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模式卫星数据链端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58811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7 17: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模式卫星数据链端机,包括:信号处理机和功率放大机;所述信号处理机和功率放大机层叠设置后锁紧固定,二者之间通过供电和控制电缆、北斗卫星射频连接线和中继卫星射频连接线相连,信号处理机与外部控制中心相连;所述信号处理机上设置有北斗卫星接收端口和中继卫星接收端口,其中北斗卫星接收端口通过天线与北斗卫星通信,中继卫星接收端口通过天线与中继卫星通信;所述功率放大机上设置有一个北斗卫星发射端口和一个以上中继卫星发射端口,其中北斗卫星发射端口通过天线与北斗卫星通信,中继卫星发射端口通过天线与中继卫星通信;其中,信号处理机通过供电和控制电缆为功率放大机供电。

A dual-mode satellite data link termina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模式卫星数据链端机
本技术涉及卫星通信
,具体涉及一种双模式卫星数据链端机。
技术介绍
目前已有的卫星数据链端机产品,大多为了满足军用需求而定制,耐高温性能较差,且仅适用于单一卫星模式,无法很好的适应实际的安装环境和当今的作战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双模式卫星数据链端机,将北斗卫星和中继卫星两种模式整合到一个数据链端机结构中,能够根据作战使用需要在两种模式中任意选择。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双模式卫星数据链端机,包括:信号处理机和功率放大机;所述信号处理机和功率放大机层叠设置后锁紧固定,二者之间通过供电和控制电缆、北斗卫星射频连接线和中继卫星射频连接线相连,信号处理机与外部控制中心相连;所述信号处理机上设置有北斗卫星接收端口和中继卫星接收端口,其中北斗卫星接收端口通过天线与北斗卫星通信,中继卫星接收端口通过天线与中继卫星通信;所述功率放大机上设置有一个北斗卫星发射端口和一个以上中继卫星发射端口,其中北斗卫星发射端口通过天线与北斗卫星通信,中继卫星发射端口通过天线与中继卫星通信;其中,信号处理机通过供电和控制电缆为功率放大机供电。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信号处理机包括:上盖板、主腔体、电源电路板、基带电路板、射频电路板、射频底板以及布置在主腔体一侧端面上的北斗卫星接收端口和中继卫星接收端口;所述射频电路板固定在主腔体的下端面上,用于对中继卫星或北斗卫星的信号进行射频处理;所述基带电路板固定在主腔体的上端面,用于对中继卫星或北斗卫星的信号进行基带处理;所述电源电路板固定在上盖板上,上盖板与主腔体固定连接;北斗卫星接收端口和中继卫星接收端口分别通过电缆与射频电路板相连,射频电路板与基带电路板串联,基带电路板与外部控制中心相连。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功率放大机包括壳体,设置在壳体内部的北斗卫星功率放大模块、中继卫星功率放大模块以及布置在壳体一侧端面上的一个北斗卫星发射端口和一个以上中继卫星发射端口,一个以上中继卫星发射端口分别通过电缆与中继卫星功率放大模块相连、通过天线与中继卫星通信,北斗卫星发射端口通过电缆与北斗卫星功率放大模块相连、通过天线与北斗卫星通信。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信号处理机还包括布置在主腔体另一侧端面上的供电和控制输出端口、北斗卫星射频输出端口和中继卫星射频输出端口,所述功率放大机还包括设置在壳体另一侧端面上的供电和控制输入端口、北斗卫星射频输入端口和中继卫星射频输入端口;所述供电和控制电缆通过连通供电和控制输出端口和供电和控制输入端口用于实现信号处理机为功率放大机供电;所述北斗卫星射频连接线通过连通北斗卫星射频输出端口和北斗卫星射频输入端口实现信号处理机和功率放大机之间北斗卫星的数据传递;中继卫星射频连接线通过连通中继卫星射频输出端口和中继卫星射频输入端口实现信号处理机和功率放大机之间中继卫星的数据传递。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电源电路板上增设散热板、基带电路板上增设基带散热板,分别用于为电源电路板和基带电路板散热。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射频电路板正反面分别铺设设定厚度的覆铜,射频电路板的覆铜面与主腔体接触,以增加导热性能。作为一种优选方案,还包括位于所述数据链端机底部的减震器,用于为所述数据链端机减震。有益效果:(1)本技术的数据链端机采用模块化设计,各部件拆装方便,将北斗卫星和中继卫星两种模式整合到一个数据链端机结构中,能够根据作战使用需要在两种模式中任意选择。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外壳的俯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外壳的右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外壳的主视图。图4为本技术的外壳的左视图。图5为本技术的信号处理机爆炸示意图。其中,1-信号处理机,11-北斗卫星接收端口,12-中继卫星接收端口,13-供电和控制输出端口,14-北斗卫星射频输出端口,15-中继卫星射频输出端口,161-上盖板,162-主腔体,17-电源电路板,181-基带电路板,182-基带散热板,191-射频电路板,192-射频底板,2-功率放大机,21~24-中继卫星发射端口,25-北斗卫星发射端口,26-供电和控制输入端口,27-北斗卫星射频输入端口,28-中继卫星射频输入端口,3-供电和控制电缆,4-北斗卫星射频连接线,5-中继卫星射频连接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实施例1: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双模式卫星数据链端机,将北斗卫星和中继卫星两种模式整合到一个数据链端机结构中,能够根据作战使用需要在两种模式中任意选择。如图1-4所示,该数据链端机包括:信号处理机1和功率放大机2;信号处理机1和功率放大机2层叠设置后通过锁紧螺钉锁紧固定,二者之间通过并联设置的供电和控制电缆3、北斗卫星射频连接线4和中继卫星射频连接线5相连,信号处理机1与外部控制中心相连;其中,信号处理机1通过供电和控制电缆3为功率放大机2供电,信号处理机1通过北斗卫星射频连接线4或中继卫星射频连接线5将数据传输给功率放大机2。如图5所示,信号处理机1包括:上盖板161、主腔体162、电源电路板17、基带电路板181、射频电路板191、射频底板192、布置在主腔体162左端面上的一个北斗卫星接收端口11和一个中继卫星接收端口12(北斗卫星接收端口11通过天线与北斗卫星通信,中继卫星接收端口12通过天线与中继卫星通信)以及布置在主腔体162右端面上的供电和控制输出端口13、北斗卫星射频输出端口14和中继卫星射频输出端口15;功率放大机2包括壳体,设置在壳体内部的北斗卫星功率放大模块、中继卫星功率放大模块,布置在壳体左端面上的一个北斗卫星发射端口25和一组中继卫星发射端口(包含四个中继卫星发射端口21~24,分别位于四个不同的方位,根据不同方位的需求,每次只使用一个中继卫星发射端口),其中北斗卫星发射端口25通过天线与北斗卫星通信,中继卫星发射端口通过天线与中继卫星通信;设置在壳体右端面上的供电和控制输入端口26、北斗卫星射频输入端口27和中继卫星射频输入端口28。该数据链端机的整体连接关系为:射频电路板191固定在射频底板192上,射频底板192固定在主腔体162的下端面上(接收信号时,射频电路板191对中继卫星或北斗卫星接收的信号进行滤波、放大以及下变频处理;发送信号时,射频电路板191对中继卫星或北斗卫星发射的信号进行放大、滤波以及上变频处理),基带电路板181固定在主腔体162的上端面,用于对中继卫星或北斗卫星的信号进行基带处理(数据链端机接收信号时,基带电路板181对射频电路板191发送来的信号进行信号捕获、载波恢复与跟踪、码跟踪、数据解调解密、译码和指令解析,数据链端机发射信号时,基带电路板181将控制中心发出的数据进行编码、加密和调制,然后发送至射频电路板191);电源电路板17固定在上盖板161上,上盖板161与主腔体16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模式卫星数据链端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信号处理机和功率放大机;所述信号处理机和功率放大机层叠设置后锁紧固定,二者之间通过供电和控制电缆、北斗卫星射频连接线和中继卫星射频连接线相连,信号处理机与外部控制中心相连;/n所述信号处理机上设置有北斗卫星接收端口和中继卫星接收端口,其中北斗卫星接收端口通过天线与北斗卫星通信,中继卫星接收端口通过天线与中继卫星通信;/n所述功率放大机上设置有一个北斗卫星发射端口和一个以上中继卫星发射端口,其中北斗卫星发射端口通过天线与北斗卫星通信,中继卫星发射端口通过天线与中继卫星通信;/n其中,信号处理机通过供电和控制电缆为功率放大机供电。/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模式卫星数据链端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信号处理机和功率放大机;所述信号处理机和功率放大机层叠设置后锁紧固定,二者之间通过供电和控制电缆、北斗卫星射频连接线和中继卫星射频连接线相连,信号处理机与外部控制中心相连;
所述信号处理机上设置有北斗卫星接收端口和中继卫星接收端口,其中北斗卫星接收端口通过天线与北斗卫星通信,中继卫星接收端口通过天线与中继卫星通信;
所述功率放大机上设置有一个北斗卫星发射端口和一个以上中继卫星发射端口,其中北斗卫星发射端口通过天线与北斗卫星通信,中继卫星发射端口通过天线与中继卫星通信;
其中,信号处理机通过供电和控制电缆为功率放大机供电。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模式卫星数据链端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处理机包括:上盖板、主腔体、电源电路板、基带电路板、射频电路板、射频底板以及布置在主腔体一侧端面上的北斗卫星接收端口和中继卫星接收端口;
所述射频电路板固定在主腔体的下端面上,用于对中继卫星或北斗卫星的信号进行射频处理;所述基带电路板固定在主腔体的上端面,用于对中继卫星或北斗卫星的信号进行基带处理;所述电源电路板固定在上盖板上,上盖板与主腔体固定连接;北斗卫星接收端口和中继卫星接收端口分别通过电缆与射频电路板相连,射频电路板与基带电路板串联,基带电路板与外部控制中心相连。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模式卫星数据链端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功率放大机包括壳体,设置在壳体内部的北斗卫星功率放大模块、中继卫星功率放大模块以及布置在壳体一侧端面上的一个北斗卫星发射端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倩高鹏许建新乔彦鹏孙统雷殷英计雷雷王曼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航天科工世纪卫星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