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试管支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04762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7 06: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试管支撑装置,包括底座,底座的第一端设有沿竖直方向设置的支撑部,底座的第二端设有用以对试管的底部进行限位的限位部,支撑部与限位部间具有用以避免试管滑落的第一预设距离。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提供的试管支撑装置中,支撑部与底座间具有一定夹角,当试管放置于试管支撑装置上时,试管的底部放置于支撑部与底座间夹角中,支撑部支撑试管的中部,使试管产生倾斜,从而获得合适的培养基液面。第一预设距离通常小于试管的长度,从而保证支撑部与底座能够对试管底部进行竖直方向和水平方向的限位,避免试管滑动,改善对试管的支撑效果。

A tube support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试管支撑装置
本技术涉及实验器材
,特别涉及一种试管支撑装置。
技术介绍
微生物实验的培养基通常存放于试管中,在实验的过程中需要将试管倾斜放置增大培养基液面的面积,从而方便筛选及保种。现有技术中往往通过具有一定高度的木板支撑试管,从而使试管能够倾斜放置。但采用这种支撑方式时容易时试管容易从模板上滑落,使培养基与封闭试管的胶塞接触,造成培养基污染。而且试管一旦滑落,其中的培养基产生流动,影响培养基的凝固。另外,模板往往高度不足,会造成培养基液面面积较小,不易划线筛选及保种。将试管放置于木板上方,需要在木板两边不断进行固定,造成大量的时间和人力资源的浪费。因此,如何提供一种试管支撑装置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试管支撑装置,其通过支撑部支撑试管中部,通过限位部避免试管滑落,从而对试管具有较好的支撑效果。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试管支撑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第一端设有沿竖直方向设置的支撑部,所述底座的第二端设有用以对试管的底部进行限位的限位部,所述支撑部与所述限位部间具有用以避免试管滑落的第一预设距离。优选地,所述支撑部和所述限位部均呈板状,且二者相互平行,底座与二者相垂直,所述支撑部的上端与所述底座平行。优选地,所述支撑部上端设有多个用以对试管进行径向限位的卡槽。优选地,所述底板设有多条垂直所述支撑部的条形槽,所述条形槽位于所述限位部下方,各所述条形槽的位置与所述卡槽一一对应。优选地,相邻的两所述卡槽间具有第二预设距离。优选地,所述底座包括轨道板和位于所述轨道板两侧的齿轮轨道,所述限位部与所述齿轮轨道可拆卸地连接。优选地,所述齿轮轨道设有多个矩形齿,两所述齿轮轨道上所述矩形齿的位置相对应,所述限位部与相邻的两所述矩形齿间过盈配合。优选地,所述轨道板与所述矩形齿的齿根平齐。优选地,所述支撑部、所述限位部和所述轨道板均为橡胶结构件。本技术所提供的试管支撑装置包括底座、支撑部和限位部,支撑部位于底座的第一端,限位部位于底座的第二端,支撑部与限位部间具有第一预设距离。支撑部与底座间具有一定夹角,当试管放置于试管支撑装置上时,支撑部支撑试管的中部,使试管产生倾斜,从而获得合适的培养基液面。试管的底部放置于支撑部与底座间夹角中,第一预设距离通常小于试管的长度,从而保证支撑部与底座能够对试管底部进行竖直方向和水平方向的限位,避免试管滑动,进而改善试管支撑装置对试管的支撑效果。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所提供的试管支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1中的附图标记为:支撑部1、限位部2、底座3、卡槽11、轨道板31、齿轮轨道32、矩形齿33。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为了使本
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请参考图1,图1为本技术所提供的试管支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本技术所提供的试管支撑装置,包括底座3、位于底座3的第一端的支撑部1以及位于底座3的第二端的限位部2。底座3沿水平方向设置,限位部2与底座3的上端面间具有一定夹角,支撑部1与限位部2间具有第一预设距离,第一预设距离小于试管的长度。使用过程中,试管底部安放于限位部2与底座3之间的夹角中,支撑部1对试管的中部进行支撑,保证试管倾斜放置,从而获得适当的培养基液面面积。具体的,支撑部1、限位部2和均呈矩形的板状。支撑部1与底座3的一条侧边通过粘接、焊接或螺栓连接等方式固定,支撑部1与底座3的上端面垂直,其两侧与底座3的两侧平齐。支撑部1的高度可具体为50mm,宽度为300mm。限位部2位于远离支撑部1的一端,且平行于支撑部1。换句话说,限位部2与底座3间的夹角为90°。限位部2的高度可具体为40mm,宽度为300mm,限位部2两侧也与底座3的两侧平齐。显然,第一预设距离通常大于或等于试管长度的一半,避免试管因受力不平衡而翻倒。支撑部1与限位部2的尺寸也可根据需要进行调整,在此不做限定。本实施例中,试管支撑装置在底座3上设有支撑部1和限位部2,限位部2与底座3的上端面间具有一定夹角,夹角能够对试管底部进行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进行限位。试管的中部在支撑部1的支撑下远离底座3,从而使试管倾斜放置,培养基的液面与试管的径向间具有一定角度,进而使液面面积增加,方便筛选及保种。限位部2对试管进行固定,能够避免试管掉落,防止培养基被污染。试管放置于试管支撑装置时可能沿支撑部1的长度方向滚动,进而造成培养基流动,影响培养基凝固。因此,本实施例中,支撑部1上端可设置多个卡槽11。如图1所示,卡槽11呈圆弧状,放置试管时,试管的中部与卡槽11的底部相贴合,卡槽11对试管进行限位,避免试管沿支撑部1的长度方向滚动。当然卡槽11横截面的形状也可为三角形、梯形或矩形等,在此不做限定。另外,试管支撑装置中放置的试管的直径可能不完全相同,为保证卡槽11能够固定各种规格的试管,卡槽11的宽度可具体为25mm。可选的,底板可设置多条条形槽,条形槽位于限位部2下方,且垂直于支撑部1。各条形槽的位置与支撑部1上的卡槽11一一对应。换句话说,卡槽11与条形槽的数量相等,每个卡槽11分别位于一个条形槽的延长线上。试管的底部放置于条形槽中,卡槽11与条形槽同时对试管进行限位,能够有效地避免试管滚动。另外,两试管如果距离很近,可能产生相互影响,例如温度影响、培养基粘附或菌落影响等。为避免上述影响,两试管应该间隔一定距离。因此,相邻的两卡槽11间具有第二预设距离,第二预设距离可具体为10mm。当然,用户也可根据需要增大或减小第二预设距离,在此不做限定。本实施例中,支撑部1的上端设有卡槽11,卡槽11能够沿支撑部1的宽度方向对试管进行限位,而限位部2能够在支撑部1的厚度方向和高度方向对试管进行限位,三个方向相互垂直,从而保证试管的位置固定,避免试管在试管支撑装置中发生滚动,使培养基易凝固,节省实验时间。另外,卡槽11间还设有第二预设距离,方便拿试管。支撑部1的上端与底座3平行,可以使试管倾斜的角度一致,易观察菌种的生长过程,并与同组试管间进行比对。试管支撑装置上所放置的试管的规格可能存在一定差别,为使不同规格的试管均能放置在试管支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试管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3),所述底座(3)的第一端设有沿竖直方向设置的支撑部(1),所述底座(3)的第二端设有用以对试管的底部进行限位的限位部(2),所述支撑部(1)与所述限位部(2)间具有用以避免试管滑落的第一预设距离;/n所述底座(3)设有多条垂直所述支撑部(1)的条形槽,所述条形槽位于所述限位部(2)下方,所述支撑部(1)上端设有多个用以对试管进行径向限位的卡槽(11),各所述条形槽的位置与所述卡槽(11)一一对应;/n所述底座(3)包括轨道板(31)和位于所述轨道板(31)两侧的齿轮轨道(32),所述限位部(2)与所述齿轮轨道(32)可拆卸地连接;/n所述齿轮轨道(32)设有多个矩形齿(33),两所述齿轮轨道(32)上所述矩形齿(33)的位置相对应,所述限位部(2)与相邻的两所述矩形齿(33)间过盈配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试管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3),所述底座(3)的第一端设有沿竖直方向设置的支撑部(1),所述底座(3)的第二端设有用以对试管的底部进行限位的限位部(2),所述支撑部(1)与所述限位部(2)间具有用以避免试管滑落的第一预设距离;
所述底座(3)设有多条垂直所述支撑部(1)的条形槽,所述条形槽位于所述限位部(2)下方,所述支撑部(1)上端设有多个用以对试管进行径向限位的卡槽(11),各所述条形槽的位置与所述卡槽(11)一一对应;
所述底座(3)包括轨道板(31)和位于所述轨道板(31)两侧的齿轮轨道(32),所述限位部(2)与所述齿轮轨道(32)可拆卸地连接;
所述齿轮轨道(32)设有多个矩形齿(33),两所述齿轮轨道(32)上所述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永敢罗宏伟周方燕刘梅花雷莹李珍
申请(专利权)人:海南热带海洋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海南;4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