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梯次电池组外箱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57391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7 15: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布了一种梯次电池组外箱结构,它包括外箱本体、设于外箱本体内的第一压条,它还包括提拉组件,其被配置在外箱本体面盖上,具有提手、与提手连接的插杆以及至少连接该外箱本体两面盖的提手固定片,所述提手固定片沿面盖方向开设有多组安装孔,所述插杆穿入该面盖与其中若干安装孔通过螺丝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梯次电池组外箱结构,该外箱结构简单,可避免应力集中,在提拉该外箱时,不易使该外箱变形。

An outer box structure of echelon battery pac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梯次电池组外箱结构
本技术属于储能电池
,特别是涉及一种梯次电池组外箱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动力电池在使用过程中寿命的不断衰减,越来越多的企业关注动力电池梯次利用行业。为了最大化发挥和利用车用动力电池的剩余价值,延长动力电池使用寿命,电动汽车淘汰的电池需要具备在储能系统继续使用的条件。现有技术中,通过梯级利用方式,不但可以延长电池使用寿命,降低动力电池全寿命周期成本,还可以在电网故障时为重要负荷供电,平抑充电行为的随机性,控制负荷波动,电能质量,符合梯次利用电池大规模使用的特点,成为梯次利用电池主要的应用领域。淘汰损坏、老化、失效的电池,并进行回收利用;其次将电池单体放置在测试平台上,按照给定的测试方法,分别测试电池的容量和峰值功率,依据结果对电池进行分类,结合储能系统应用要求和电池箱电压容量等级,组成新的电池组。选定一定量的电池,按照选定的储能工况进行寿命测试,分析电池容量衰退规律,内阻变化特性,分析储能用电池的使用寿命终止方式,同时达到梯次电池利用的储能目地。鉴于该梯次电池组需要组装在外箱内,如何使梯次电池组在安装完毕后,能够更加安全运输和防护,这对现有梯次电池组外箱结构有了更高的要求,目前的外箱,压条四面折边L形朝一个方向,固定孔在短折边,压条无转移受力方向的设计(如图6所示),导致压条正面受力,容易造成面盖变形;而且提手直接锁在面盖上,鉴于梯次电池组重量较大,当给提手施力时容易导致面盖发生形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了一种梯次电池组外箱结构,该外箱结构简单、稳固,在提拉该外箱时,不易使该外箱变形。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括外箱本体、设于外箱本体内的第一压条,它还包括提拉组件,其被配置在外箱本体面盖上,具有提手、与提手连接的插杆以及至少连接该外箱本体两面盖的提手固定片,所述提手固定片沿面盖方向开设有多组安装孔,所述插杆穿入该面盖与其中若干安装孔通过螺丝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提拉固定片包括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以及连接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的中间构件,所述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分别固定在外箱本体的面盖上。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压条包括长折边和垂直于长折边的两短折边,所述短折边与短折边相对设置,其中,长折边具有向上配置的弹性槽道,两短折边具有相对配置的弹性槽道。进一步的,它还包括设于外箱本体内的第二压条。进一步的,所述外箱本体由底箱、上面盖以及侧面盖围合而成。进一步的,所述提手与插杆活动铰接。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为:1、具有弹性槽道的压条,可避免压条变形,短折边处的弹性槽道上可以固定电池组,提高电池组的稳固性;2、提手锁固在提手固定片上,由提手固定片固定两块面盖,使在拉动提手时,不会造成面盖变形;3、本技术中的其它有益效果,还将在具体实施方式中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外箱整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爆炸结构示意图。图3提拉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第二压条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第一压条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为现有技术中第一压条的立体结构示意图。附图中标号对应的名称:10、外箱本体;11、底箱;12、上面盖;13、侧面盖;20、提拉组件;21、提手固定片;22、提手;23、插杆;30、第一压条;31、长折边;32、短折边;301、U型口;302、弹性槽道;40、第二压条;210、第一连接部;211、中间构件;212、第二连接部;213、安装孔。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本部分的描述仅是示范性和解释性,不应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有任何的限制作用。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梯次电池组外箱结构,它包括外箱本体10,如图2所示,该外箱本体10由底箱11、上面盖12以及侧面盖13围合而成,现有技术于该外箱本体10内部设置如图6所示的压条,该压条靠近面盖方向,具有四面折边成L形的压条结构,且与底箱11连接的固定孔在短折边,压条无转移受力方向,导致压条在正面受力时容易变形。对此,本技术提供了如图5所示的第一压条30,该第一压条30包括长折边31和两短折边32,所述短折边32与短折边32相对设置,其中,长折边31的两侧朝宽度方向分别成型为U型口301,该U型口301相对设置;短折边32的两端朝下垂直于长折边31折成L型结构,该L型结构再成型为U型口301,使长折边31具有向上配置的弹性槽道302,两短折边32具有相对配置的弹性槽道302,该两短折边32所构成的U型口301以及和第二压条40形成固定梯次电池组的边角压条,可以避免集中受力,减少外箱各面盖受力后的形变量,提高该外箱的稳固性。同时该外箱还提供了如图3所示的提拉组件20,该提拉组件被配置在外箱本体10面盖上,具有提手22、与提手22连接的插杆23以及至少连接该外箱本体10两面盖的提手固定片21,所述提手固定片21沿面盖方向开设有多组安装孔213,所述插杆23穿入该面盖与其中若干安装孔213通过螺丝连接;具体的,该提拉固定片21包括第一连接部210、第二连接部212以及连接第一连接部210和第二连接部210的中间构件211,所述第一连接部210和第二连接部212分别固定在外箱本体10的面盖上,在提拉提手22时,拉动的是提拉固定片21,通过被提拉固定片21将应力分担于两面盖,避免应力集中使侧面盖13变形。优选的,该提手22与插杆23活动铰接。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哪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技术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由于文字表达的有限性,而客观上存在无限的具体结构,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润饰或变化,也可以将上述技术特征以适当的方式进行组合;这些改进润饰、变化或组合,或未经改进将技术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梯次电池组外箱结构,它包括外箱本体(10)、设于外箱本体(10)内的第一压条(30),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提拉组件(20),其被配置在外箱本体(10)面盖上,具有提手(22)、与提手(22)连接的插杆(23)以及至少连接该外箱本体(10)两面盖的提手固定片(21),所述提手固定片(21)沿面盖方向开设有多组安装孔(213),所述插杆(23)穿入该面盖与其中若干安装孔(213)通过螺丝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梯次电池组外箱结构,它包括外箱本体(10)、设于外箱本体(10)内的第一压条(30),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提拉组件(20),其被配置在外箱本体(10)面盖上,具有提手(22)、与提手(22)连接的插杆(23)以及至少连接该外箱本体(10)两面盖的提手固定片(21),所述提手固定片(21)沿面盖方向开设有多组安装孔(213),所述插杆(23)穿入该面盖与其中若干安装孔(213)通过螺丝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梯次电池组外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提手固定片(21)包括第一连接部(210)、第二连接部(212)以及连接第一连接部(210)和第二连接部(212)的中间构件(211),所述第一连接部(210)和第二连接部(212)分别固定在外箱本体(10)的面盖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罗伟刘好玉曹德定谢小燕廖华军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钜力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