滤光条、边框结构及交互智能平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55850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7 13: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滤光条、边框结构及交互智能平板,通过第一扣合部与第三扣合部卡扣配合,使得滤光本体一端安装在第一卡边上;再通过第二扣合部与第四扣合部卡扣配合,使得滤光本体另一端安装在第二卡边上,如此,使得滤光本体在边框本体上的安装操作变得简单、方便,有利于提高交互智能平板的组装效率。由于第一扣合部与第三扣合部卡扣配合时,第一贴合部与第一卡边贴合;同时,第二扣合部与第四扣合部卡扣配合时,第二贴合部与第二卡边贴合,因此,滤光本体卡扣在边框本体上的同时,还分别通过第一贴合部与第二贴合部,使之紧密贴合在边框本体上,有效避免滤光本体在边框本体上存在松动而导致干扰光线发生渗漏。

Filter, frame structure and interactive intelligent plat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滤光条、边框结构及交互智能平板
本技术涉及智能平板
,特别是涉及一种滤光条、边框结构及交互智能平板。
技术介绍
交互智能平板(简称一体机、会议机或会议用平板)是一种融合电视技术、电脑技术、触控技术、音响技术于一体,实现人机交互的一体化设备。交互智能平板不仅具有传统液晶电视的高清显示功能,还可以通过内置的PC(personalcomputer,个人计算机)模块使交互智能平板具有计算能力,并通过触控技术实现交互操作,获得便捷的人机交互式体验。传统触控技术一般采用红外触控技术,在边框上设置红外发生元件与红外接收元件,通过红外发生元件与红外接收元件,在触控面板上形成交叉的红外矩阵。当用户在触控面板上操作时,手指会挡住该位置上的红外线,从而定位出该触控点的具体位置。在红外发生元件与红外接收元件前面,往往设置滤光条。通过滤光条,过滤掉其他干扰光线,只通过红外光线,以保证触控技术的灵敏性。然而,传统的滤光条无法紧密固定在边框上,导致大量干扰光线从滤光条与边框之间渗漏,从而严重影响交互智能平板的触控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滤光条、边框结构及交互智能平板,保证交互智能平板结构紧凑,避免因结构松动而导致漏光现象发生,有利于提高交互智能平板的触控效果。其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滤光条,包括:滤光本体,所述滤光本体上间隔设有第一扣合部、第二扣合部、第一贴合部及第二贴合部,所述第一贴合部与所述第一扣合部相对设置,所述第二贴合部与所述第二扣合部相对设置,所述第一扣合部用于与第一卡边上的第三扣合部卡扣配合时,所述第一贴合部用于与所述第一卡边贴合;所述第二扣合部用于与第二卡边上的第四扣合部卡扣配合时,所述第二贴合部用于与所述第二卡边贴合。上述的滤光条,通过第一扣合部与第三扣合部卡扣配合,使得滤光本体一端安装在第一卡边上;再通过第二扣合部与第四扣合部卡扣配合,使得滤光本体另一端安装在第二卡边上,如此,使得滤光本体在边框本体上的安装操作变得简单、方便,有利于提高交互智能平板的组装效率。由于第一扣合部与第三扣合部卡扣配合时,第一贴合部与第一卡边贴合;同时,第二扣合部与第四扣合部卡扣配合时,第二贴合部与第二卡边贴合,因此,滤光本体卡扣在边框本体上的同时,还分别通过第一贴合部与第二贴合部,使之紧密贴合在边框本体上,保证结构与结构之间紧凑,减小滤光本体与边框本体之间的缝隙,有效避免滤光本体在边框本体上存在松动而导致干扰光线发生渗漏,如此,有利于提高交互智能平板的触控效果。同时,滤光本体与边框本体紧密贴合,也有效避免因结构松动而存在拍打异响的现象。下面结合上述方案对本技术的原理、效果进一步说明: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滤光本体上还设有第三贴合部,所述第一贴合部与所述第三贴合部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扣合部的相对两侧,所述第一扣合部用于与第一卡边上的第三扣合部卡扣配合时,所述第一贴合部与所述第三贴合部均用于与所述第一卡边贴合。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扣合部为凸起结构,所述第二扣合部用于与所述第二卡边上的凹槽结构卡扣配合。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扣合部在所述滤光本体上拱形设置。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贴合部位于所述第二扣合部的内弯侧面上。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滤光本体上还设有抵触部,所述抵触部用于与显示屏边缘抵触配合。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贴合部的贴合面相对水平方向倾斜,且所述第一贴合部的贴合面朝向所述第一扣合部设置。一种边框结构,包括边框本体与以上任意一项所述的滤光条,所述边框本体用于沿着显示屏的周向设置,所述边框本体包括第一卡边、及与所述第一卡边连接的第二卡边,所述第一卡边上设有与所述第一扣合部卡扣配合的第三扣合部,所述第二卡边上设有与所述第二扣合部卡扣配合的第四扣合部。上述的边框结构,采用以上的滤光条,通过第一扣合部与第三扣合部卡扣配合,使得滤光本体一端安装在第一卡边上;再通过第二扣合部与第四扣合部卡扣配合,使得滤光本体另一端安装在第二卡边上,如此,使得滤光本体在边框本体上的安装操作变得简单、方便,有利于提高交互智能平板的组装效率。由于第一扣合部与第三扣合部卡扣配合时,第一贴合部与第一卡边贴合;同时,第二扣合部与第四扣合部卡扣配合时,第二贴合部与第二卡边贴合,因此,滤光本体卡扣在边框本体上的同时,还分别通过第一贴合部与第二贴合部,使之紧密贴合在边框本体上,保证结构与结构之间紧凑,减小滤光本体与边框本体之间的缝隙,有效避免滤光本体在边框本体上存在松动而导致干扰光线发生渗漏,如此,有利于提高交互智能平板的触控效果。同时,滤光本体与边框本体紧密贴合,也有效避免因结构松动而存在拍打异响的现象。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边框结构还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设置在所述第二卡边上,所述支撑架的支撑面用于与所述显示屏的边缘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架的支撑面、所述滤光本体及所述第二卡边围成容纳槽,所述容纳槽用于插入所述显示屏,且所述滤光本体用于与所述显示屏的边缘抵触配合。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边框结构还包括粘接剂,所述粘接剂用于设置在所述支撑架的支撑面与所述显示屏的边缘之间。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边框结构还包括缓冲件,所述缓冲件用于设置在所述第二卡边与所述显示屏的端部之间。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卡边上还设有第一卡槽,所述第二卡边上还设有第二卡槽,所述第一卡槽与所述第二卡槽分别用于卡入线路板的两端。一种交互智能平板,包括显示屏与以上任意一项所述的边框结构,所述显示屏装设在所述边框结构上。上述的交互智能平板,采用以上的滤光条,通过第一扣合部与第三扣合部卡扣配合,使得滤光本体一端安装在第一卡边上;再通过第二扣合部与第四扣合部卡扣配合,使得滤光本体另一端安装在第二卡边上,如此,使得滤光本体在边框本体上的安装操作变得简单、方便,有利于提高交互智能平板的组装效率。由于第一扣合部与第三扣合部卡扣配合时,第一贴合部与第一卡边贴合;同时,第二扣合部与第四扣合部卡扣配合时,第二贴合部与第二卡边贴合,因此,滤光本体卡扣在边框本体上的同时,还分别通过第一贴合部与第二贴合部,使之紧密贴合在边框本体上,保证结构与结构之间紧凑,减小滤光本体与边框本体之间的缝隙,有效避免滤光本体在边框本体上存在松动而导致干扰光线发生渗漏,如此,有利于提高交互智能平板的触控效果。同时,滤光本体与边框本体紧密贴合,也有效避免因结构松动而存在拍打异响的现象。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所述的滤光条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所述的滤光条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所述的边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所述的边框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0、滤光条,110、滤光本体,120、第一扣合部,130、第二扣合部,140、第一贴合部,150、第二贴合部,160、第三贴合部,170、抵触部,200、边框本体,210、第一卡边,211、第三扣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滤光条,其特征在于,包括:滤光本体,所述滤光本体上间隔设有第一扣合部、第二扣合部、第一贴合部及第二贴合部,所述第一贴合部与所述第一扣合部相对设置,所述第二贴合部与所述第二扣合部相对设置,所述第一扣合部用于与第一卡边上的第三扣合部卡扣配合时,所述第一贴合部用于与所述第一卡边贴合;所述第二扣合部用于与第二卡边上的第四扣合部卡扣配合时,所述第二贴合部用于与所述第二卡边贴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滤光条,其特征在于,包括:滤光本体,所述滤光本体上间隔设有第一扣合部、第二扣合部、第一贴合部及第二贴合部,所述第一贴合部与所述第一扣合部相对设置,所述第二贴合部与所述第二扣合部相对设置,所述第一扣合部用于与第一卡边上的第三扣合部卡扣配合时,所述第一贴合部用于与所述第一卡边贴合;所述第二扣合部用于与第二卡边上的第四扣合部卡扣配合时,所述第二贴合部用于与所述第二卡边贴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滤光条,其特征在于,所述滤光本体上还设有第三贴合部,所述第一贴合部与所述第三贴合部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扣合部的相对两侧,所述第一扣合部用于与第一卡边上的第三扣合部卡扣配合时,所述第一贴合部与所述第三贴合部均用于与所述第一卡边贴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滤光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扣合部为凸起结构,所述第二扣合部用于与所述第二卡边上的凹槽结构卡扣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滤光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扣合部在所述滤光本体上拱形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滤光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贴合部位于所述第二扣合部的内弯侧面上。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滤光条,其特征在于,所述滤光本体上还设有抵触部,所述抵触部用于与显示屏边缘抵触配合;或者,
所述第一贴合部的贴合面相对水平方向倾斜,且所述第一贴合部的贴合面朝向所述第一扣合部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金海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州视睿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