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盗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49694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7 08: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盗锁,包括前面板、后面板、前把手、后把手,所述前面板上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前把手包括第一连接部、第一手柄,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后端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通孔内,所述后面板上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后把手包括第二连接部、第二手柄,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前端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二通孔内,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后端面设置有矩形盲孔,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前端面设置有矩形通孔,所述矩形通孔内设置有按压开关,所述按压开关的活动端连接有活动轴芯,所述活动轴芯的外侧套接有固定轴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控制活动轴芯与前面板离合的结构,使得在门外转动前把手时,门把手处于空转状态,无法开锁,提高了锁具的安全性。

A kind of anti-theft loc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盗锁
本技术涉及一种锁具,尤其涉及一种防盗锁。
技术介绍
现有的锁具包括有前面板、后面板,前面板与后面板之间设有锁芯与方轴,方轴穿过锁芯,并与锁芯传动连接,转动方轴可对锁芯进行控制,前面板、后面板上均设有可插入钥匙的锁孔,在门外、门内均可插入钥匙控制锁芯锁死或解锁,因此存在防盗性较差的问题,室内人员在门内将锁芯锁死后,盗贼亦能从门外将锁芯解锁后,再转动把手,使方轴带动锁芯活动,将门打开。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需要一种防盗锁,使用更加灵活,防盗安全性能更高。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是:一种防盗锁,包括前后间隔设置的前面板与后面板、设置于所述前面板上的前把手、设置于所述后面板上的后把手,所述前面板上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前把手包括第一连接部、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前部的第一手柄,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后端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通孔内,所述后面板上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后把手包括第二连接部、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部后部的第二手柄,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前端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二通孔内,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后端面设置有矩形盲孔,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前端面设置有矩形通孔,所述矩形通孔的中心线与所述矩形盲孔的中心线相互重合,所述矩形通孔内设置有按压开关,所述按压开关的活动端连接有活动轴芯,所述活动轴芯的外侧套接有固定轴套,所述固定轴套的后端插入于所述矩形通孔内,所述固定轴套的前端面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后端面相抵,所述活动轴芯的前端与所述矩形盲孔的形状相互适配,所述按压开关的活动端带动所述活动轴芯向前运动时,所述活动轴芯插入于所述矩形盲孔内,所述按压开关的活动端带动所述活动轴芯向后运动时,所述活动轴芯脱离所述矩形盲孔。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按压开关包括沿前后方向延伸设置的按压柱、设置于所述按压柱后端的限位肩、套接于所述按压柱外侧的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固定轴套的后端,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限位肩的前端面相抵,所述按压柱的前端连接于所述活动轴芯的后端,所述弹簧在自然状态下,所述按压柱的后部伸出所述矩形通孔,所述按压柱带动所述活动轴芯沿前后方向来回运动。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后侧面通过滑轨滑槽连接有滑盖,所述滑盖用于遮盖所述矩形通孔。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滑盖的表面均匀设置有条纹。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手柄的后侧面为弧形凸面。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手柄的前侧面为弧形凸面。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提供一种防盗锁,该锁带有控制前把手与前面板离合的结构,在正常使用状态下使按压开关的活动端带动活动轴芯向前运动,由于活动轴芯的前端与矩形盲孔的形状相互匹配,使得活动轴芯的前端可插入到矩形盲孔内,当在门外转动第一手柄时,第一手柄带动第一连接部转动,活动轴芯跟随转动,套接在活动轴芯外侧的固定轴套也在活动轴芯的带动下转动,从而实现对锁芯的控制,由于固定轴套的后端也插入到矩形通孔内,使得第二连接部也跟随转动,第二连接部带动第二手柄转动,在此情况下在门外或门内均可开锁,当使用者在家中,不需要门外开锁的功能时,可使按压开关的活动端带动活动轴芯向后运动,从而使得活动轴芯脱离出矩形盲孔,转动前把手时,前把手不能带动活动轴芯转动,处于空转状态,此时从室外转动前把手无法使其带动固定轴套对锁芯开锁,因此,本技术在使用时更加灵活,可自由切换使用状态,极大提高了防盗性能,避免了室内有人时从门入室盗窃的问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说明。显然,所描述的附图只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设计方案和附图。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中:1-前面板、2-后面板、3-第一连接部、4-第一手柄、5-第二连接部、6-第二手柄、7-活动轴芯、8-固定轴套、9-限位肩、10-弹簧、11-滑盖。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技术的目的、特征和效果。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另外,文中所提到的所有连接关系,并非单指构件直接相接,而是指可根据具体实施情况,通过添加或减少连接辅件,来组成更优的连接结构。本专利技术创造中的各个技术特征,在不互相矛盾冲突的前提下可以交互组合。参照图1,一种防盗锁,包括前后间隔设置的前面板1与后面板2、设置于所述前面板1上的前把手、设置于所述后面板2上的后把手,所述前面板1上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前把手包括第一连接部3、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部3前部的第一手柄4,所述第一连接部3的后端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通孔内,所述后面板2上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后把手包括第二连接部5、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部5后部的第二手柄6,所述第二连接部5的前端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二通孔内,所述第一连接部3的后端面设置有矩形盲孔,所述第二连接部5的前端面设置有矩形通孔,所述矩形通孔的中心线与所述矩形盲孔的中心线相互重合,所述矩形通孔内设置有按压开关,所述按压开关的活动端连接有活动轴芯7,所述活动轴芯7的外侧套接有固定轴套8,所述固定轴套8的后端插入于所述矩形通孔内,所述固定轴套8的前端面与所述第一连接部3的后端面相抵,所述活动轴芯7的前端与所述矩形盲孔的形状相互适配,所述按压开关的活动端带动所述活动轴芯7向前运动时,所述活动轴芯7插入于所述矩形盲孔内,所述按压开关的活动端带动所述活动轴芯7向后运动时,所述活动轴芯7脱离所述矩形盲孔。由上述可知,本技术提供一种防盗锁,该锁带有控制前把手与前面板1离合的结构,在正常使用状态下使按压开关的活动端带动活动轴芯7向前运动,由于活动轴芯7的前端与矩形盲孔的形状相互匹配,使得活动轴芯7的前端可插入到矩形盲孔内,当在门外转动第一手柄4时,第一手柄4带动第一连接部3转动,活动轴芯7跟随转动,套接在活动轴芯7外侧的固定轴套8也在活动轴芯7的带动下转动,从而实现对锁芯的控制,由于固定轴套8的后端也插入到矩形通孔内,使得第二连接部5也跟随转动,第二连接部5带动第二手柄6转动,在此情况下在门外或门内均可开锁,当使用者在家中,不需要门外开锁的功能时,可切换到防盗状态,使按压开关的活动端带动活动轴芯7向后运动,从而使得活动轴芯7脱离出矩形盲孔,转动前把手时,前把手不能带动活动轴芯7转动,处于空转状态,此时从室外转动前把手无法使其带动固定轴套8对锁芯开锁,因此,本技术在使用时更加灵活,可自由切换使用状态,极大提高了防盗性能,避免了室内有人时从门入室盗窃的问题。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按压开关包括沿前后方向延伸设置的按压柱、设置于所述按压柱后端的限位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盗锁,其特征在于:包括前后间隔设置的前面板(1)与后面板(2)、设置于所述前面板(1)上的前把手、设置于所述后面板(2)上的后把手,所述前面板(1)上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前把手包括第一连接部(3)、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部(3)前部的第一手柄(4),所述第一连接部(3)的后端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通孔内,所述后面板(2)上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后把手包括第二连接部(5)、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部(5)后部的第二手柄(6),所述第二连接部(5)的前端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二通孔内,所述第一连接部(3)的后端面设置有矩形盲孔,所述第二连接部(5)的前端面设置有矩形通孔,所述矩形通孔的中心线与所述矩形盲孔的中心线相互重合,所述矩形通孔内设置有按压开关,所述按压开关的活动端连接有活动轴芯(7),所述活动轴芯(7)的外侧套接有固定轴套(8),所述固定轴套(8)的后端插入于所述矩形通孔内,所述固定轴套(8)的前端面与所述第一连接部(3)的后端面相抵,所述活动轴芯(7)的前端与所述矩形盲孔的形状相互适配,所述按压开关的活动端带动所述活动轴芯(7)向前运动时,所述活动轴芯(7)插入于所述矩形盲孔内,所述按压开关的活动端带动所述活动轴芯(7)向后运动时,所述活动轴芯(7)脱离所述矩形盲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盗锁,其特征在于:包括前后间隔设置的前面板(1)与后面板(2)、设置于所述前面板(1)上的前把手、设置于所述后面板(2)上的后把手,所述前面板(1)上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前把手包括第一连接部(3)、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部(3)前部的第一手柄(4),所述第一连接部(3)的后端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通孔内,所述后面板(2)上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后把手包括第二连接部(5)、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部(5)后部的第二手柄(6),所述第二连接部(5)的前端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二通孔内,所述第一连接部(3)的后端面设置有矩形盲孔,所述第二连接部(5)的前端面设置有矩形通孔,所述矩形通孔的中心线与所述矩形盲孔的中心线相互重合,所述矩形通孔内设置有按压开关,所述按压开关的活动端连接有活动轴芯(7),所述活动轴芯(7)的外侧套接有固定轴套(8),所述固定轴套(8)的后端插入于所述矩形通孔内,所述固定轴套(8)的前端面与所述第一连接部(3)的后端面相抵,所述活动轴芯(7)的前端与所述矩形盲孔的形状相互适配,所述按压开关的活动端带动所述活动轴芯(7)向前运动时,所述活动轴芯(7)插入于所述矩形盲孔内,所述按压开关的活动端带动所述活动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发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德发铝塑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