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LED雷达感应日光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52038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7 10: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LED雷达感应日光灯,属于灯具技术领域。一种LED雷达感应日光灯,包括壳体以及套设于壳体两侧端部的灯座,其中一个灯座内部安装有雷达感应器,壳体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对LED雷达感应日光灯内部结构的合理改进,利用多个铜导柱加快壳体内部的热量传递,从而达到快速散热的目的;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在壳体底面设置具有导向功能的指示牌,避免驾驶人员在地下车库中找不到安全出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合理,有效解决了现有LED雷达感应日光灯功能单一,且散热有待提高的问题。

Led radar sensing fluorescent lam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LED雷达感应日光灯
本技术涉及灯具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LED雷达感应日光灯。
技术介绍
雷达感应LED日光灯是高品质、智能、超节能的一种新型高科技产品。利用多普勒效应原理,自主研发平面天线发射接收电路,智能检测周围电磁环境,自动调整工作状态。从而达到智能省电的效果。被广泛应用于:走廊、楼道、卫生间、地下室、车库、仓库、监控等节能自动照明场所。现有技术中专利公开号为CN201720309786.4的专利文献提供一种雷达感应一体式LED日光灯,该装置具有良好的散热效果,将所述壳体的内腔分设为传热室和驱动电源安装室,所述LED灯条采用导热硅胶灌封,使其产生的热量能快速的传递到所述传热室,并通过所述传热室辐射给所述壳体,保证了LED灯条能稳定的工作,延长了使用寿命。虽然该装置有益效果较多,但依然存在下列问题:现有地下车库用的雷达感应LED日光灯功能单一,不具有指示导向功能;且现有雷达感应LED日光灯散热性仍有待改进。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LED雷达感应日光灯。
技术实现思路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LED雷达感应日光灯,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2.技术方案一种LED雷达感应日光灯,包括壳体以及套设于所述壳体两侧端部的灯座,其中一个所述灯座内部安装有雷达感应器,所述壳体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内部可开设有安装腔,所述安装腔内侧底面固设有LED灯带,所述LED灯带上方设置有散热基板,所述散热基板上方呈线性等间距设置有多个铜导柱,所述铜导柱上端穿过安装腔内壁延伸至外部;所述下壳体中部底面固设有指示装置,所述指示装置包括与下壳体中部底面固定连通的外壳体,所述外壳体为中空的长方体结构,并在所述外壳体外侧中部开设有贯穿槽,所述贯穿槽两侧端部对称嵌设有两个指示牌,两个所述指示牌之间设置有反光镜,所述反光镜固设于外壳体内部底面,且所述反光镜光滑面朝上。优选地,所述下壳体顶面对称呈线性等间距焊接有多个卡头,所述上壳体底面相对多个卡头的位置一一对应开设有多个卡槽,所述卡槽内侧与卡头外侧卡接配合。优选地,所述散热基板底面与LED灯带顶面以及所述散热基板顶面与多个铜导柱下端均通过导热硅胶粘接固定。优选地,所述上壳体采用铝制材料制成。优选地,所述下壳体以及外壳体均采用透明或乳白的PC材质。优选地,所述反光镜为平面镜或三菱镜。3.有益效果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优点在于:本技术通过对LED雷达感应日光灯内部结构的合理改进,利用多个铜导柱加快壳体内部的热量传递,从而达到快速散热的目的;且本技术还在壳体底面设置具有导向功能的指示牌,避免驾驶人员在地下车库中找不到安全出口。本技术结构简单合理,有效解决了现有LED雷达感应日光灯功能单一,且散热有待提高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壳体结构及其内部连接剖面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外壳体及其连接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说明:1、灯座;2、上壳体;201、安装腔;202、LED灯带;203、散热基板;204、铜导柱;205、卡槽;206、导热硅胶;3、下壳体;301、卡头;4、外壳体;401、贯穿槽;402、指示牌;403、反光镜。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LED雷达感应日光灯,包括壳体以及套设于壳体两侧端部的灯座1,其中一个灯座1内部安装有雷达感应器,壳体包括上壳体2和下壳体3,上壳体2内部可开设有安装腔201,安装腔201内侧底面固设有LED灯带202,LED灯带202上方设置有散热基板203,散热基板203上方呈线性等间距设置有多个铜导柱204,铜导柱204上端穿过安装腔201内壁延伸至外部;下壳体3中部底面固设有指示装置,指示装置包括与下壳体3中部底面固定连通的外壳体4,外壳体4为中空的长方体结构,并在外壳体4外侧中部开设有贯穿槽401,贯穿槽401两侧端部对称嵌设有两个指示牌402,两个指示牌402之间设置有反光镜403,反光镜403固设于外壳体4内部底面,且反光镜403光滑面朝上。具体的,下壳体3顶面对称呈线性等间距焊接有多个卡头301,上壳体2底面相对多个卡头301的位置一一对应开设有多个卡槽205,卡槽205内侧与卡头301外侧卡接配合。进一步的,散热基板203底面与LED灯带202顶面以及散热基板203顶面与多个铜导柱204下端均通过导热硅胶206粘接固定。通过导热硅胶206的粘接,便于热量的传递。值得说明的是,上壳体2采用铝制材料制成。利用铝制材料拥有良好的导电和导热性能、高反射性和耐氧化特性。值得注意的是,下壳体3以及外壳体4均采用透明或乳白的PC材质。避免外壳体4采用有色材质影响LED灯带202的光照强度。除此之外,反光镜403为平面镜或三菱镜。通过在外壳体4内部底面安装反光镜403,使得从LED灯带202散发的光通过反光镜403的折射或增加指示牌402的亮度,或使灯光折射在指示牌402上。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此外,“包括”一词不排除其他元件或步骤,在元件前的“一个”一词不排除包括“多个”该元件。产品权利要求中陈述的多个元件也可以由一个元件通过软件或者硬件来实现。第一,第二等词语用来表示名称,而并不表示任何特定的顺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LED雷达感应日光灯,包括壳体以及套设于所述壳体两侧端部的灯座(1),其特征在于:其中一个所述灯座(1)内部安装有雷达感应器,所述壳体包括上壳体(2)和下壳体(3),所述上壳体(2)内部可开设有安装腔(201),所述安装腔(201)内侧底面固设有LED灯带(202),所述LED灯带(202)上方设置有散热基板(203),所述散热基板(203)上方呈线性等间距设置有多个铜导柱(204),所述铜导柱(204)上端穿过安装腔(201)内壁延伸至外部;/n所述下壳体(3)中部底面固设有指示装置,所述指示装置包括与下壳体(3)中部底面固定连通的外壳体(4),所述外壳体(4)为中空的长方体结构,并在所述外壳体(4)外侧中部开设有贯穿槽(401),所述贯穿槽(401)两侧端部对称嵌设有两个指示牌(402),两个所述指示牌(402)之间设置有反光镜(403),所述反光镜(403)固设于外壳体(4)内部底面,且所述反光镜(403)光滑面朝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LED雷达感应日光灯,包括壳体以及套设于所述壳体两侧端部的灯座(1),其特征在于:其中一个所述灯座(1)内部安装有雷达感应器,所述壳体包括上壳体(2)和下壳体(3),所述上壳体(2)内部可开设有安装腔(201),所述安装腔(201)内侧底面固设有LED灯带(202),所述LED灯带(202)上方设置有散热基板(203),所述散热基板(203)上方呈线性等间距设置有多个铜导柱(204),所述铜导柱(204)上端穿过安装腔(201)内壁延伸至外部;
所述下壳体(3)中部底面固设有指示装置,所述指示装置包括与下壳体(3)中部底面固定连通的外壳体(4),所述外壳体(4)为中空的长方体结构,并在所述外壳体(4)外侧中部开设有贯穿槽(401),所述贯穿槽(401)两侧端部对称嵌设有两个指示牌(402),两个所述指示牌(402)之间设置有反光镜(403),所述反光镜(403)固设于外壳体(4)内部底面,且所述反光镜(403)光滑面朝上。


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明俊鲁利文胡敏鲁建峰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煌明煌光电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