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便携式充电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58347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7 16: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便携式充电盒,其结构包括:上盖、PCB板、磁铁、螺丝、底盖、便携卡扣装置、充电端口,上盖设置在底盖上方,充电端口共设有两个并且安装于上盖内,便携卡扣装置一侧与底盖相连接,PCB板配入到上盖内,磁铁安装于螺丝上端,便携卡扣装置还包括挂带、限位槽、卡板、限位块、连接座、封槽、卷带杆、发条、转杆、卡齿,该智能充电盒能够根据转杆调节挂带长度来满足用户便于携带,通过卡板下压将挂带锁定成闭环结构,使得用户便可轻易将该充电盒佩挂在用户胸前、裤腰或者手臂上等其它地方,从而实现该充电盒在便于随身携带的前提下还可将其作为装饰品佩挂,有效避免盒体容易滑落出现损坏、碎裂的现象,实用性较高。

An intelligent portable charging box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便携式充电盒
本技术涉及充电盒
,尤其涉及了一种智能便携式充电盒。
技术介绍
充电盒是一种个人可随身携带,自身能储备电能,主要为手持式移动设备等消费电子产品充电的充电器,但是现有技术的充电盒在用户外出携带时通常是置于包里或者手持着,然而置于包里在需要使用时取出较为麻烦,持在手上不仅会阻碍使用者的行动,而且充电盒的外观设计不方便使用者抓取,容易滑落导致智能充电盒损坏,迫使对于充电盒的携带极为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智能便携式充电盒,以解决的现有技术充电盒在用户外出携带时通常是置于包里或者手持着,然而置于包里在需要使用时取出较为麻烦,持在手上不仅会阻碍使用者的行动,而且充电盒的外观设计不方便使用者抓取,容易滑落导致智能充电盒损坏,迫使对于充电盒的携带极为不便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智能便携式充电盒,其结构包括:上盖、PCB板、磁铁、螺丝、底盖、便携卡扣装置、充电端口,上盖设置在底盖上方,充电端口共设有两个并且安装于上盖内,便携卡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便携式充电盒,其结构包括:上盖(1)、PCB板(2)、磁铁(3)、螺丝(4)、底盖(5)、便携卡扣装置(6)、充电端口(7),上盖(1)设置在底盖(5)上方,充电端口(7)共设有两个并且安装于上盖(1)内,便携卡扣装置(6)一侧与底盖(5)相连接,PCB板(2)配入到上盖(1)内,磁铁(3)安装于螺丝(4)上端,便携卡扣装置(6)还包括挂带(601)、限位槽(602)、卡板(603)、限位块(604)、连接座(605)、封槽(606)、卷带杆(607)、发条(608)、转杆(609)、卡齿(610),其特征在于:挂带(601)一侧环绕在卷带杆(607)上,连接座(605)上设有用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便携式充电盒,其结构包括:上盖(1)、PCB板(2)、磁铁(3)、螺丝(4)、底盖(5)、便携卡扣装置(6)、充电端口(7),上盖(1)设置在底盖(5)上方,充电端口(7)共设有两个并且安装于上盖(1)内,便携卡扣装置(6)一侧与底盖(5)相连接,PCB板(2)配入到上盖(1)内,磁铁(3)安装于螺丝(4)上端,便携卡扣装置(6)还包括挂带(601)、限位槽(602)、卡板(603)、限位块(604)、连接座(605)、封槽(606)、卷带杆(607)、发条(608)、转杆(609)、卡齿(610),其特征在于:挂带(601)一侧环绕在卷带杆(607)上,连接座(605)上设有用于防止限位块(604)移动的限位槽(602),限位块(604)设置在卡板(603)上,挂带(601)装设于卡齿(610)下方,转杆(609)贯穿于卡板(603),卡齿(610)与卡板(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清来许金泰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万物智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