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浸没板式蓄冰系统
本技术涉及制冷和食品冷却
,具体为浸没板式蓄冰系统。
技术介绍
在发达国家,60%以上的建筑物都已使用冰蓄冷技术。从美、日、韩等国家应用的情况看,冰蓄冷技术在空调负荷集中、峰谷差大、建筑物相对聚集的地区或区域都可推广使用,冰蓄冷作为新世纪的重要节能手段发展方向之一,是造福人类并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的新技术,有着良好的社会效应和经济效益,在世界能源和环保日益重要的今天,冰蓄冷将作为我国电力移峰填谷,提高电网用电负荷率,改善电力投资综合效益和减少CO2、硫化物排放量来保护环境的重要手段,冰蓄冷技术是利用夜间电网低谷时间,利用低价电制冰蓄冷将冷量储存起来,白天用电高峰时溶水,与冷冻机组共同供冷,而在白天空调高峰负荷时,将所蓄冰冷量释放满足空调高峰负荷需要的成套技术,冰蓄冷技术作为食品工业、暖通行业、发电厂等行业中不可缺少的一种,饱受欢迎,当前国际市场上有企业生产浸没板式蓄冰系统,但目前国内市场还没有一款能做到使用方便、自动控制、结构一体紧凑、节能高效的浸没板式蓄冰系统。而传统的冰盘管式系统、内融冰式冰蓄冷、动 ...
【技术保护点】
1.浸没板式蓄冰系统,包括水箱(1)、制冷外壳(2)、密封门板(3)、风冷冷凝器(4)、不锈钢底座(5)、电控柜及触摸屏(6)、不锈钢蒸发板组(7)、回气总管(8)、管合并件(9)、不锈钢主框架(10)、高低压表(11)、电气柜(12)、制冷壳框架(13)、膨胀阀(14)、球阀(15)、过滤器(16)、电磁阀(17)、回液管(18)、压缩机(19)、进气管(20)、鼓风机(21)和不锈钢气管(22),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1)的前端设有制冷外壳(2),所述制冷外壳(2)的前端设有密封门板(3),所述密封门板(3)的下半部分为风冷冷凝器(4),所述密封门板(3)的左上侧设有高 ...
【技术特征摘要】
1.浸没板式蓄冰系统,包括水箱(1)、制冷外壳(2)、密封门板(3)、风冷冷凝器(4)、不锈钢底座(5)、电控柜及触摸屏(6)、不锈钢蒸发板组(7)、回气总管(8)、管合并件(9)、不锈钢主框架(10)、高低压表(11)、电气柜(12)、制冷壳框架(13)、膨胀阀(14)、球阀(15)、过滤器(16)、电磁阀(17)、回液管(18)、压缩机(19)、进气管(20)、鼓风机(21)和不锈钢气管(22),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1)的前端设有制冷外壳(2),所述制冷外壳(2)的前端设有密封门板(3),所述密封门板(3)的下半部分为风冷冷凝器(4),所述密封门板(3)的左上侧设有高低压表(11),所述高低压表(11)右侧的密封门板(3)上设有电气柜(12),所述电气柜(12)右侧的密封门板(3)上设有电控柜及触摸屏(6),所述水箱(1)、制冷外壳(2)和密封门板(3)的底部设有不锈钢底座(5),所述不锈钢底座(5)的上侧安装不锈钢主框架(10),所述不锈钢主框架(10)上的制冷外壳(2)内侧设有制冷壳框架(13),所述水箱(1)中安装不锈钢蒸发板组(7),所述不锈钢蒸发板组(7)的前端上侧连接回气总管(8),所述回气总管(8)通过铜管贯穿制冷外壳(2)连接管合并件(9),所述管合并件(9)通过铜管连接膨胀阀(14)、球阀(15)和电磁阀(17),所述球阀(15)与电磁阀(17)之间的铜管上安装过滤器(16),所述球阀(15)与过滤器(16)之间的铜管右侧连接回液管(18),所述制冷外壳(2)的底部设有压缩机(19),所述压缩机(19)的右侧连接进气管(20),所述压缩机(19)的左上侧通过铜管连接另一个球阀(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建丽,朱培星,钟崇嵩,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雪森林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