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炉前浇注车
本技术涉及一种炉前浇注车。
技术介绍
在铸造加工过程中,需要将金属块放在浇注车上并移至加热炉前,然后将金属块放入到加热炉中,最后将融化的金属液倒入到模具中以形成铸件;现有的浇注车仅具备移动功能,待金属块到达加热炉前后,需要借助多人将金属块手动抬起并放入到加热炉中,人力成本高,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而且人员近距离靠近加热炉,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有待于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现状,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不仅具备移动功能,还具备升降和倾斜功能,实现了金属块的自动提升和倾倒,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省了人力成本,降低了劳动强度,而且消除了安全隐患的炉前浇注车。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炉前浇注车,包括底板、滚轮、配重块、移动组件、升降组件、侧管、端管、档管、限位管、限位组件和倾斜组件;底板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两个可转动的滚轮,配重块固定在底板的下平面后侧,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组件设置在底板的上侧,所述移动组件的上侧设置有升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设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炉前浇注车,包括底板、滚轮、配重块、移动组件、升降组件、侧管、端管、档管、限位管、限位组件和倾斜组件;底板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两个可转动的滚轮,配重块固定在底板的下平面后侧,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组件设置在底板的上侧,所述移动组件的上侧设置有升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设置在升降组件上,所述升降组件的上端内部设置有两个对称平行分布的侧管,所述端管固定在两个侧管的后端之间,所述档管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个侧管的前端内壁上,两个所述侧管的外侧均固定有一个横向分布的限位管,两个所述限位管和两个侧管的前端设置有倾斜组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炉前浇注车,包括底板、滚轮、配重块、移动组件、升降组件、侧管、端管、档管、限位管、限位组件和倾斜组件;底板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两个可转动的滚轮,配重块固定在底板的下平面后侧,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组件设置在底板的上侧,所述移动组件的上侧设置有升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设置在升降组件上,所述升降组件的上端内部设置有两个对称平行分布的侧管,所述端管固定在两个侧管的后端之间,所述档管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个侧管的前端内壁上,两个所述侧管的外侧均固定有一个横向分布的限位管,两个所述限位管和两个侧管的前端设置有倾斜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炉前浇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组件包括底架、第一滑条、第一横梁、托管、第一U型滑板和螺钉;所述底架横向设置在底板的上方,所述底架的左右两侧均固定有一个横向分布的第一滑条,所述底架的上方设置有两个对称平行分布的第一横梁,每个所述第一横梁的两端下侧均固定有一个托管,每个所述托管的内侧均嵌设有一个第一U型滑板,左侧的两个所述第一U型滑板均套设在左侧的一个第一滑条的外侧,右侧的两个所述第一U型滑板均套设在右侧的一个第一滑条的外侧;后侧的一个第一横梁上的两个所述第一U型滑板的外侧均穿插螺接有一个横向分布的螺钉,两个所述螺钉的螺纹端分别顶紧在两个第一滑条的外侧侧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炉前浇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组件包括第一架板、摆动管、连接管、第一U型架、第二U型架、第二架板、第一气缸、第二滑条、第二U型滑板、销轴和第二横梁;两个所述侧管的后端外侧均固定有一个横向分布的第二滑条;每个所述第一横梁上均固定有两个对称分布的第一架板组合,每个所述第一架板组合包括两个对称分布的第一架板,每个第一架板组合中的两个所述第一架板之间均设置有一个可转动的摆动管,左侧的两个所述摆动管中部之间和右侧的两个所述摆动管中部之间均穿插连接有一个销轴,前侧的两个所述摆动管的上端均设置有一个可转动的第一U型架,两个所述第一U型架的上侧均固定有一个第二U型滑板;两个所述第二U型滑板分别套设在两个第二滑条上,两个所述第一U型架的上侧还均固定有一个竖直分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安源,李龙,安禹衡,
申请(专利权)人:宿州天工金属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