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薄高能电暖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5228 阅读:1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超薄高能电暖器,其主要特点是采用碳纤维电热材料作为电热元件,和数层绝缘层、装饰物热压成型,加上框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电-热转换效率高,热惯性小,自动控(恒)温,且结构简单、成本低,是工薪阶层理想的取暖器。(*该技术在200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生活用电取暖器,尤其涉及一种超薄高能电暖器,属电加热
现有的以石英管状电热元件作为热源的取暖器,是将电阻丝设置在石英管内,通过在电阻丝两端施以电压,而将电能转换为热能,再通过反射罩将热能反射而加热空气,达到冬季取暖的目的。这种取暖器占地面积大,热效率(电热转换效率)低,发热元件表面温度高,安全性差。还有一种称之为电热油汀的电暖器,是通过金属管状电热元件加热封密于腔体内的油或水的物质,将热量转给散热片而传向空气,将空气加热达到取暖的目的,这种电暖器结构大,热效率低,热惯性大,温度场不均匀、制造成本高。上述电暖器消耗能源多、使用效果不理想、价格高,安全性能欠佳,给使用者带来了不方便。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的超薄型高能电暖器,其成本低,结构简单,电-热转换效率高,安全性好、功能多样、寿命长。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超薄高能电暖器,其特征是由电热板和边框构成,电热板由绝缘层、装饰物、绝缘层、碳纤维电热元件、绝缘层依次叠合热压成型;边框用铝合金型材拼接成,或用不锈钢薄板压制成。本技术采用碳纤维电热板作为电热元件,使电暖器的电—热转换效率高,热惯性小,自动控(恒)温,且结构简单、成本低,易于为工薪阶层所接受。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主视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本技术侧视结构部视图;附图中,1是碳纤维电热板,2是边框,3、4、6是绝缘层,5是装饰物。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技术,本技术由碳纤维电热板1、边框2、绝缘层3、4、6和装饰物5构成,绝缘层6、装饰物5、绝缘层4、碳纤维电热板1和绝缘层3依次叠合热压成型。采用碳纤维电热材料作为电热元件,其核心电加热材料为碳粒和环氧纤维所组成,利用碳粒的导电性和环氧纤维的绝缘性之间的微妙平衡获得温度的自动控制,达到节电的目的。当经过表面绝缘处理的碳纤维电热元件(板)两端加上电压时,分散在环氧纤维中的碳粒导电而产生电阻热,电阻热使碳纤维电热元件(板)温度升高,而环氧纤维膨胀,使固溶于其中的碳粒之间的距离增大,这样通过的电流便减小,抑制了温度的上升,使碳纤维电热元件(板)的表面温度自动恒温。由于其温度上升时电流减小,故可降低电耗,达到节能的效果。同时,当碳纤维电热元件(板)通电发热温度升高时,激发出远红外线,而远红外线的辐射波长符合匹配吸收理论,即用碳纤维电热元件(板)作为取暖器时,加热对象是人的皮肤和衣物,电热元件(板)的发射波长与皮肤和衣物的吸收波长相匹配,因而具有最高的发热效率。权利要求1.一种超薄高能电暖器,其特征是由电热板和边框构成,电热板由绝缘层、装饰物、绝缘层、碳纤维电热元件、绝缘层依次叠合热压成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薄高能电暖器,其特征是边框用铝合金型材拼接成,或用不锈钢薄板压制成。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超薄高能电暖器,其主要特点是采用碳纤维电热材料作为电热元件,和数层绝缘层、装饰物热压成型,加上框架,本技术电-热转换效率高,热惯性小,自动控(恒)温,且结构简单、成本低,是工薪阶层理想的取暖器。文档编号F24D13/02GK2278885SQ96223430公开日1998年4月15日 申请日期1996年8月12日 优先权日1996年8月12日专利技术者王志林, 王士海, 周志慧 申请人:扬州捷康电器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超薄高能电暖器,其特征是由电热板和边框构成,电热板由绝缘层、装饰物、绝缘层、碳纤维电热元件、绝缘层依次叠合热压成型。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志林王士海周志慧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捷康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