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考虑压裂液滤失与壁面粗糙度的铺砂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050127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7 08: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考虑压裂液滤失与壁面粗糙度的铺砂装置,包括混砂罐、前置液罐、加压泵、废液池和可视化铺砂装置,所述加压泵的入口端和混砂罐、前置液罐相连,出口端连接可视化铺砂装置,所述可视化铺砂装置下端放置废液池;所述可视化铺砂装置包括模拟井筒、框架,所述框架上下端面密封,前、后端面分别设有有机玻璃板和人造岩板,所述模拟井筒安装在框架右端,模拟井筒上竖向设有与框架内部连通的射孔,框架远离模拟井筒的一端上设有排液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正面安装有机玻璃板,背面安装人造岩板,既保证实验过程的可视化,又使模拟裂缝更接近现场裂缝特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人工岩板代替有机玻璃板,达到滤失效果。

A sand laying device considering fracturing fluid loss and wall roughnes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考虑压裂液滤失与壁面粗糙度的铺砂装置
本技术涉及水力压裂实验装置
,具体地涉及一种考虑压裂液滤失与壁面粗糙度的铺砂装置。
技术介绍
我国页岩气开发面临地下地质条件复杂,页岩储层的孔隙度和渗透率都很低,页岩气的自然产量和采收率也很低等问题,目前页岩气开采主要采用滑溜水压裂技术。其主旨就是在储层中压出以主裂缝为主干的裂缝网络并填之以支撑剂将其支撑起来,停泵泄压后在实地应力场的作用会使得裂缝闭合在支撑剂上,而未充填支撑剂的裂缝区域将重新闭合而成为无效裂缝。也就是说,支撑剂的铺置形态基本就是最终的压裂裂缝形态。因此研究支撑剂在裂缝中的运移沉降规律对于优化裂缝内铺砂形态、改善压裂改造效果意义重大。现有技术中,Babcock于1967年首次采用有机玻璃板可视化地研究支撑剂在裂缝中的铺置规律,此后可视化装置实验研究支撑剂铺置规律拉开序幕,经过众多科研工作者设计出大型可视化单缝装置、复杂缝网装置等,与现场实际裂缝特征越来越接近。本技术考虑压裂液滤失与壁面粗糙度,将可视化有机玻璃板与人造岩板相结合,在满足可视化观测的同时,引入滤失与粗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考虑压裂液滤失与壁面粗糙度的铺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混砂罐(2)、前置液罐(4)、加压泵(5)、废液池(13)和可视化铺砂装置,所述加压泵(5)的入口端和混砂罐(2)、前置液罐(4)相连,出口端连接可视化铺砂装置,所述可视化铺砂装置下端放置废液池(13);/n所述可视化铺砂装置包括模拟井筒(7)、框架(14),所述框架(14)上下端面密封,前、后端面分别设有有机玻璃板(9)和人造岩板(16),所述模拟井筒(7)安装在框架(14)右端,模拟井筒(7)上竖向设有与框架(14)内部连通的射孔(20),框架(14)远离模拟井筒(7)的一端上设有排液口(1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考虑压裂液滤失与壁面粗糙度的铺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混砂罐(2)、前置液罐(4)、加压泵(5)、废液池(13)和可视化铺砂装置,所述加压泵(5)的入口端和混砂罐(2)、前置液罐(4)相连,出口端连接可视化铺砂装置,所述可视化铺砂装置下端放置废液池(13);
所述可视化铺砂装置包括模拟井筒(7)、框架(14),所述框架(14)上下端面密封,前、后端面分别设有有机玻璃板(9)和人造岩板(16),所述模拟井筒(7)安装在框架(14)右端,模拟井筒(7)上竖向设有与框架(14)内部连通的射孔(20),框架(14)远离模拟井筒(7)的一端上设有排液口(1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考虑压裂液滤失与壁面粗糙度的铺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人造岩板(16)与框架(14)之间设有金属框板(15),所述人造岩板(16)镶嵌在金属框板(15)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考虑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冰郭士生刘平礼姚锋盛夏瑜任岚秦德文雷飞云刘创新
申请(专利权)人: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西南石油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