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刹车式车载直流无刷电机绞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46773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7 05: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无刹车式车载直流无刷电机绞盘,包括无刷电机、卷扬筒、传动轴、动齿盘、行星轮、静齿圈、离合器、L型第一挡板和L型第二挡板,所述无刷电机通过电机支撑块与底板固定连接,在无刷电机右端上设置电机支架,电机支架右侧旁设置齿轮支架,所述电机支架与齿轮支架之间设置卷扬筒,卷扬筒内固定设置传动轴,所述传动轴左端通过联轴套与无刷电机连接,在齿轮支架右侧固定设置壳体,在壳体左侧内设置动齿盘,所述动齿盘内设置行星轮,在动齿盘右侧旁设置静齿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通过无刷电机的设置将提高绞盘的使用寿命,维修成本较低,且噪音低、运转顺畅,L型挡板的设置将避免使杂质例如污泥等进入到卷扬筒处。

No brake type vehicle DC brushless motor winch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无刹车式车载直流无刷电机绞盘
本技术涉及绞盘
,具体涉及无刹车式车载直流无刷电机绞盘。
技术介绍
绞盘是具有垂直安装的绞缆筒,在动力驱动下能卷绕但不储存绳索的机械,也指转动轴线与甲板垂直的绞车,是车辆船只的自我保护及牵引装置,可在雪地、沼泽、沙漠、海滩、泥泞山路等恶劣环境中进行自救和施救,并可在其它条件下,进行清障、拖拉物品、安装设施等作业,是军警、石油、水文、环保、林业、交通、公安、边防、消防及其它户外运动不可缺少的安全装置。电动绞盘通过电动机带动的绞盘装置,目前市面上提供的电动绞盘有很多,但是这些电动绞盘结构设计不合理,使用操作起来都很不方便,而且功能单一,影响了电动绞盘的实用性,另外,由于现有技术中的绞盘,在卷扬筒的前端也未设置有挡泥板,从而易使杂质例如污泥等进入到卷扬筒处,对卷扬筒工作造成影响和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无刹车式车载直流无刷电机绞盘,包括无刷电机、卷扬筒、传动轴、动齿盘、行星轮、静齿圈、离合器、L型第一挡板和L型第二挡板,所述无刷电机通过电机支撑块与底板固定连接,在无刷电机右端上设置电机支架,电机支架右侧旁设置齿轮支架,所述电机支架与齿轮支架之间设置卷扬筒,卷扬筒内固定设置传动轴,所述传动轴左端通过联轴套与无刷电机连接,在齿轮支架右侧固定设置壳体,在壳体左侧内设置动齿盘,所述动齿盘内设置行星轮,在动齿盘右侧旁设置静齿圈,在静齿圈右侧设置离合器,离合器固定设置于壳体右侧旁,所述电机支架和齿轮支架上分别设置L型第一挡板和L型第二挡板。作为优选,所述电机支架与齿轮支架下分别设置辅助支撑块与底板固定连接,所述电机支架与齿轮支架两侧内分别设置凹槽,在凹槽内分别设置卡块,所述卡块分别设置在L型第一挡板和L型第二挡板左右两侧内,卡块通过锁紧螺栓分别与电机支架与齿轮支架连接。作为优选,所述L型第一挡板和L型第二挡板大小相同,且组装时两挡板之间无间隔,所述L型第二挡板竖板上设置有开口,所述L型第一挡板和L型第二挡板均设置为可拆卸式的。作为优选,所述壳体、动齿盘、行星轮和静齿圈均采用合金渗碳钢8620。作为优选,所述卷扬筒、电机支架和齿轮支架均采用全铝合金设置。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通过无刷电机的设置将提高绞盘的使用寿命,维修成本较低,且噪音低、运转顺畅,提高了其实用性,L型挡板的设置将避免使杂质例如污泥等进入到卷扬筒处,对卷扬筒工作造成影响和损坏,同时需要维修时便于拆卸、安装。附图说明本技术将通过例子并参照附图的方式说明,其中:图1是本技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中L型第一挡板和L型第二挡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中L型第一挡板和L型第二挡板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无刷电机;2、电机支架;3、卷扬筒;4、传动轴;5、联轴套;6、齿轮支架;7、动齿盘;8、行星轮;9、静齿圈;10、离合器;11、底板;12、电机支撑块;13、辅助支撑块;14、壳体;15、L型第一挡板;16、L型第二挡板;17、卡块;18、凹槽;19、锁紧螺栓;20、开口。具体实施方式本说明书中公开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已。如图1-4所示的无刹车式车载直流无刷电机绞盘,包括无刷电机1、卷扬筒3、传动轴4、动齿盘7、行星轮8、静齿圈9、离合器10、L型第一挡板15和L型第二挡板16,所述无刷电机1通过电机支撑块12与底板11固定连接,在无刷电机1右端上设置电机支架2,电机支架2右侧旁设置齿轮支架6,所述电机支架2与齿轮支架6之间设置卷扬筒3,卷扬筒3内固定设置传动轴4,所述传动轴4左端通过联轴套5与无刷电机1连接,在齿轮支架6右侧固定设置壳体14,在壳体14左侧内设置动齿盘7,动齿盘7左端与卷扬筒3右端固定连接,所述动齿盘7内设置行星轮8,在动齿盘7右侧旁设置静齿圈9,在静齿圈9右侧设置离合器10,离合器10固定设置于壳体14右侧旁,所述电机支架2和齿轮支架6上分别设置L型第一挡板15和L型第二挡板16。所述电机支架2与齿轮支架6下分别设置辅助支撑块13与底板11固定连接,所述电机支架2与齿轮支架6两侧内分别设置凹槽18,在凹槽18内分别设置卡块17,所述卡块17分别设置在L型第一挡板15和L型第二挡板16左右两侧内,卡块17通过锁紧螺栓19分别与电机支架2与齿轮支架6连接。所述L型第一挡板15和L型第二挡板16大小相同,且组装时两挡板之间无间隔,所述L型第二挡板16竖板上设置有开口20,所述L型第一挡板15和L型第二挡板16均设置为可拆卸式的。所述壳体14、动齿盘7、行星轮8和静齿圈9均采用合金渗碳钢8620,采用碳氮共渗工艺,变形少,表面硬度高,耐磨性好,大大延长了齿轮的寿命。所述卷扬筒3、电机支架2和齿轮支架6均采用全铝合金设置,重量轻、散热快,有效的提高了密封件以及轴承的使用寿命。所述电动绞盘内无刷电机1停止时,无刷控制器里面单片机得到刹车信号时则输出控制信号,强制无刷电机1抱住,使无刷电机1不能工作,达到无刹车的效果,该技术为现有成熟技术,通过百度百科可知。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工作原理为:首先通过无刷电机1通过联轴套5带动传动轴4,传动轴4将力传动到行星轮8把力矩放大回传到卷扬筒3,达到卷绳的目,当离合器10转动靠近静齿圈9时,弹簧压缩,卷扬筒3转动,此时为挂挡状态,当离合器10转动远离静齿圈9时,弹簧在弹力的作用下带动静齿圈9向离合器10移动,传动轴4空转,此时为脱档状态,在使用无刹车式车载直流无刷电机绞盘时,将L型第一挡板15和L型第二挡板16内侧的卡块17塞入凹槽18内,然后利用锁紧螺栓19将L型第一挡板15和L型第二挡板16分别与电机支架2、齿轮支架6固定连接,此时L型第一挡板15和L型第二挡板16无间隙配合达到遮蔽作用,避免杂质例如污泥等进入到卷扬筒3处,对卷扬筒3工作造成影响和损坏,卷扬筒3上的导绳将经过开口20伸缩,同时当需要维护时,只需将L型第一挡板15和L型第二挡板16拆卸即可。本技术并不局限于前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扩展到任何在本说明书中披露的新特征或任何新的组合,以及披露的任一新的方法或过程的步骤或任何新的组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无刹车式车载直流无刷电机绞盘,包括无刷电机(1)、卷扬筒(3)、传动轴(4)、动齿盘(7)、行星轮(8)、静齿圈(9)、离合器(10)、L型第一挡板(15)和L型第二挡板(16),其特征在于:所述无刷电机(1)通过电机支撑块(12)与底板(11)固定连接,在无刷电机(1)右端上设置电机支架(2),电机支架(2)右侧旁设置齿轮支架(6),所述电机支架(2)与齿轮支架(6)之间设置卷扬筒(3),卷扬筒(3)内固定设置传动轴(4),所述传动轴(4)左端通过联轴套(5)与无刷电机(1)连接,在齿轮支架(6)右侧固定设置壳体(14),在壳体(14)左侧内设置动齿盘(7),所述动齿盘(7)内设置行星轮(8),在动齿盘(7)右侧旁设置静齿圈(9),在静齿圈(9)右侧设置离合器(10),离合器(10)固定设置于壳体(14)右侧旁,所述电机支架(2)和齿轮支架(6)上分别设置L型第一挡板(15)和L型第二挡板(16)。/n

【技术特征摘要】
1.无刹车式车载直流无刷电机绞盘,包括无刷电机(1)、卷扬筒(3)、传动轴(4)、动齿盘(7)、行星轮(8)、静齿圈(9)、离合器(10)、L型第一挡板(15)和L型第二挡板(16),其特征在于:所述无刷电机(1)通过电机支撑块(12)与底板(11)固定连接,在无刷电机(1)右端上设置电机支架(2),电机支架(2)右侧旁设置齿轮支架(6),所述电机支架(2)与齿轮支架(6)之间设置卷扬筒(3),卷扬筒(3)内固定设置传动轴(4),所述传动轴(4)左端通过联轴套(5)与无刷电机(1)连接,在齿轮支架(6)右侧固定设置壳体(14),在壳体(14)左侧内设置动齿盘(7),所述动齿盘(7)内设置行星轮(8),在动齿盘(7)右侧旁设置静齿圈(9),在静齿圈(9)右侧设置离合器(10),离合器(10)固定设置于壳体(14)右侧旁,所述电机支架(2)和齿轮支架(6)上分别设置L型第一挡板(15)和L型第二挡板(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刹车式车载直流无刷电机绞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支架(2)与齿轮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仁宁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中磊机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