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赵杰专利>正文

一种汽车音响减震装置及音响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056816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7 15: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音响减震装置及音响,所述汽车音响减震装置及音响包括底座、外箱体、减震弹簧、内箱体、防尘网,所述底座固接于所述外箱体的底部,所述外箱体侧面设有观察板;所述减震弹簧、内箱体设于外箱体的内部,所述减震弹簧水平固接于所述内箱体与所述外箱体的侧壁之间,所述内箱体内固接有减震板,所述内箱体的底板与所述减震板之间形成空腔,所述空腔内通过隔板分隔成四个减震球室,所述减震球室内放置有可自由移动的减震球。通过上述的汽车音响减震装置固定于汽车上的音响,不仅能够与汽车稳固相连,还具有很好的减震、防尘作用,有效延长音响寿命。

An automobile sound damping device and sou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音响减震装置及音响
本技术涉及汽车语音
,具体涉及一种汽车音响减震装置及音响。
技术介绍
在汽车时代的发展中音响喇叭是安装的汽车上的一个重要部件,因为能够缓解驾驶员和乘车员长途旅行的疲劳,同时,驾驶员可以根据需要和规定发出必须的音响信号。因汽车在行驶时,路面不平或者颠簸碰撞,都容易损坏音响,导致音响移动和错位,使用寿命不高,在紧急情况下影响行车安全。目前所使用的汽车喇叭主要有车载音响、独立音响两种,对于独立音箱,大多情况下是直接用固定底座直接固定在车前台或车门上,这种固定方法过于简单,不能有效保证音箱的稳固,而且音箱的外表完全暴露在空气中,长时间接触空气中的灰尘、水汽等,也会对音箱的寿命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车用音箱及其固定装置,以有效的改善上述问题。为了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汽车音响减震装置,包括底座、外箱体、减震弹簧、内箱体、防尘网,所述底座固接于所述外箱体的底部,所述外箱体侧面设有观察板;所述减震弹簧、内箱体设于外箱体的内部,所述减震弹簧水平固接于所述内箱体与所述外箱体的侧壁之间,所述内箱体内固接有减震板,所述内箱体的底板与所述减震板之间形成空腔,所述空腔内通过隔板分隔成四个减震球室,所述减震球室内放置有可自由移动的减震球,所述减震板底板开设有第一接线孔,所述内箱体与所述第一接线孔相对的位置上开设有第二接线孔,所述第一接线孔、所述第二接线孔之间通过圆形定位孔相连;所述防尘网可拆卸的连接于所述外箱体的顶部。作为优选的,所述第一接线孔、所述第二接线孔为大小相同的方形孔。作为优选的,所述观察板采用透明材料制成,所述观察板与所述减震球室对应设置。作为优选的,所述减震弹簧垂直固接于所述内箱体的侧壁。作为优选的,所述底座侧边开设有第三接线孔,所述第三接线孔与所述第二接线孔之间通过连接管相连,所述连接管设于所述底座的内部。作为优选的,所述减震球由易于形变的弹性材料制成,所述减震球外表面涂有荧光材料。作为优选的,所述内箱体与所述减震板由弹性材料制成。作为优选的,一种音响,包括音响本体和减震装置,所述音响内置电性连接的定位装置、控制器及语音播放装置,所述控制器通过无线网络连接于其他通讯设备,所述减震装置为上述的汽车音响减震装置,所述音响本体安装于所述内箱体的内部,所述音响本体的输入端插接有电源线,所述电源线由所述第一接线孔、所述第二接线孔插入所述连接管内并由所述第三接线孔穿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车用音箱及其固定装置,不仅能够保护汽车音响,防止音响因汽车行驶中的颠簸而发生碰撞,而且所述减震球可以在所述空腔内自由移动以适应不同位置的弹性需求,同时通过观察板能够观察出汽车或者音响是否处于水平位置。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为不应该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一种汽车音响减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接线孔位置关系图;图3为本技术的立体图;图4为本技术所述的音响的结构示意图;1-外箱体、2-防尘网、3-内箱体、4-减震板、5-第一接线孔、6-圆形定位孔、7-第二接线孔、8-减震弹簧、9-底座、10-减震球、11-减震球室、12-第三接线孔、13-连接管、14-观察板、15-音响本体、16-定位装置、17-控制器、18-语音播放装置、19-电源线。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3所示,一种汽车音响减震装置,包括底座9、外箱体1、减震弹簧8、内箱体3、防尘网2,底座9固接于外箱体1的底部,外箱体1侧面设有观察板14,观察板14采用透明材料制成;减震弹簧8、内箱体3设于外箱体1的内部,减震弹簧8固接于内箱体3与外箱体1的侧壁之间,减震弹簧8垂直固接于内箱体3的侧壁;内箱体3内固接有减震板4,内箱体3的底板与减震板4之间形成空腔,空腔内通过隔板分隔成四个减震球室11,观察板14与减震球室11对应设置,减震球室11内放置可自由移动的减震球10,减震板4底板开设有第一接线孔5,内箱体3与第一接线孔5相对的位置上开设有第二接线孔7,第一接线孔5、第二接线孔7之间通过圆形定位孔6相连;第一接线孔5、第二接线孔7为大小相同的方形孔,这种设置的有益效果是,连接线接入第一接线孔后需要转动一下插入第二接线孔,防止汽车颠簸时接线脱落;底座9侧边开设有第三接线孔12,第三接线孔12与第二接线孔7之间通过连接管13相连,连接管13设于底座9的内部。减震球10由易于形变的弹性材料制成,减震球10外表面涂有荧光材料,内箱体3与减震板4均由弹性材料制成。这种设置的有益效果是,可以通过观察板14观察减震球的分布,以此来判断汽车或者音响是否水平。防尘网2可拆卸的连接于外箱体1的顶部,这种设置的有益效果是,随着汽车行驶过程中的颠簸,减震球可以左右滚动,以适应不同位置的弹性需求。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为:如图4所示,一种音响,包括音响本体15和减震装置,音响内置电性连接的定位装置16、控制器17及语音播放装置18,控制器17通过无线网络连接于其他通讯设备,减震装置为上述的汽车音响减震装置,音响本体15安装于内箱体的内部,音响本体15的输入端插接有电源线19,电源线19由第一接线孔5、圆形定位孔6、第二接线孔7插入连接管13内并由第三接线孔12穿出,电源线19插接于车载电源上。由于音响本体15内置电性连接的定位装置16、控制器17及语音播放装置18,将音响固定在车前台或者车门上后,即可开启音响进行工作,音响的工作过程为:当车辆到达某若个固定地点或站点时,音响内置的定位装置16检测到达地点后将信息传递至控制器17,然后语音播报装置对到站信息进行播报;乘客上车后可以通过手机app连接音响,对目的地进行确认,确认后语音播报装置对行程信息进行语音播报,音响内置的定位装置16检测到目的地附近时将信息传递至控制器17,然后语音播报装置对即将到站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音响减震装置,包括底座、外箱体、减震弹簧、内箱体、防尘网,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固接于所述外箱体的底部,所述外箱体侧面设有观察板;所述减震弹簧、内箱体设于外箱体的内部,所述减震弹簧固接于所述内箱体与所述外箱体的侧壁之间,所述内箱体内固接有减震板,所述内箱体的底板与所述减震板之间形成空腔,所述空腔内通过隔板分隔成四个减震球室,所述减震球室内放置有可自由移动的减震球,所述减震板底板开设有第一接线孔,所述内箱体与所述第一接线孔相对的位置上开设有第二接线孔,所述第一接线孔、所述第二接线孔之间通过圆形定位孔相连;所述防尘网可拆卸的连接于所述外箱体的顶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音响减震装置,包括底座、外箱体、减震弹簧、内箱体、防尘网,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固接于所述外箱体的底部,所述外箱体侧面设有观察板;所述减震弹簧、内箱体设于外箱体的内部,所述减震弹簧固接于所述内箱体与所述外箱体的侧壁之间,所述内箱体内固接有减震板,所述内箱体的底板与所述减震板之间形成空腔,所述空腔内通过隔板分隔成四个减震球室,所述减震球室内放置有可自由移动的减震球,所述减震板底板开设有第一接线孔,所述内箱体与所述第一接线孔相对的位置上开设有第二接线孔,所述第一接线孔、所述第二接线孔之间通过圆形定位孔相连;所述防尘网可拆卸的连接于所述外箱体的顶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音响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线孔、所述第二接线孔为大小相同的方形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音响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观察板采用透明材料制成,所述观察板与所述减震球室对应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音响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弹簧垂直固接于所述内箱体的侧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杰杨小伟
申请(专利权)人:赵杰杨小伟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