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天线及其相位调节装置,相位调节装置包括:转接板,所述转接板设有至少两个间隔设置的第一连接部、及至少两个第一导向部,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导向部靠近所述转接板的一侧设置,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导向部靠近所述转接板的另一侧设置;及导向件,所述导向件设有用于与所述第一导向部导向配合的第二导向部。所述相位调节装置能够准确的对移相器的相位进行调节,调节精度高;如此,采用所述相位调节装置的天线能够准确的对信号覆盖区域进行调节。
Antenna and its phase adjust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天线及其相位调节装置
本技术涉及天线的相位调节
,具体涉及一种天线及其相位调节装置。
技术介绍
天线作为移动通信系统中一个十分关键的部件,辐射单元的相位需要跟随天线的电下倾角的变化而相应进行调节,具体为通过移相器的介质件相对移相器的腔体中的馈电网络移动以改变移相器的相位,进而改变天线的相位,从而达到改变覆盖区域的效果。为了改变天线的相位,传统的方式为利用驱动机构带动拉杆运动以带动移相器的介质件移动,从而改变移相器的相位,进而实现天线的相位的改变。随着5G技术的快速发展,天线的辐射单元的数量呈倍数增加,移相器的数量也相应呈倍数增加,从而需要在天线上布置相应的驱动机构和拉杆以带动较多的介质件移动。利用拉杆带动较多的介质件移动时,由于横向与纵向的距离较长,导致不同侧之间的介质件易出现行程偏差,无法准确的对移相器的相位进行调节,调节精度低。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提出了一种天线及其相位调节装置,所述相位调节装置能够准确的对移相器的相位进行调节,调节精度高;如此,采用所述相位调节装置的天线能够准确的对信号覆盖区域进行调节。其技术方案如下: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相位调节装置,包括:转接板,所述转接板设有至少两个间隔设置的第一连接部、及至少两个第一导向部,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导向部靠近所述转接板的一侧设置,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导向部靠近所述转接板的另一侧设置;及导向件,所述导向件设有用于与所述第一导向部导向配合的第二导向部。上述相位调节装置,使用时,外部的驱动机构带动转接板沿预设方向移动,利用第一连接部与移相器的介质件的连接,转接板移动时同步带动移相器的介质件沿预设方向移动,进而使得介质件相对移相器的腔体中的馈电网络移动,从而能够对移相器的相位进行调节。同时,在转接板上设有至少两个第一导向部,利用第一导向部与导向件的第二导向部的导向配合,从而能够对转接板的移动进行导向,使得转接板准确的沿预设方向移动,从而使得介质件准确的沿预设方向相对腔体中的馈电网络移动,保证能够准确的对移相器的相位进行调节。并且,至少有一个第一导向部靠近转接板的一侧设置,至少有一个第一导向部靠近转接板的另一侧设置,第二导向部与第一导向部一一对应设置,从而使得转接板的移动更加平稳,不会出现行程偏差,使得移相器的介质件相对腔体中的馈电网络移动时不会出现偏移,从而能够更加准确的对移相器的相位进行调节,调节精度高。下面进一步对技术方案进行说明: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相位调节装置还包括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的输出端与所述转接板连接,用于带动所述转接板沿预设方向往复移动。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旋转电机、传动螺杆及传动螺母,所述传动螺杆与所述旋转电机的旋转输出轴传动连接,所述传动螺母套设于所述传动螺杆上,且所述传动螺母与所述转接板连接、用于带动所述转接板沿所述传动螺杆的长度方向往复移动。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转接板设有至少两个用于供移相器安装的安装槽。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向部设置为开设于所述转接板上的导向槽,所述导向槽沿预设方向设置。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至少两个所述导向槽关于所述转接板的中心线轴对称设置。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向件包括相互连接的承托座和导向柱,所述承托座的直径大于所述导向柱的直径,且所述导向柱的外壁能够与所述导向槽的内壁导向配合。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相位调节装置还包括限位座,所述导向柱的一端与所述承托座连接,所述导向柱的另一端与所述限位座连接,所述限位座的直径大于所述导向柱的直径,所述限位座、所述导向柱及所述承托座配合形成所述第二导向部。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向槽的端部设有用于引导所述限位座穿过的导向结构。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承托座的承托高度设置为第一预设高度、用于当移相器的介质件与所述转接板连接后使所述介质件与反射板间隔设置。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向槽的导向行程大于或等于介质件的移动行程。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至少两个所述第一连接部呈阵列设置。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天线,包括移相器及所述的相位调节装置,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移相器的介质件连接。上述天线,需要对相位进行调节时,使得驱动机构带动转接板沿预设方向移动,利用第一连接部与移相器的介质件的连接,转接板移动时同步带动移相器的介质件沿预设方向移动,进而使得介质件相对移相器的腔体中的馈电网络移动,改变了介质件相对腔体内的馈电网络的位置,从而能够对移相器的相位进行调节,进而对天线的相位进行调节。同时,由于转接板移动过程中不会相对反射板发生摆动或偏移,从而能够使得至少两个移相器的介质件在同步移动过程中不会发生行程偏差,从而能够准确的对相位进行调节,从而能够准确的对信号覆盖区域进行调节。附图说明图1为一个实施例的天线的移相器的相位调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天线的侧视图;图3为图1的天线的移相器的相位调节装置的转接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的天线的移相器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1的天线的移相器的相位调节装置的导向件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天线,100、转接板,110、第一连接部,111、连接孔,120、第一导向部,121、导向槽,1211、导向结构,130、安装槽,200、驱动机构,210、旋转电机,220、传动螺杆,230、传动螺母,300、导向件,310、承托座,311、承托面,320、导向柱,330、限位座,400、反射板,1000、移相器,1100、介质件,1110、凸起,1120、上平面,1200、腔体。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设置于”、“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个元件,或与另一个元件“固定连接”,它们之间可以是可拆卸固定方式也可以是不可拆卸的固定方式。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转动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上”、“下”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约束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本技术中所述“第一”、“第二”、“第三”等类似用语不代表具体的数量及顺序,仅仅是用于名称的区分。如图1至图3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相位调节装置,包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相位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转接板,所述转接板设有至少两个间隔设置的第一连接部、及至少两个第一导向部,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导向部靠近所述转接板的一侧设置,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导向部靠近所述转接板的另一侧设置;及/n导向件,所述导向件设有用于与所述第一导向部导向配合的第二导向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相位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转接板,所述转接板设有至少两个间隔设置的第一连接部、及至少两个第一导向部,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导向部靠近所述转接板的一侧设置,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导向部靠近所述转接板的另一侧设置;及
导向件,所述导向件设有用于与所述第一导向部导向配合的第二导向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相位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的输出端与所述转接板连接,用于带动所述转接板沿预设方向往复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相位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旋转电机、传动螺杆及传动螺母,所述传动螺杆与所述旋转电机的旋转输出轴传动连接,所述传动螺母套设于所述传动螺杆上,且所述传动螺母与所述转接板连接、用于带动所述转接板沿所述传动螺杆的长度方向往复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相位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板设有至少两个用于供移相器安装的安装槽。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相位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向部设置为开设于所述转接板上的导向槽,所述导向槽沿预设方向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相位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两个所述导向槽关于所述转接板的中心线轴对称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桂鑫,王钦源,段红彬,游建军,苏国生,
申请(专利权)人:京信通信技术广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