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入耳式耳塞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59188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7 17: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入耳式耳塞结构,其包括有中空的支撑体,所述支撑体的前端开设有声孔,所述支撑体的外侧设有至少两个软质的伞状塞体,且所述支撑体与所述伞状塞体一体成型,所述支撑体内设有喇叭单元,且所述喇叭单元与所述声孔之间形成有预设间距,所述支撑体内形成有后音腔,所述后音腔位于所述喇叭单元的后侧,所述支撑体的侧部开设有与所述后音腔相连通的通孔。上述结构中,当耳塞佩戴于耳部时,大大减少了耳塞的硬物感,有效提高了佩戴舒适度,同时,还使得所述伞状塞体与耳道更好地贴合,进而提高了隔音效果,此外,所述支撑体与所述伞状塞体可一体加工成型,使得耳塞更易于制造,并且成本低廉,较好地满足了用户需要和市场需求。

An in ear earplug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入耳式耳塞结构
本技术涉及耳塞产品,尤其涉及一种入耳式耳塞结构。
技术介绍
耳塞一般应用于耳机或者防噪声产品中,现有的入耳式耳塞,其结构一般是在硬质的圆柱形管上套设两个或者三个伞形胶套,通过伞形胶套与耳部的配合,实现降噪功能,但是由于中心处的圆柱形管一般由硬质塑料制成,所以当耳塞塞入耳道后,圆柱形管会明显带来硬物感,从而导致佩戴不适,特别是在长时间使用时,不适感更加明显,此外,这种硬质部件与软质部件相结合的结构,其隔音效果并不理想,因此无法满足降噪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佩戴舒适、隔音效果更好、易于制造、成本低廉的入耳式耳塞结构。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入耳式耳塞结构,其包括有中空的支撑体,所述支撑体的前端开设有声孔,所述支撑体的外侧设有至少两个软质的伞状塞体,且所述支撑体与所述伞状塞体一体成型,所述支撑体内设有喇叭单元,且所述喇叭单元与所述声孔之间形成有预设间距,所述支撑体内形成有后音腔,所述后音腔位于所述喇叭单元的后侧,所述支撑体的侧部开设有与所述后音腔相连通的通孔。优选地,所述支撑体与所述伞状塞体由软胶材料注塑成型。优选地,所述伞状塞体的横截面呈椭圆形。优选地,所述支撑体的外侧形成有两个伞状塞体,两个伞状塞体的尺寸由前至后依次增大。优选地,所述支撑体的内壁形成有向内凸出的环状凸缘。本技术公开的入耳式耳塞结构中,通过将所述支撑体与所述伞状塞体设置为一体成型的结构,使得所述耳塞的主体部分均为软质结构,同时,将喇叭单元的位置后移,使得喇叭单元与所述声孔之间具备一定的间距,基于上述结构,当耳塞佩戴于耳部时,大大减少了耳塞的硬物感,有效提高了佩戴舒适度,同时,还使得所述伞状塞体与耳道更好地贴合,进而提高了隔音效果,此外,所述支撑体与所述伞状塞体可一体加工成型,使得耳塞更易于制造,并且成本低廉,较好地满足了用户需要和市场需求。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入耳式耳塞结构的立体图一;图2为本技术入耳式耳塞结构的立体图二;图3为本技术入耳式耳塞结构的立体图三;图4为本技术入耳式耳塞结构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更加详细的描述。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入耳式耳塞结构,结合图1至图4所示,其包括有中空的支撑体1,所述支撑体1的前端开设有声孔2,所述支撑体1的外侧设有至少两个软质的伞状塞体3,且所述支撑体1与所述伞状塞体3一体成型,所述支撑体1内设有喇叭单元4,且所述喇叭单元4与所述声孔2之间形成有预设间距,所述支撑体1内形成有后音腔5,所述后音腔5位于所述喇叭单元4的后侧,所述支撑体1的侧部开设有与所述后音腔5相连通的通孔6。上述结构中,通过将所述支撑体1与所述伞状塞体3设置为一体成型的结构,使得所述耳塞的主体部分均为软质结构,同时,将喇叭单元4的位置后移,使得喇叭单元4与所述声孔2之间具备一定的间距,基于上述结构,当耳塞佩戴于耳部时,大大减少了耳塞的硬物感,有效提高了佩戴舒适度,同时,还使得所述伞状塞体3与耳道更好地贴合,进而提高了隔音效果,此外,所述支撑体1与所述伞状塞体3可一体加工成型,使得耳塞更易于制造,并且成本低廉,较好地满足了用户需要和市场需求。为了便于生产制造,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体1与所述伞状塞体3由软胶材料注塑成型。本实施例中,所述伞状塞体3的横截面呈椭圆形。上述椭圆形结构,可使得所述伞状塞体3更好地与用户耳道相贴合,从而进一步提高隔音降噪效果。作为一种优选结构,所述支撑体1的外侧形成有两个伞状塞体3,两个伞状塞体3的尺寸由前至后依次增大。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体1的内壁形成有向内凸出的环状凸缘7。上述环状凸缘7可在内部对所述支撑体1起到加强作用。以上所述只是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技术范围内所做的修改、等同替换或者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所保护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入耳式耳塞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中空的支撑体(1),所述支撑体(1)的前端开设有声孔(2),所述支撑体(1)的外侧设有至少两个软质的伞状塞体(3),且所述支撑体(1)与所述伞状塞体(3)一体成型,所述支撑体(1)内设有喇叭单元(4),且所述喇叭单元(4)与所述声孔(2)之间形成有预设间距,所述支撑体(1)内形成有后音腔(5),所述后音腔(5)位于所述喇叭单元(4)的后侧,所述支撑体(1)的侧部开设有与所述后音腔(5)相连通的通孔(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入耳式耳塞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中空的支撑体(1),所述支撑体(1)的前端开设有声孔(2),所述支撑体(1)的外侧设有至少两个软质的伞状塞体(3),且所述支撑体(1)与所述伞状塞体(3)一体成型,所述支撑体(1)内设有喇叭单元(4),且所述喇叭单元(4)与所述声孔(2)之间形成有预设间距,所述支撑体(1)内形成有后音腔(5),所述后音腔(5)位于所述喇叭单元(4)的后侧,所述支撑体(1)的侧部开设有与所述后音腔(5)相连通的通孔(6)。


2.如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德华袁金牛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泰普达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