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媒油系统节能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053083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7 11: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热媒油系统节能装置,包括加热锅炉,所述加热锅炉的右端上下侧均通过管道连接有热油储油壳体,所述加热锅炉和热油储油壳体之间下部的管道设有第一泵,所述热油储油壳体的右端上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管道,所述第一管道的左侧设有第二泵,所述第一管道的右端固定插接在加热壳体的上侧中部,所述加热壳体包括热油壳体、冷油壳体、螺旋管、第一进液管、第二进液管、第一出液管和第二出液管。该热媒油系统节能装置,通过设备的整体结构,加热壳体需要升温或者需要冷却时,通过设备的整体管道结构,不断的进行热油和冷油进行交换,使得设备的加热温差小,提高了设备加热效率,并且降低了能耗。

A kind of energy saving device of heat medium oil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热媒油系统节能装置
本技术涉及环保
,具体为一种热媒油系统节能装置。
技术介绍
在利用导热油加热的温控系统里,一般采用加热-恒温-冷却-再加热的循环模式,由于冷却时直接降温到使用温度,再加热时又要重新加热到恒温温度,浪费了大量热能,消耗了大量能源,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热媒油系统节能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热媒油系统节能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热媒油系统节能装置,包括加热锅炉,所述加热锅炉的右端上下侧均通过管道连接有热油储油壳体,所述加热锅炉和热油储油壳体之间下部的管道设有第一泵,所述热油储油壳体的右端上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管道,所述第一管道的左侧设有第二泵,所述第一管道的右端固定插接在加热壳体的上侧中部,所述加热壳体包括热油壳体、冷油壳体、螺旋管、第一进液管、第二进液管、第一出液管和第二出液管,所述加热壳体的内腔下部固定插接有第二管道,所述第二管道的右侧设有第三泵,所述第二管道的右侧下部连接有第三管道,所述第三管道的中部贯穿固定插接在节能壳体的下部,所述节能壳体包括第一储油壳体、第二储油壳体、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三管道的左侧出口通过三通阀连接第二管道,所述第二管道的中部通过三通阀连接第四管道,所述第四管道的中部连接有换热器,所述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之间的左侧连接有第三连接管,所述第三连接管的下端通过三通阀连接第二管道。优选的,所述加热壳体的内腔左侧固定连接有冷油壳体,所述加热壳体的内腔右侧固定连接有热油壳体,所述热油壳体和冷油壳体的内腔侧壁均固定连接有螺旋管,所述热油壳体和冷油壳体的上端中部分别插接有第一进液管和第二进液管,所述第一进液管和第二进液管的上端均固定连接在第一管道的下端,所述热油壳体和冷油壳体的下端中部分别固定插接有第二出液管和第一出液管,所述第二出液管和第一出液管的下端固定连接在第二管道的上端。优选的,所述节能壳体的内腔左右两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储油壳体和第一储油壳体,所述第二储油壳体和第一储油壳体的下端中部固定插接有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的下端固定连接在第三管道的上端。优选的,所述第一进液管、第二进液管、第二出液管、第一出液管、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中部均固定连接有电磁阀。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热媒油系统节能装置,通过设备的整体结构,加热壳体需要升温或者需要冷却时,通过设备的整体管道结构,不断的进行热油和冷油进行交换,使得设备的加热温差小,提高了设备加热效率,并且降低了能耗。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加热壳体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节能壳体剖视图。图中:1加热锅炉、2热油储油壳体、3第一管道、4加热壳体、41热油壳体、42冷油壳体、43螺旋管、44第一进液管、45第二进液管、46第一出液管、47第二出液管、5第二管道、6第三连接管、7第一泵、8第二泵、9第三泵、10第三管道、11换热器、12第四管道、13节能壳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热媒油系统节能装置,包括加热锅炉1,加热锅炉1为了对热油储油壳体2添加热油,所述加热锅炉1的右端上下侧均通过管道连接有热油储油壳体2,热油储油壳体2为了储存热油,所述加热锅炉1和热油储油壳体2之间下部的管道设有第一泵7,第一泵7采用耐高温和耐腐蚀泵,第一泵7通过开关连接电源,所述热油储油壳体2的右端上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管道3,所述第一管道3的左侧设有第二泵8,第二泵8采用耐高温和耐腐蚀泵,第二泵8通过开关连接电源,所述第一管道3的右端固定插接在加热壳体4的上侧中部,所述加热壳体4包括热油壳体41、冷油壳体42、螺旋管43、第一进液管44、第二进液管45、第一出液管46和第二出液管47,热油壳体41和冷油壳体42内部的螺旋管43的出液口和进液口分别插接在热油壳体41和冷油壳体42侧壁后侧的后端上侧和下侧,所述加热壳体4的内腔左侧固定连接有冷油壳体42,冷油壳体42为了储存冷油,所述加热壳体4的内腔右侧固定连接有热油壳体41,热油壳体41为了储存热油,所述热油壳体41和冷油壳体42的内腔侧壁均固定连接有螺旋管43,所述热油壳体41和冷油壳体42的上端中部分别插接有第一进液管44和第二进液管45,所述第一进液管44和第二进液管45的上端均固定连接在第一管道3的下端,所述热油壳体41和冷油壳体42的下端中部分别固定插接有第二出液管47和第一出液管46,所述第二出液管47和第一出液管46的下端固定连接在第二管道5的上端。所述加热壳体4的内腔下部固定插接有第二管道5,所述第二管道5的右侧设有第三泵9,第三泵9采用耐高温和耐腐蚀泵,第三泵9通过开关连接电源,所述第二管道5的右侧下部连接有第三管道10,所述第三管道10的中部贯穿固定插接在节能壳体13的下部,所述节能壳体13包括第一储油壳体131、第二储油壳体132、第一连接管133和第二连接管134,所述节能壳体13的内腔左右两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储油壳体132和第一储油壳体131,第二储油壳体132和第一储油壳体131分别储存冷油和热油,所述第二储油壳体132和第一储油壳体131的下端中部固定插接有第一连接管133和第二连接管134,所述第一连接管133和第二连接管134的下端固定连接在第三管道10的上端,所述第一进液管44、第二进液管45、第二出液管47、第一出液管46、第一连接管133和第二连接管134中部均固定连接有电磁阀,所述第三管道10的左侧出口通过三通阀连接第二管道5,所述第二管道5的中部通过三通阀连接第四管道12,所述第四管道12的中部连接有换热器11,所述第一管道3和第二管道5之间的左侧连接有第三连接管6,所述第三连接管6的下端通过三通阀连接第二管道5。工作原理:当加热壳体升温后需要冷却时,热油壳体41下端第二出液管47上的电磁阀打开,第三泵9启动,且第三管道10左端的三通阀关闭,且第一储油壳体131下端的第二连接管134中的电磁阀打开,把热油壳体41内部的热油传送到第一储油壳体131的内部,抽取完毕时,第二出液管47上的电磁阀关闭,第二连接管134中的电磁阀关闭,然后连通第二管道5、第三连接管6、第一管道3和第二进液管45的管道道路,然后启动第二泵8,把第二储油壳体132内部储存的油抽取到冷油壳体42的内部,从而吸收加热壳体4内部的热量,从而使得加热壳体4降温,反之,需要升温时,再次交换冷油和热油,换热器11为了冷却热油而补充冷油,加热锅炉1和热油储油壳体2为了增大热油的量。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热媒油系统节能装置,包括加热锅炉(1),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锅炉(1)的右端上下侧均通过管道连接有热油储油壳体(2),所述加热锅炉(1)和热油储油壳体(2)之间下部的管道设有第一泵(7),所述热油储油壳体(2)的右端上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管道(3),所述第一管道(3)的左侧设有第二泵(8),所述第一管道(3)的右端固定插接在加热壳体(4)的上侧中部,所述加热壳体(4)包括热油壳体(41)、冷油壳体(42)、螺旋管(43)、第一进液管(44)、第二进液管(45)、第一出液管(46)和第二出液管(47),所述加热壳体(4)的内腔下部固定插接有第二管道(5),所述第二管道(5)的右侧设有第三泵(9),所述第二管道(5)的右侧下部连接有第三管道(10),所述第三管道(10)的中部贯穿固定插接在节能壳体(13)的下部,所述节能壳体(13)包括第一储油壳体(131)、第二储油壳体(132)、第一连接管(133)和第二连接管(134),所述第三管道(10)的左侧出口通过三通阀连接第二管道(5),所述第二管道(5)的中部通过三通阀连接第四管道(12),所述第四管道(12)的中部连接有换热器(11),所述第一管道(3)和第二管道(5)之间的左侧连接有第三连接管(6),所述第三连接管(6)的下端通过三通阀连接第二管道(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媒油系统节能装置,包括加热锅炉(1),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锅炉(1)的右端上下侧均通过管道连接有热油储油壳体(2),所述加热锅炉(1)和热油储油壳体(2)之间下部的管道设有第一泵(7),所述热油储油壳体(2)的右端上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管道(3),所述第一管道(3)的左侧设有第二泵(8),所述第一管道(3)的右端固定插接在加热壳体(4)的上侧中部,所述加热壳体(4)包括热油壳体(41)、冷油壳体(42)、螺旋管(43)、第一进液管(44)、第二进液管(45)、第一出液管(46)和第二出液管(47),所述加热壳体(4)的内腔下部固定插接有第二管道(5),所述第二管道(5)的右侧设有第三泵(9),所述第二管道(5)的右侧下部连接有第三管道(10),所述第三管道(10)的中部贯穿固定插接在节能壳体(13)的下部,所述节能壳体(13)包括第一储油壳体(131)、第二储油壳体(132)、第一连接管(133)和第二连接管(134),所述第三管道(10)的左侧出口通过三通阀连接第二管道(5),所述第二管道(5)的中部通过三通阀连接第四管道(12),所述第四管道(12)的中部连接有换热器(11),所述第一管道(3)和第二管道(5)之间的左侧连接有第三连接管(6),所述第三连接管(6)的下端通过三通阀连接第二管道(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媒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嘉琦陈文忠王东升曾立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良晟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