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防护配电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58046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7 16: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配电柜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智能防护配电柜,针对现有的配电柜不能有效的对虫蚁进行防护,且不能有效的进行散热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底座,底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立板,立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防护板,立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外壳,外壳上转动安装有密封门,外壳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多个通孔,外壳的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有金属网,外壳的顶部内壁和底部内壁上均设置有散热扇,外壳的内部设置有分割板,外壳上纵向转动安装有金属管,金属管上设置有两个电磁阀,防护板的底部设置有储蓄筒,储蓄筒上连通有软管的一端,软管的另一端与金属管相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智能对虫蚁进行防护,能智能的进行散热。

An intelligent protection distribution cabine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防护配电柜
本技术涉及配电柜
,尤其涉及一种智能防护配电柜。
技术介绍
配电柜分动力配电柜和照明配电柜、计量柜,配电柜是按电气接线要求将开关设备、测量仪表、保护电器和辅助设备组装在封闭或半封闭金属柜中或屏幅上,构成的低压配电装置,正常运行时可借助手动或自动开关接通或分断电路,故障或不正常运行时借助保护电器切断电路或者报警,借测量仪表可显示运行中的各种参数,还可对某些电气参数进行调整,户外配电柜一般置于人口稀少或人类活动较少的地方,这种地方是虫类或其他动物经常出没得地方,传统的配电柜由于散热孔的存在,使得配电柜成为一个开放的结构,若动物通过散热窗进入柜体,有可能对柜内电器电路造成损害,但是如果完全密封容易造成配电柜内部发热,导致配电柜内部温度过高,对电路造成损害。现有的配电柜不能有效的对虫蚁进行防护,且不能有效的进行散热。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的配电柜不能有效的对虫蚁进行防护,且不能有效的进行散热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智能防护配电柜。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防护配电柜,包括底座,底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立板,立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防护板,立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外壳,外壳上转动安装有密封门,外壳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多个通孔,外壳的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有金属网,外壳的顶部内壁和底部内壁上均设置有散热扇,外壳的内部设置有分割板,外壳上纵向转动安装有金属管,金属管上设置有两个电磁阀,防护板的底部设置有储蓄筒,储蓄筒上连通有软管的一端,软管的另一端与金属管相连通,且软管位于两个电磁阀之间,金属管的顶端和底部均连通有高压喷头,两个高压喷头分别与两个金属网相配合,两个散热扇为同向设置。优选的,所述外壳的一侧内壁上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安装有椭圆板,外壳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两个梯形槽,两个梯形槽内均滑动安装有梯形块,两个梯形块上均固定连接有受力板,两个受力板之间固定安装有同一个齿条,椭圆板与两个受力板中的一个受力板相互挤压,梯形块与梯形槽配合可以对受力板进行限位。优选的,所述外壳的一侧内壁上转动安装有转动杆,转动杆的外侧固定安装有齿轮,齿条与齿轮啮合,转动杆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一锥齿轮,金属管的外侧固定安装有第二锥齿轮,第一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啮合,由于设置了第一锥齿轮和第二锥齿轮,使得转动杆带动金属管转动。优选的,所述外壳的内部设置有单片机控制器、图形处理单元和无线传送单元,金属管的顶端和底端均固定安装有监控探头,两个监控探头分别与两个金属网相配合,监控探头可以对金属网上的虫蚁进行监控。优选的,所述储蓄筒上设置有压力表和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与单片机控制器电性连接,外壳的内部设置有蓄电池,外壳的顶部设置有温度传感器,两个散热扇、温度传感器、伺服电机、图形处理单元和无线传送单元均与单片机控制器电性连接,密封门的一侧设置有干燥盒,储蓄筒用来储存杀虫剂,并且可以进行补充。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1)本方案通过温度传感器对外壳的内部进行温度监控,通过两个散热扇可以对外壳内进行智能降温。(2)本方案通过向干燥盒内部加入干燥剂,可以对外壳内部进行干燥。(3)本方案通过两个监控探头对金属网进行智能监控,通过将电磁阀开启使得储蓄筒内部的杀虫剂喷出通过金属管和高压喷头对虫蚁进行自动喷洒,可以将虫蚁杀灭。(4)本方案通过金属管来回转动,使得高压喷头可以全面对金属网进行喷洒,通过监控探头对杀虫效果进行监控,可以智能控制两个电磁阀的启动与关闭。(5)本方案通过通过压力传感器可以检测储蓄筒内部压力,并将信号发送给工作人员,提醒工作人员进行补充杀虫剂。本技术能智能对虫蚁进行防护,能智能的进行散热。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智能防护配电柜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智能防护配电柜的A部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智能防护配电柜的椭圆板、受力板、齿条和齿轮的侧视连接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智能防护配电柜的B部分结构示意图。图中:1外壳、2分割板、3金属网、4散热扇、5储蓄筒、6软管、7金属管、8齿条、9伺服电机、10椭圆板、11受力板、12齿轮、13转动杆、14梯形块、15弹簧、16监控探头、17高压喷头、18太阳能板、19干燥盒、20防护板、21立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施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实施例一参照图1-4,一种智能防护配电柜,包括底座,底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立板21,立板2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防护板20,立板2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外壳1,外壳1上转动安装有密封门,外壳1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多个通孔,外壳1的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有金属网3,外壳1的顶部内壁和底部内壁上均设置有散热扇4,外壳1的内部设置有分割板2,外壳1上纵向转动安装有金属管7,金属管7上设置有两个电磁阀,防护板20的底部设置有储蓄筒5,储蓄筒5上连通有软管6的一端,软管6的另一端与金属管7相连通,且软管6位于两个电磁阀之间,金属管7的顶端和底部均连通有高压喷头17,两个高压喷头17分别与两个金属网3相配合,两个散热扇4为同向设置。本实施例中,外壳1的一侧内壁上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9,伺服电机9的输出轴上固定安装有椭圆板10,外壳1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两个梯形槽,两个梯形槽内均滑动安装有梯形块14,两个梯形块14上均固定连接有受力板11,两个受力板11之间固定安装有同一个齿条8,椭圆板10与两个受力板11中的一个受力板11相互挤压,梯形块14与梯形槽配合可以对受力板11进行限位。本实施例中,外壳1的一侧内壁上转动安装有转动杆13,转动杆13的外侧固定安装有齿轮12,齿条8与齿轮12啮合,转动杆13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一锥齿轮,金属管7的外侧固定安装有第二锥齿轮,第一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啮合,由于设置了第一锥齿轮和第二锥齿轮,使得转动杆13带动金属管7转动。本实施例中,外壳1的内部设置有单片机控制器、图形处理单元和无线传送单元,金属管7的顶端和底端均固定安装有监控探头16,两个监控探头16分别与两个金属网3相配合,监控探头16可以对金属网3上的虫蚁进行监控。本实施例中,储蓄筒5上设置有压力表和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与单片机控制器电性连接,外壳1的内部设置有蓄电池,外壳1的顶部设置有温度传感器,两个散热扇4、温度传感器、伺服电机9、图形处理单元和无线传送单元均与单片机控制器电性连接,密封门的一侧设置有干燥盒19,储蓄筒5用来储存杀虫剂,并且可以进行补充。实施例二参照图1-4,一种智能防护配电柜,包括底座,底座的顶部通过焊接固定安装有立板21,立板21的顶部通过焊接固定安装有防护板20,立板21的一侧通过螺丝固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防护配电柜,包括底座,底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立板(21),立板(2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防护板(20),立板(2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外壳(1),外壳(1)上转动安装有密封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多个通孔,外壳(1)的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有金属网(3),外壳(1)的顶部内壁和底部内壁上均设置有散热扇(4),外壳(1)的内部设置有分割板(2),外壳(1)上纵向转动安装有金属管(7),金属管(7)上设置有两个电磁阀,防护板(20)的底部设置有储蓄筒(5),储蓄筒(5)上连通有软管(6)的一端,软管(6)的另一端与金属管(7)相连通,且软管(6)位于两个电磁阀之间,金属管(7)的顶端和底部均连通有高压喷头(17),两个高压喷头(17)分别与两个金属网(3)相配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防护配电柜,包括底座,底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立板(21),立板(2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防护板(20),立板(2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外壳(1),外壳(1)上转动安装有密封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多个通孔,外壳(1)的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有金属网(3),外壳(1)的顶部内壁和底部内壁上均设置有散热扇(4),外壳(1)的内部设置有分割板(2),外壳(1)上纵向转动安装有金属管(7),金属管(7)上设置有两个电磁阀,防护板(20)的底部设置有储蓄筒(5),储蓄筒(5)上连通有软管(6)的一端,软管(6)的另一端与金属管(7)相连通,且软管(6)位于两个电磁阀之间,金属管(7)的顶端和底部均连通有高压喷头(17),两个高压喷头(17)分别与两个金属网(3)相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防护配电柜,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一侧内壁上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9),伺服电机(9)的输出轴上固定安装有椭圆板(10),外壳(1)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两个梯形槽,两个梯形槽内均滑动安装有梯形块(14),两个梯形块(14)上均固定连接有受力板(11),两个受力板(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明峰吴大海沈硕孙作祥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骏源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