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周能为专利>正文

农业自动化精准灌溉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059912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8 22:1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农业自动化精准灌溉系统,包括供水单元、管道连接单元、转接单元、水位差控制单元;所述供水单元:通过设置储水池,通过水泵将对应的水流输入至储水池内以便于后期使用;所述管道连接单元:通过塑料管道与供水单元进行对应的连接,然后在通过两通、三通、四通进行对应的多方向管道连接;所述转接单元:井内侧一端可拆卸连接塑料管道,在多个水田的田头均设有井,利用井将主干塑料管内的水进行等高度差续集,同时在井的四周通过塑料管与水位差控制单元进行对应的连接;所述水位差控制单元:通过塑料管道将对应的水引入至农田自动灌溉恒水装置内,然后在由农田自动灌溉装置进行对应水排出。

Agricultural automatic precision irrigation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农业自动化精准灌溉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业灌溉
,主要涉及农业自动化精准灌溉系统。
技术介绍
农田在进行水稻、小麦、油菜种植的时候需要进行灌溉,尤其为水稻70%的时间节点内均需要田地内需要有水,且水稻的不同时间节点,需要的水的高度也不同。现有的农业工程者第一种方式,通过水泵设置在河道内,然后在通过皮管进行抽水进行田地的灌溉。第二种方式,通过U型渠将水进行输送,然后在天地内进行开对应的开口,让水流从开口处进行对应的输入。但是,由于人工通过皮管多次输送的时候,由于水泵是需要电提供电能的,从而当多次移动的时候往往会出现插头的松动,而水为导体,从而易导致触电事件的发生。当采用第二种方式的时候,由于U型渠为敞开式设置,从而易导致U型渠底部植被的生长,从而导致U型渠的使用寿命大大缩短,同时也浪费了大量的土地。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由于人工通过皮管多次输送的时候,由于水泵是需要电提供电能的,从而当多次移动的时候往往会出现插头的松动,而水为导体,从而易导致触电事件的发生。当采用第二种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农业自动化精准灌溉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供水单元、管道连接单元、转接单元、水位差控制单元;/n所述供水单元:通过设置储水池,通过水泵将对应的水流输入至储水池内以便于后期使用;/n所述管道连接单元:通过塑料管道与供水单元进行对应的连接,然后在通过两通、三通、四通进行对应的多方向管道连接;/n所述转接单元:多个水田的田头的管道通过井进行连接或者直接通过塑料管件进行连接,且井内侧一端可拆卸连接塑料管道,利用井将主干塑料管内的水进行等高度差续集,同时在井的四周通过塑料管与水位差控制单元进行对应的连接;/n所述水位差控制单元:通过塑料管道将对应的水引入至农田自动灌溉恒水装置内,然后在由农田自动灌溉装...

【技术特征摘要】
1.农业自动化精准灌溉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供水单元、管道连接单元、转接单元、水位差控制单元;
所述供水单元:通过设置储水池,通过水泵将对应的水流输入至储水池内以便于后期使用;
所述管道连接单元:通过塑料管道与供水单元进行对应的连接,然后在通过两通、三通、四通进行对应的多方向管道连接;
所述转接单元:多个水田的田头的管道通过井进行连接或者直接通过塑料管件进行连接,且井内侧一端可拆卸连接塑料管道,利用井将主干塑料管内的水进行等高度差续集,同时在井的四周通过塑料管与水位差控制单元进行对应的连接;
所述水位差控制单元:通过塑料管道将对应的水引入至农田自动灌溉恒水装置内,然后在由农田自动灌溉装置进行对应水排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业自动化精准灌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池高度远大于所述管道连接单元、所述转接单元和所述水位差控制单元的高度;
且对应储水池设置在水源处,从而水泵直接从水源处将水抽入至储水池内,且同时在储水池内加设有水位感应器,所述水位感应器移通过移动通信连接控制器,进而保证整条管路在用水的过程中始终能保持正常供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业自动化精准灌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料管道为波纹管,所述井内、所述波纹管一端设有超声波阀,所述超声波阀的排水量为250-400ml/s。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业自动化精准灌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两通、三通、四通上方均设有检修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健宋卫兵汤荣海刘备丁卫东夏晓进刘成姚斌王伟胡芳媛方玉成袁涛王丰群周能为
申请(专利权)人:周能为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