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揭示了具备节能模块的VCM弹片曝光机,包括曝光舱,曝光舱内设有支撑体,曝光舱内设有顶部曝光机构和底部曝光机构,顶部曝光机构和底部曝光机构分别包括滑轨体、滑动设置于滑轨体上的灯珠曝光源,任意灯珠曝光源上设有位移驱动源,灯珠曝光源线性位移方向与VCM弹片所在面相平行,灯珠曝光源为垂直直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灯珠式曝光灯管作为曝光源,具备发热量小、能耗低及使用寿命长等特点,且为直射式曝光,无需设置抽风结构及反光结构,降低了曝光机设备成本。通过对灯珠式曝光灯管的线性位移控制并结合直射原理,满足曝光均匀度需求,且线性位移控制结构易于实现。丝杆传动的方式满足灯珠曝光源的行程需求,降低了对曝光舱的空间需求。
VCM film exposure machine with energy saving modu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备节能模块的VCM弹片曝光机
本技术涉及具备节能模块的VCM弹片曝光机,属于曝光设备的
技术介绍
VCM弹片是高镍含锡铜合金材料,其优异的弹性能力超过铍青铜,可将其作为复合带材的基带。VCM弹片在生产过程中,需要进行正反面曝光处理,因此会采用到曝光机,传统的曝光机如图5所示,在曝光箱体中汞灯作为曝光源,汞灯能耗达到1000kw·h~1200kw·h,并且还存在发热现象,需要设置抽风系统进行降温,非常不利于曝光作业,还需要设计较为紧密的反光结构,从而满足正反面作业需求,汞灯成本也较高,有效寿命较低,因此造成设备的结构复杂、成本高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针对传统VCM弹片曝光机存在能耗较高及成本较高的问题,提出具备节能模块的VCM弹片曝光机。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具备节能模块的VCM弹片曝光机,包括曝光舱,所述曝光舱内设有用于承载所述VCM弹片的支撑体,所述曝光舱内设有用于对VCM弹片的顶面进行曝光的顶部曝光机构和用于对VCM弹片的底面进行曝光的底部曝光机构,所述顶部曝光机构和所述底部曝光机构分别包括滑轨体、滑动设置于所述滑轨体上的灯珠曝光源,任意所述灯珠曝光源上设有用于驱动所述灯珠曝光源在所述滑轨体上进行线性位移的位移驱动源,所述灯珠曝光源的线性位移方向与所述VCM弹片所在面相平行,所述顶部曝光机构的灯珠曝光源的灯珠垂直朝向所述VCM弹片的顶面,所述底部曝光机构的灯珠曝光源的灯珠垂直朝向所述VCM弹片的底面。优选地,任意所述灯珠曝光源包括曝光灯管、及搭载所述曝光灯管的滑座,所述滑座滑动配接在所述滑轨体上,所述滑座上设有传动丝杆,所述传动丝杆与位移驱动源相传动配接。优选地,所述曝光舱内设有联合位移驱动源,所述顶部曝光机构内设有用于传动丝杆与所述联合位移驱动源的驱动端相啮合或分离的配合驱动结构,所述底部曝光机构内设有用于传动丝杆与所述联合位移驱动源的驱动端相啮合或分离的配合驱动结构。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1.采用灯珠式曝光灯管作为曝光源,具备发热量小、能耗低及使用寿命长等特点,且为直射式曝光,无需设置抽风结构及反光结构,降低了曝光机设备成本。2.通过对灯珠式曝光灯管的线性位移控制并结合直射原理,满足曝光均匀度需求,且线性位移控制结构易于实现。3.丝杆传动的方式满足灯珠曝光源的行程需求,降低了对曝光舱的空间需求。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具备节能模块的VCM弹片曝光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具备节能模块的VCM弹片曝光机的剖视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中曝光灯管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中联合位移驱动源的联合驱动原理示意图。图5是现有技术中VCM弹片曝光机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提供具备节能模块的VCM弹片曝光机。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技术方案进行详细描述,以使其更易于理解和掌握。具备节能模块的VCM弹片曝光机,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曝光舱1,曝光舱1内设有用于承载VCM弹片2的支撑体3。其中,曝光舱1为暗室,作为曝光的环境室,支撑体3为悬架结构,其内设有镂空,便于VCM弹片2的底面暴露在外。如图1至图3所示,曝光舱1内设有用于对VCM弹片2的顶面进行曝光的顶部曝光机构4和用于对VCM弹片的底面进行曝光的底部曝光机构5。顶部曝光机构4与底部曝光机构5结构相似,具体地:顶部曝光机构4和底部曝光机构5分别包括滑轨体6、滑动设置于滑轨体6上的灯珠曝光源7,任意灯珠曝光源7上设有用于驱动灯珠曝光源7在滑轨体6上进行线性位移的位移驱动源8,灯珠曝光源7的线性位移方向与VCM弹片2所在面相平行。顶部曝光机构7的灯珠曝光源的灯珠垂直朝向VCM弹片的顶面,底部曝光机构的灯珠曝光源的灯珠垂直朝向VCM弹片的底面。首先,图3所示的曝光灯管属于现有技术,其采用矩阵式或规则排列的结构分布有若干曝光灯珠,实现曝光作业,市场上存在较多采购件,在此不再赘述。图1和图2为本案曝光机的原理示意图,仅作为原理说明,结合图1和图2对本案的实现过程及原理进行说明:通过顶部曝光机构4的灯珠曝光源7在滑轨体6上运行,从而实现了曝光灯管对VCM弹片2的顶面均匀曝光的作用。通过底部曝光机构5的灯珠曝光源7在滑轨体6上运行,从而实现了曝光灯管对VCM弹片2的底面均匀曝光的作用。即摒弃了传统地汞灯曝光作业方式,采用灯珠式曝光灯管作为灯源,其具备耗能低、曝光直射稳定、发热量低、及使用寿命长的特点,无需采用抽气结构、反射结构,而采用位移传动结构实现位移照射控制,满足了曝光作业需求。位移传动结构易于设计,结构多样化,搭载简洁,无需进行较为复杂地反射结构调整及使用。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任意灯珠曝光源7包括曝光灯管71、及搭载曝光灯管71的滑座72,滑座72滑动配接在滑轨体6上,滑座72上设有传动丝杆73,传动丝杆73与位移驱动源8相传动配接。具体地实现说明:采用滑座72对曝光灯管71进行搭载,便于实现对曝光灯管71的安装及拆卸作业,而滑座72上设有与电源相连通的软排,软排与曝光灯管71相导通连接,图示中省略了软排的图示,软排是作为具备滑动电源件的常规导电结构,在此不展开描述。当然,为了滑座72的位移稳定性,可设置滑杆进行位移导向。由于曝光舱1的空间有限,而灯珠曝光源7需要具备较长地行程,因此采用了传动丝杆73的设计,通过滑座72的螺纹孔道与传动丝杆73相配合,仅需要对传动丝杆73进行旋转驱动即可实现滑座72的线性位移,如此设计更合理。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该图示为原理性图示,非严谨地工业制图,曝光舱1内设有联合位移驱动源9。顶部曝光机构4内设有用于传动丝杆73与联合位移驱动源9的驱动端相啮合或分离的配合驱动结构,底部曝光机构5内设有用于传动丝杆73与联合位移驱动源的驱动端相啮合或分离的配合驱动结构。具体地实现过程及原理说明:众所周知,对传动丝杆73进行旋转驱动时,是通过旋转驱动源驱动端上的齿盘与传动丝杆73上的齿盘相啮合,从而实现对传动丝杆73的传动。本案中,传动丝杆73上的齿盘与传动丝杆73轴体之间为周向限定而具备轴向驱动位移,通过驱动齿盘的轴向位移,可实现与联合位移驱动源9驱动端上的齿盘相啮合或分离,从而实现传动丝杆73与驱动端之间的啮合或分离。为了方便传动丝杆73与驱动端上齿盘的啮合,均采用锥形齿盘。需要说明的是,本案中,联合位移驱动源9对顶部曝光机构4和底部曝光机构5的驱动为则一驱动,如此设计是为了避免顶部曝光机构4和底部曝光机构5之间的曝光干扰。通过以上描述可以发现,本技术具备节能模块的VCM弹片曝光机,采用灯珠式曝光灯管作为曝光源,具备发热量小、能耗低及使用寿命长等特点,且为直射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具备节能模块的VCM弹片曝光机,包括曝光舱,所述曝光舱内设有用于承载所述VCM弹片的支撑体,其特征在于:/n所述曝光舱内设有用于对VCM弹片的顶面进行曝光的顶部曝光机构和用于对VCM弹片的底面进行曝光的底部曝光机构,/n所述顶部曝光机构和所述底部曝光机构分别包括滑轨体、滑动设置于所述滑轨体上的灯珠曝光源,任意所述灯珠曝光源上设有用于驱动所述灯珠曝光源在所述滑轨体上进行线性位移的位移驱动源,所述灯珠曝光源的线性位移方向与所述VCM弹片所在面相平行,/n所述顶部曝光机构的灯珠曝光源的灯珠垂直朝向所述VCM弹片的顶面,所述底部曝光机构的灯珠曝光源的灯珠垂直朝向所述VCM弹片的底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具备节能模块的VCM弹片曝光机,包括曝光舱,所述曝光舱内设有用于承载所述VCM弹片的支撑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曝光舱内设有用于对VCM弹片的顶面进行曝光的顶部曝光机构和用于对VCM弹片的底面进行曝光的底部曝光机构,
所述顶部曝光机构和所述底部曝光机构分别包括滑轨体、滑动设置于所述滑轨体上的灯珠曝光源,任意所述灯珠曝光源上设有用于驱动所述灯珠曝光源在所述滑轨体上进行线性位移的位移驱动源,所述灯珠曝光源的线性位移方向与所述VCM弹片所在面相平行,
所述顶部曝光机构的灯珠曝光源的灯珠垂直朝向所述VCM弹片的顶面,所述底部曝光机构的灯珠曝光源的灯珠垂直朝向所述VC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武,吴辉旺,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弗莱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