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石蒜无根组培方法和石蒜栽培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药用植物组织培养
,具体涉及一种石蒜无根组培方法和石蒜栽培方法。
技术介绍
石蒜(Lycorisradiata)是我国的重要的药用和观赏植物,其花色鲜艳,观赏性强,且鳞茎中含有石蒜碱、加兰他敏等多种生物碱,具有治疗重症肌无力、老年痴呆症(阿尔茨海默症Alzheimer’sdisease,AD)、抗肿瘤和抗癌等重要作用,经济价值极高。由于石蒜自然繁殖系数低,不易正常结实,靠分球繁殖每年只能产生1~2个种球,且种植后需3~5年的时间才能形成一个开花球,生长周期长。目前,并不能大幅度缩短繁殖周期,因此,大幅度的提高繁殖系数成为实现石蒜快速繁殖的有效途径,其中,组织培养技术是石蒜快速繁殖的有效措施。现有的组培炼苗方法是采用已生根的苗进行炼苗,以此提高炼苗成活率,就是将苗在组培室生根培养基中培养一段时间,待生根后再拿到温室进行炼苗移栽。例如,幸宏伟在研究石蒜组培快繁技术时,先将试管苗进行生根培养,待长成完整根系后移入基质中,能够快速繁殖石蒜(幸宏伟,石蒜组培快繁技术研究,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石蒜无根组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1)将无菌鳞茎块接种于诱导培养基上,进行不定芽诱导,生成不定芽;/n所述诱导培养基以MS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还包括:0.5~3.0mg/L 6-苄氨基嘌呤、0.5~1.5mg/Lα-萘乙酸、30g/L蔗糖和/或白糖以及6~8g/L琼脂;/n(2)将不定芽转接于增殖培养基中,进行不定芽增殖培养,筛选,得到直径为0.8~1.5cm的无根组培苗;/n所述增殖培养基以MS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还包括:3.0~5.0mg/L 6-苄氨基嘌呤、0.5~1.5mg/Lα-萘乙酸、0~3mg/L氯吡脲、30g/L蔗糖和/或白糖、0~1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石蒜无根组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无菌鳞茎块接种于诱导培养基上,进行不定芽诱导,生成不定芽;
所述诱导培养基以MS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还包括:0.5~3.0mg/L6-苄氨基嘌呤、0.5~1.5mg/Lα-萘乙酸、30g/L蔗糖和/或白糖以及6~8g/L琼脂;
(2)将不定芽转接于增殖培养基中,进行不定芽增殖培养,筛选,得到直径为0.8~1.5cm的无根组培苗;
所述增殖培养基以MS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还包括:3.0~5.0mg/L6-苄氨基嘌呤、0.5~1.5mg/Lα-萘乙酸、0~3mg/L氯吡脲、30g/L蔗糖和/或白糖、0~1mg/L噻苯隆和7~8g/L琼脂;
所述不定芽增殖培养的继代次数为1~5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蒜无根组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不定芽诱导的时间为45~60d;
步骤(2)所述不定芽增殖培养的继代周期为30d。
3.一种石蒜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采用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无根组培方法处理无菌鳞茎块,得到石蒜无根组培苗;将所述无根组培苗进行炼苗,得到无根试管苗;将所述无根试管苗移栽至基质上培养,得到生根的石蒜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炼苗的时间为5~8d。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无根组培过程在组培容器中进行时,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青竹,蔡友铭,张永春,殷丽青,许俊旭,周晓慧,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