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大电流充电用接触对
本技术涉及一种插接件,具体的说,是一种适用于大电流充电用的接触对。
技术介绍
大电流充电和放电是今后新能源电动汽车的发展趋势,随之而来的是在大电流的前提下,对接触对的承载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简单来说,常规的接触对最大电流的承载能力即电流通载量约在300A左右,若想继续提高电流通载量,那只有更换成更小阻值的贵金属,其制造成本直线上升;且随着电流的升高,其发热量也急剧增加,过高的温度势必会带来较严重的安全性问题,如何在成本提高少的前提下最大化提高电流通载量,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作温度低,电流通载量大的充电用接触对。本技术通过如下技术手段实现:一种大电流充电用接触对,包含插针、插套,所述插套内壁设置A簧、插套柱,所述插针内部中空,在中空处设置B簧,所述插针插入A簧中并与之接触,所述插套柱插入B簧中并与之接触;所述A簧为多触点结构簧片,所述插针与A簧匹配设计。所述插套中设置有圆形弹簧,所述圆形弹簧置于A簧和插套内壁之间,辅助弹簧为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电流充电用接触对,其特征在于:包含插针、插套,所述插套内壁设置A簧、插套柱,所述插针内部中空,在中空处设置B簧,所述插针插入A簧中并与之接触,所述插套柱插入B簧中并与之接触;/n所述A簧为多触点结构簧片,所述插针与A簧匹配设计。/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电流充电用接触对,其特征在于:包含插针、插套,所述插套内壁设置A簧、插套柱,所述插针内部中空,在中空处设置B簧,所述插针插入A簧中并与之接触,所述插套柱插入B簧中并与之接触;
所述A簧为多触点结构簧片,所述插针与A簧匹配设计。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电流充电用接触对,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套中设置有圆形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国民,付志斌,王杰,张楚凡,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康尼新能源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