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报警和定位的触发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056168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7 14: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报警和定位的触发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报警定位卡、触发报警器电路、后台管理系统;所述报警定位卡包括有源RFID标签、第二MCU、定位部分、第二通讯部分;所述触发报警器电路包括第一MCU、有源RFID识别部分、第一通讯部分;有源RFID识别部分具有读取有源RFID标签标识信息的感应部,有源RFID识别部分具有读取有源RFID标签标识信息后再产生应答识别信号给有源RFID标签的发送单元,所述有源RFID标签具有应答识别信号的接收单元;有源RFID识别部分的感应部、第一MCU、第一通讯部分、后台管理系统串联;有源RFID标签的接收单元、定位部分、第二通讯部分均与第二MCU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便捷耐用、依从性强、集多卡于一身等优点。

A trigger system for alarm and loc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报警和定位的触发系统
本技术涉及报警和定位系统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报警和定位的触发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发展,养老院的硬件设施不断改善,在养老院居住的老人逐渐呈现增长的趋势,防止失智老人走失也是养老院工作人员目前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当前针对老人走失,一般有两种办法:佩带各种载体的定位器和门禁处的报警装置。前者是给老人佩戴如手环、定位手表、定位拐杖、紧急呼叫定位器,这种定位器采用定位信息定时回传机制,存在一定的延时,不能及时反馈定位信息,另外这种智能硬件对老人来说佩戴麻烦,舒适度不好,而且经常需要充电,往往老人在取下来充电时就会忘记佩戴,所以老人也不喜欢长期佩戴。后者是在门禁处设置报警装置,这种报警器虽然可以使用RFID技术在门口识别失智老人可能外出走失的风险,但是由于一些客观因素,比如报警装置故障、电网故障或停电、值班人员未及时处理报警,这些都会导致老人在不可控外出后无实时定位装置,事后寻找老人相当困难。另外,由于养老院还给老人配置其他智能卡片,比如消费用的IC卡,身份识别用的NFC卡等,如果老人同时持有IC卡,NFC卡,有源RFID标签等,使用起来非常麻烦,容易丢失和混淆;目前现有的定位系统采用定时上传定位数据的方式,虽然可以达到降低系统功耗的目的,但是受限于体积,不能选用大容量电池,目前一般的老人定位器电池只能使用一周左右,需要频繁充电,使用繁琐。因此,目前迫切需要改进当前用于养老院失智老人走失的报警定位装置和智能卡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产品无法完全解决外出问题,还是存在较大的外出风险无法及时预警;现有智能硬件佩戴舒适性和依从性差;现有产品采用定时主动唤醒方式,耗费电量,导致续航能力不足,需要频繁充电;卡片过多不容易管理。本技术提供了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用于报警和定位的触发系统。本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用于报警和定位的触发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报警定位卡、触发报警器电路、后台管理系统;所述报警定位卡包括有源RFID标签、第二MCU、定位部分、第二通讯部分;所述触发报警器电路包括第一MCU、有源RFID识别部分、第一通讯部分;所述报警定位卡进入触发报警器电路预设区域时,有源RFID识别部分具有读取有源RFID标签的标识信息的感应部,有源RFID识别部分具有读取有源RFID标签的标识信息后再产生应答识别信号给有源RFID标签的发送单元,所述有源RFID标签具有应答识别信号的接收单元;有源RFID识别部分的感应部、第一MCU、第一通讯部分、后台管理系统串联;有源RFID标签的接收单元、定位部分、第二通讯部分均与第二MCU连接;有源RFID标签的接收单元与第二MCU的连接为应答识别信号通道,第二MCU与定位部分的连接为唤醒信号通道,定位部分与第二MCU还有定位信号传送通道,第二MCU与第二通讯部分的连接为定位信号传送通道,第二通讯部分与后台管理系统的连接为定位信号上传通道。在现有技术中,报警系统采用的是定时主动唤醒,耗费电量,需要频繁充电。本技术进行了线路改造,用有源RFID标签代替定时器,还增加了定位部分。当报警定位卡进入触发报警器电路预设区域时,有源RFID识别部分读取到有源RFID标签的标识信息后并产生应答识别信号给有源RFID标签,一方面有源RFID识别部分将标识信息发送给第一MCU,第一MCU将标识信息转化成报警信息发送给第一通讯部分,通过第一通讯部分将报警信息上传到后台管理系统;同时,有源RFID标签将应答信号发送给第二MCU,此时的报警定位卡激活了;第二MCU将应答信号转化成激活信号发送给定位部分将定位部分激活,定位部分采集到的定位信息发送给第二MCU,由第二MCU发送给第二通讯部分,通过第二部分将定位信息上传到后台管理系统。所述触发报警器电路还包括电源管理电路、继电器部分,所述继电器部分还包括声光报警器,所述电源管理电路分别与第一通讯部分、继电器部分、有源RFID识别部分和声光报警器连接,电源管理电路有为各部分提供电源的传输通道;所述继电器部分与第一MCU的连接为发送报警信息的接收通道,继电器部分与声光报警器的连接为发出声光报警的控制通道。本技术中,触发报警器电路一方面驱动执行机构继电器部分,声光报警器工作,一方面产生识别应答信号给有源RFID标签,唤醒激活整个报警定位卡并开启定位功能,这种控制方式,使得报警定位卡大部分时间处于深度休眠状态,唤醒方式区别于现有定时主动唤醒,上传定位信息的控制方式,采用有源RFID识别应答信号被动唤醒,大大延长休眠时间和降低唤醒次数,使得功耗进一步降低。所述报警定位卡还包括电池、电量检测,所述电池分别与第二MCU、有源RFID标签、电量检测、第二通讯部分、定位部分连接,电池有为各部分提供电源的传输通道,所述电量检测与电池的连接为剩余电量信息的检测通道,电量检测与第二MCU的连接为剩余电量信息传送通道,第二MCU与第二通讯部分的连接为剩余电量信息的传输通道,第二通讯部分与后台管理系统的连接还有剩余电量信息上传通道。在现有技术中,佩戴各种载体的定位装置无法进行剩余电量检测。在本技术中,电量检测模块实时进行剩余电量检测,剩余电量信息通过后台管理系统发送到工作人员终端,让工作人员及时了解报警定位卡的电量信息。所述报警定位卡还包括无源的RFID标签,集合了S50,S70卡,NFC卡,这些卡片一般用作入院建卡,日常消费,活动参加签到等,可以被相关的读卡器进行识别,老人只需要佩戴一张报警定位卡,避免众多卡片管理带来的问题,更加方便了养老院老人的生活。所述电源管理电路与电源适配器之间的连接为电源传输通道,将DC220V转化成AC+12V,为整个触发系统正常运行提供保障。所述后台管理系统与工作人员终端之间的连接为预警信息发送通道,后台管理系统与工作人员终端之间的连接还有定位信息发送通道。当触发报警器电路将报警信息上传到后台管理系统后,后台管理系统向工作人员终端发送预警信息,提醒工作人员有老人要外出,做好相关措施;当老人已经在院外了,后台管理系统将收到的定位信息发送给工作人员终端,工作人员根据定位信息将老人找回,当老人被送回养老院后,报警定位卡处于休眠状态。所述安装结构包括锁针,还包括配合锁针插入的上固定壳、电路组件、亚克力导光环、弹簧卡盘、下开孔壳,安装方向为从锁针依次往下到下开孔壳,上固定壳中心位置和电路组件中心位置有个小孔用于配合锁针插入,弹簧卡盘中心位置的小孔固定锁针针头,下开孔壳中有小孔固定弹簧卡盘,所述电路组件包括电池、电路板、无源RFID,所述电路板包括有源RFID标签、电量检测、第二通讯部分、第二MCU、定位部分,所述亚克力导光环套在外壳表面,当报警定位卡的电量不能满足正常工作时,亚克力导光环进行亮灯提示。所述报警定位卡还包括磁铁解锁盘,所述磁铁解锁盘内置磁铁,磁铁解锁盘用于报警定位卡解锁。本技术中,将锁针插入预设用户衣服,衣服的另一端是外壳将锁针固定,在外壳的表面有亚克力导光环,在报警定位卡的电量不能满足工作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报警和定位的触发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报警定位卡(1)、触发报警器电路(2)、后台管理系统(3);/n所述报警定位卡(1)包括有源RFID标签(11)、第二MCU(15)、定位部分(16)、第二通讯部分(14);/n所述触发报警器电路(2)包括第一MCU(6)、有源RFID识别部分(9)、第一通讯部分(7);/n所述报警定位卡(1)进入触发报警器电路(2)预设区域时,有源RFID识别部分(9)具有读取有源RFID标签(11)的标识信息的感应部,有源RFID识别部分(9)具有读取有源RFID标签(11)的标识信息后再产生应答识别信号给有源RFID标签(11)的发送单元,所述有源RFID标签(11)具有应答识别信号的接收单元;/n有源RFID识别部分(9)的感应部、第一MCU(6)、第一通讯部分(7)、后台管理系统(3)串联;/n有源RFID标签(11)的接收单元、定位部分(16)、第二通讯部分(14)均与第二MCU(15)连接;/n有源RFID标签(11)的接收单元与第二MCU(15)的连接为应答识别信号通道,第二MCU(15)与定位部分(16)的连接为唤醒信号通道,定位部分(16)与第二MCU(15)还有定位信号传送通道,第二MCU(15)与第二通讯部分(14)的连接为定位信号传送通道,第二通讯部分(14)与后台管理系统(3)的连接为定位信号上传通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报警和定位的触发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报警定位卡(1)、触发报警器电路(2)、后台管理系统(3);
所述报警定位卡(1)包括有源RFID标签(11)、第二MCU(15)、定位部分(16)、第二通讯部分(14);
所述触发报警器电路(2)包括第一MCU(6)、有源RFID识别部分(9)、第一通讯部分(7);
所述报警定位卡(1)进入触发报警器电路(2)预设区域时,有源RFID识别部分(9)具有读取有源RFID标签(11)的标识信息的感应部,有源RFID识别部分(9)具有读取有源RFID标签(11)的标识信息后再产生应答识别信号给有源RFID标签(11)的发送单元,所述有源RFID标签(11)具有应答识别信号的接收单元;
有源RFID识别部分(9)的感应部、第一MCU(6)、第一通讯部分(7)、后台管理系统(3)串联;
有源RFID标签(11)的接收单元、定位部分(16)、第二通讯部分(14)均与第二MCU(15)连接;
有源RFID标签(11)的接收单元与第二MCU(15)的连接为应答识别信号通道,第二MCU(15)与定位部分(16)的连接为唤醒信号通道,定位部分(16)与第二MCU(15)还有定位信号传送通道,第二MCU(15)与第二通讯部分(14)的连接为定位信号传送通道,第二通讯部分(14)与后台管理系统(3)的连接为定位信号上传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报警和定位的触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报警定位卡(1)还包括电池(12)、电量检测(13),所述电池(12)分别与第二MCU(15)、有源RFID标签(11)、电量检测(13)、第二通讯部分(14)、定位部分(16)连接,电池(12)有为各部分提供电源的传输通道,所述电量检测(13)与电池(12)的连接为剩余电量信息的检测通道,电量检测(13)与第二MCU(15)的连接为剩余电量信息传送通道,第二MCU(15)与第二通讯部分(14)的连接为剩余电量信息的传输通道,第二通讯部分(14)与后台管理系统(3)的连接还有剩余电量信息上传通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报警和定位的触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报警定位卡(1)还包括无源RFID(17),集合了S50,S70卡,NFC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报警和定位的触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段文锋袁勇张家洪曾小君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必顾养老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