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放喷管线点火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050093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7 08: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放喷管线点火装置,包括放喷管线,放喷管线一端与油气井连通,另一端连接有燃烧筒,燃烧筒的顶部开有多个排气孔,燃烧筒上方设置有引火管,引火管的入口连通有高压气管以及引燃油管,引火管的出口位于燃烧筒的多个排气孔上方,引火管安装有打火弯头,放喷管线远离燃烧筒的一端依次连通有旋风分离器以及初滤装置,初滤装置的入口与油气井连通。其能够快速、有效地去除放喷天然气中卷携的泥沙、杂质、钻井液以及水,高效纯化放喷天然气,提升天然气的燃烧效果,降低对环境的污染。

A kind of ignition device for discharge pipel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放喷管线点火装置
本技术涉及点火装置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放喷管线点火装置。
技术介绍
石油钻井钻探过程中,当钻至高压油气层时,如果钻井液的液柱压力低于油气层的压力,高压油气流就会侵入井筒,并逐步上升窜向井口,以致顶出钻井液而形成溢流或井涌。此时钻井工作者将会关闭防喷器采取节流、放喷等相应的有效措施。放喷出来的天然气含有大量有害成分,并且当其与空气混合达到一定比例就可能发生爆炸,引发事故伤亡,因此需要及时将放喷出来的天然气引燃,防止其与空气混合,并且通过燃烧处理其含有的部分有害成分,例如硫化氢。由于石油开采的工作环境多为沙漠或戈壁,放喷的天然气必然会卷携部分泥沙、杂质、钻井液以及水,当其通过放喷管线时,泥沙、杂质等会在管线内沉积,久而久之势必会对放喷管线的流通情况产生影响,还会堵塞点火装置排气处的孔洞,卷携的钻井液与水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天然气的燃烧状况,导致其中有害成分燃烧不完全,上述状况均会对开采环境产生污染,不利于长期发展。鉴于此特提出本申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放喷管线点火装置,其能够快速、有效地去除放喷天然气中卷携的泥沙、杂质、钻井液以及水,高效纯化放喷天然气,提升天然气的燃烧效果,降低对环境的污染。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放喷管线点火装置,包括放喷管线,放喷管线一端与油气井连通,另一端连接有燃烧筒,燃烧筒的顶部开有多个排气孔,燃烧筒上方设置有引火管,引火管的入口连通有高压气管以及引燃油管,引火管的出口位于燃烧筒的多个排气孔上方,引火管安装有打火弯头,放喷管线远离燃烧筒的一端依次连通有旋风分离器以及初滤装置,初滤装置的入口通过管道与油气井连通,初滤装置的出口与旋风分离器的进风口连通,旋风分离器的出风口与放喷管线连通,所述初滤装置包括壳体,壳体间隔开有多个插槽,每个插槽内分别滑动插接有一块格栅,格栅包括多块相互插接的中空网板,中空网板为中空网板,中空网板内装有吸附剂颗粒,多块中空网板插接形成的多个孔洞内均安装有挡泥网。优选地,旋风分离器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连接的蜗壳部、圆筒部以及锥筒部,蜗壳部侧壁上部开设有进风口,锥筒部底端收口并开设有排液口,旋风分离器内竖直设置有出风管,出风管的底端为进风端,顶端为出风端,出风管的出风端自蜗壳部顶端穿出,出风管的出风端开有出风口,出风口与放喷管线远离燃烧筒的一端连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放喷管线点火装置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在放喷管线的与油气井之间连通初滤装置,对放喷天然气中的泥沙和杂质进行过滤,通过间隔设置的多块格栅,并在中空网板插接形成的多个孔洞内安装挡泥网,逐次对通过的天然气中的泥沙和杂质进行有效过滤,通过设置中空网板,并在中空网板内设置吸附剂颗粒,对天然气中的部分有害成分、钻井液以及水进行吸附,使天然气纯化,防止泥沙、杂质等堵塞放喷线管,通过将格栅与初滤装置的壳体设置为插接的连接方式,工作结束后直接将插接的格栅拔出,进行清理即可,能够方便、快速、彻底的对格栅进行清理或更换;(2)通过在初滤装置与放喷管线之间连通旋风分离器,将天然气与水和钻井液进行迅速、高效的气、液分离,进一步纯化天然气,降低水、钻井液对天然气燃烧的不良影响,使排出的天然气燃烧稳定,降低对环境的污染。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放喷管线点火装置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放喷管线点火装置的初滤装置的正视图;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放喷管线点火装置的初滤装置的侧视图;图4为本技术提供的放喷管线点火装置的旋风分离器的示意图。图中标记:10-放喷管线;20-燃烧筒;21-排气孔;30-引火管;31-打火弯头;40-高压气管;41-供气罐;50-引燃油管;51-供油罐;60-旋风分离器;61-蜗壳部;611-进风口;62-圆筒部;63-锥筒部;631-排液口;64-出风管;641-出风口;70-初滤装置;71-壳体;711-插槽;72-格栅;721-中空网板;722-推拉把手;73-挡泥网。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请参照图1,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放喷管线点火装置,其包括初滤装置70,初滤装置70的入口通过管道与油气井连通,初滤装置70的出口通过管道与旋风分离器60的进风口611连通,旋风分离器60的出风口641连通有放喷管线10,放喷管线10远离旋风分离器60的一端连接有燃烧筒20,燃烧筒20的顶部开有多个排气孔21,燃烧筒20上方设置有引火管30,引火管30的入口连通有高压气管40和引燃油管50,引火管30的出口位于燃烧筒20的多个排气孔21上方,引火管30安装有打火弯头31,打火弯头31的打火端位于引火管30内。油气井内放喷的天然气先进入初滤装置70内,经初滤装置70滤去泥沙、杂质等,并且吸附部分有害成分、水以及钻井液,而后气体进入旋风分离器60,经由旋风分离器60快速、高效地进行气、液分离,并将分离后的天然气排入放喷管线10内,经由放喷管线10排入燃烧筒20内,由燃烧筒20顶部的多个排气孔21向上排出,相配合的,高压气管40将高压空气打入引火管30内,同时引燃油管50将柴油或其他常用易燃油输入引火管30内,油与高压空气在引火管30内混合,并被打火弯头31引燃,从而使引火管30的出口持续喷出火焰,向上喷出的天然气与火焰接触,被火焰点燃,并在高压气管40喷出的高压气体的作用下形成持续的喷射状的火焰,持续燃烧消耗放喷的天然气以及放喷天然气中的部分有害气体,防止空气中天然气比例过大导致的爆炸以及有害气体成分对环境的污染,并将燃烧的油与天然气喷离引火管30和燃烧筒20,防止设备烧损。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高压气管40远离引火管30的一端连通有供气罐41,引燃油管50远离引火管30的一端连通有供油罐51,供气罐41和供油罐51采用现有技术中的任意一种,分别用于提供高压空气和柴油,其他实施例中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现有技术中的其他供气、供油装置和方法。需要说明的是,初滤装置70和旋风分离器60均位于油气井外。请参照图2和图3,初滤装置70包括壳体71,本实施例中壳体71为横置的空心长方体,其两端分别为入口和出口,其入口端和出口端分别安装有管道,其入口端通过管道与油气井的井口连通,其侧壁上间隔开有多个插槽711,每个插槽711内分别滑动插接有一块格栅72,格栅72的形状和大小与壳体71的内截面的形状和大小相匹配,格栅72包括多块相互插接的中空网板721,多块中空网板721相互插接成网格状的格栅72,中空网板721内盛装有吸附剂颗粒,例如活性氧化铝颗粒,其能够有效吸附放喷天然气中时常含有的硫化氢和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并且具有良好的吸水性,需要说明的是,中空网板721的网孔孔径小于吸附剂颗粒的粒径,防止吸附剂颗粒从中空网板721的网孔内掉出,且中空网板721上开有用于放入吸附剂颗粒的开口,开口安装有相配合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放喷管线点火装置,包括放喷管线(10),放喷管线(10)一端与油气井连通,另一端连接有燃烧筒(20),燃烧筒(20)的顶部开有多个排气孔(21),燃烧筒(20)上方设置有引火管(30),引火管(30)的入口连通有高压气管(40)以及引燃油管(50),引火管(30)的出口位于燃烧筒(20)的多个排气孔(21)上方,引火管(30)安装有打火弯头(31),其特征在于,所述放喷管线(10)远离燃烧筒(20)的一端依次连通有旋风分离器(60)以及初滤装置(70),初滤装置(70)的入口通过管道与油气井连通,初滤装置(70)的出口与旋风分离器(60)的进风口(611)连通,旋风分离器(60)的出风口(641)与放喷管线(10)连通,所述初滤装置(70)包括壳体(71),壳体(71)间隔开有多个插槽(711),每个插槽(711)内分别滑动插接有一块格栅(72),格栅(72)包括多块相互插接的中空网板(721),中空网板(721)内装有吸附剂颗粒,多块中空网板(721)插接形成的多个孔洞内均安装有挡泥网(7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放喷管线点火装置,包括放喷管线(10),放喷管线(10)一端与油气井连通,另一端连接有燃烧筒(20),燃烧筒(20)的顶部开有多个排气孔(21),燃烧筒(20)上方设置有引火管(30),引火管(30)的入口连通有高压气管(40)以及引燃油管(50),引火管(30)的出口位于燃烧筒(20)的多个排气孔(21)上方,引火管(30)安装有打火弯头(31),其特征在于,所述放喷管线(10)远离燃烧筒(20)的一端依次连通有旋风分离器(60)以及初滤装置(70),初滤装置(70)的入口通过管道与油气井连通,初滤装置(70)的出口与旋风分离器(60)的进风口(611)连通,旋风分离器(60)的出风口(641)与放喷管线(10)连通,所述初滤装置(70)包括壳体(71),壳体(71)间隔开有多个插槽(711),每个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玉兰李辉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中亿汇能能源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