或藻类食料;通过进风口向饲养箱内注入空气,且保持空气的湿度为30~50%,温度为18~23℃,风速为0.1~0.2m/s;且将可调光灯具保持照度为0.1~0.5Lx;
当图像采集装置观察到蠓虫从幼虫化成蛹后,间断的向饲养箱内注射菌、藻类食料,通过进风口向饲养箱内注入空气,且保持空气的湿度为40~60%,温度为20~25℃,风速为0.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晓晖
申请(专利权)人:遵义医科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