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电动葫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46703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7 05: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电动葫芦,包括移动小车和葫芦本体,所述葫芦本体包括第二电机、绞盘和吊线,绞盘与第二电机连接,吊线连接在绞盘内,第二电机、绞盘和吊线设置在一个葫芦箱内;所述移动小车包括车体、第一电机和车轮,车轮设置在车体两侧,第一电机设置在车体的一侧,通过转轴与车轮连接;葫芦与小车固定连接;解决自爱起吊重物移动的过程中,但出现滑落时,重物会二次滚动,造成损伤或是使操作人员受伤的问题;本装置通过设置重力传感器和位置传感器,使得整个设备具备智能化,对一些意外或是故障进行自动启动紧急措施从而防止意外和伤害的发生。

Intelligent electric hois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智能电动葫芦
本技术涉及利用自动化控制和计算机信息管理等技术装备的起重运输、物料搬运等设备制造
,具体涉及一种智能电动葫芦。
技术介绍
电动葫芦是一种特种起重设备,安装在天车、龙门吊之上,电动葫芦具有体积小,自重轻,操作简单,使用方便等特点,用于工矿企业,仓储,码头等场所。电动葫芦一般安装在单梁起重机,桥式起重机,门式起重机,悬挂起重机上。稍加改造,还可以作卷扬机用。因此,它是提高劳动效率,改善劳动条件的必备机械,在安装电动葫芦的过程中,其与梁之间的连接有多种,其一便是在葫芦与横梁之间安装有移动小车,壁便电动葫芦在吊起重物的过程中能够移动,根据不同的需求,现市场上有多重不同适用场所的电葫芦,在使用小车移动电动葫芦的过程中,当出现重物滑落或是其他的异常掉落时,由于小车处于移动中所产生的惯性,在加上滑落瞬间人们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掉落的重物上,小车会继续移动,会造成重物的二次滚动,从而造成损伤或是使操作人员受伤。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电动葫芦,解决在起吊重物移动的过程中,当出现滑落时,重物会二次滚动,造成损伤或是使操作人员受伤的问题。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电动葫芦,包括移动小车和葫芦本体,所述葫芦本体包括第二电机、绞盘和吊线,绞盘与第二电机连接,吊线连接在绞盘内,第二电机、绞盘和吊线设置在一个葫芦箱内;所述移动小车包括车体、第一电机和车轮,车轮设置在车体两侧,第一电机设置在车体的一侧,通过转轴与车轮连接;葫芦与小车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电机设置在葫芦的最左边,所述绞盘设置在车体的正下方;所述第一电机设置在车体的最右侧,所述车轮对称设置为2组共4个位于车体的两侧,两侧的车轮通过主轴穿过车体连接,主轴转接设置在车体内,车体的内中心设置为齿轮箱,齿轮箱内的主轴上设置有斜齿轮,斜齿轮通过第一连接轴与第一电机的转轴连接,两组车轮通过第二传动轴连接,第二传动轴两头设置有与斜齿轮相适配的斜齿轮与斜齿轮连接,第二传动轴转接设置在轴固定座内,轴固定座固定设置在齿轮箱内,第二传动轴上设置有刹车装置,在车体壁内设只有压力传感器与主轴相接,但重物滑落时,主轴所受到的力会出现急剧的变化,此时,传感的数据会有所变化,同时,驱动刹车装置刹车。为了能够快速响应,所述刹车装置,第一电机、第二电机和压力传感器连接至一个控制器。进一步的,刹车装置由设置在主轴一侧的定刹车夹和设置在另一侧的动刹车夹组成,定刹车夹与动刹车夹组合包裹主轴。进一步的,齿轮箱内设置有液压装置,液压装置上连接设置有液压伸缩杆,液压伸缩杆一端与定刹车夹固定连接,液压装置连接至控制器。进一步的,斜齿轮设为靠近齿轮箱壁一侧,液压装置和刹车装置平行设置,同设置在靠近齿轮箱壁的另一侧。进一步的,压力传感器设为两个风别位于两侧车体壁内。进一步的,所有转轴与车体之间设置有轴承。进一步的,在左侧设置有第二位置传感器连接至控制器,最右侧设只有第一位置传感器连接至控制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装置通过设置重力传感器和位置传感器,使得整个设备具备智能化,对一些意外或是故障进行自动启动紧急措施从而防止意外和伤害的发生。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小车机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刹车机构示意图。图中1-小车轮、2-第一电机、3-第二电机、4-绞盘、5-车体、6-第一位置传感器、7-第二位置传感器、8-吊绳、9-压力传感器、10-第二传动轴、11-液压装置、12-轴固定座、13-液压伸缩杆、14-动刹车夹、15-定刹车夹、16-第一连接轴、17-主轴、18-斜齿轮。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1:如图所示的一种智能电动葫芦,包括移动小车和葫芦本体,所述葫芦本体包括第二电机3、绞盘4和吊线8,绞盘4与第二电机3连接,吊线8连接在绞盘4内,第二电机3、绞盘4和吊线8设置在一个葫芦箱内,重物主要依靠葫芦起吊,当吊线8拴住重物后,第二电机3驱动绞盘4收缩吊线从而实现重物的起吊。所述移动小车包括车体5、第一电机2和车轮1,车轮1设置在车体5两侧,第一电机2设置在车体的一侧,通过转轴与车轮1连接,葫芦与小车固定连接,重物被葫芦起吊后,通过第一电机2驱动车轮1转动从而实现整个设备在滑轨上移动。为了综合考虑整体的重心,将第二电机3设置在葫芦的最左边,所述绞盘4设置在车体5的正下方,保证起吊的重物重心都落在设备整体的重心上,同时将第一电机2设置在车体的最右侧。为了更为稳定,车轮1对称设置为2组共4个位于车体5的两侧,两侧的车轮1通过主轴17穿过车体5连接,主轴17转接设置在车体5内,车体5的内中心设置为齿轮箱,齿轮箱内的主轴17上设置有斜齿轮18,斜齿轮18通过第一连接轴16与第一电机2的转轴连接,通过第一电机2驱动车轮1转动,为了保证两组车轮同步转动,两组车轮1通过第二传动轴10连接,具体的设置是在第二传动轴10两头设置有与斜齿轮18相适配的斜齿轮与斜齿轮18连接,第二传动轴10转接设置在轴固定座12内,轴固定座12固定设置在齿轮箱内,为了紧急制动,在第二传动轴10上设置有刹车装置,通过抱杀轴来进行制动,是因为在起吊重物是整体质量较大,惯性也较大,其他的地方制动不容易。在车体5壁内设只有压力传感器9与主轴17相接,单重物脱离或是滑轮时,所述刹车装置,第一电机2、第二电机3和压力传感器9连接至一个控制器。实施例2: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刹车装置主要由设置在主轴17一侧的定刹车夹15和设置在另一侧的动刹车夹14组成,定刹车夹15与动刹车夹14组合包裹主轴17通过动刹车夹14与定刹车夹15包夹主轴17,增大他们之间的摩擦力来达到制动的目的。实施例3: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齿轮箱内设置有液压装置11,液压装置11上连接设置有液压伸缩杆13,液压伸缩杆13一端与定刹车夹15固定连接,液压装置11连接至控制器,由液压装置来提供制动所需要的包夹力。实施例4: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为了更好的利用空间,斜齿轮18设为靠近齿轮箱壁一侧,液压装置11和刹车装置平行设置,同设置在靠近齿轮箱壁的另一侧。实施例5: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为了防止失效,压力传感器9设为两个风别位于两侧车体5壁内。实施例6: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为了提高所有转动处的转动顺畅,所有转轴与车体5之间设置有轴承。实施例7: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为了更为智能控制,在最左侧设置有第二位置传感器7连接至控制器,最右侧设只有第一位置传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电动葫芦,包括移动小车和葫芦本体,所述葫芦本体包括第二电机(3)、绞盘(4)和吊线(8),绞盘(4)与第二电机(3)连接,吊线(8)连接在绞盘(4)内,第二电机(3)、绞盘(4)和吊线(8)设置在一个葫芦箱内,所述移动小车包括车体(5)、第一电机(2)和车轮(1),车轮(1)设置在车体(5)两侧,第一电机(2)设置在车体的一侧,通过转轴与车轮(1)连接,葫芦与小车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机(3)设置在葫芦的最左边,所述绞盘(4)设置在车体(5)的正下方;所述第一电机(2)设置在车体的最右侧,所述车轮(1)对称设置为2组共4个位于车体(5)的两侧,两侧的车轮(1)通过主轴(17)穿过车体(5)连接,主轴(17)转接设置在车体(5)内,车体(5)内中心设置为齿轮箱,齿轮箱内的主轴(17)上设置有斜齿轮(18),斜齿轮(18)通过第一连接轴(16)与第一电机(2)的转轴连接,两组车轮(1)通过第二传动轴(10)连接,第二传动轴(10)两头设置有与斜齿轮(18)相适配的斜齿轮与斜齿轮(18)连接,第二传动轴(10)转接设置在轴固定座(12)内,轴固定座(12)固定设置在齿轮箱内,第二传动轴(10)上设置有刹车装置,在车体(5)壁内设置有压力传感器(9)与主轴(17)相接,所述刹车装置、第一电机(2)、第二电机(3)和压力传感器(9)连接至一个控制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电动葫芦,包括移动小车和葫芦本体,所述葫芦本体包括第二电机(3)、绞盘(4)和吊线(8),绞盘(4)与第二电机(3)连接,吊线(8)连接在绞盘(4)内,第二电机(3)、绞盘(4)和吊线(8)设置在一个葫芦箱内,所述移动小车包括车体(5)、第一电机(2)和车轮(1),车轮(1)设置在车体(5)两侧,第一电机(2)设置在车体的一侧,通过转轴与车轮(1)连接,葫芦与小车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机(3)设置在葫芦的最左边,所述绞盘(4)设置在车体(5)的正下方;所述第一电机(2)设置在车体的最右侧,所述车轮(1)对称设置为2组共4个位于车体(5)的两侧,两侧的车轮(1)通过主轴(17)穿过车体(5)连接,主轴(17)转接设置在车体(5)内,车体(5)内中心设置为齿轮箱,齿轮箱内的主轴(17)上设置有斜齿轮(18),斜齿轮(18)通过第一连接轴(16)与第一电机(2)的转轴连接,两组车轮(1)通过第二传动轴(10)连接,第二传动轴(10)两头设置有与斜齿轮(18)相适配的斜齿轮与斜齿轮(18)连接,第二传动轴(10)转接设置在轴固定座(12)内,轴固定座(12)固定设置在齿轮箱内,第二传动轴(10)上设置有刹车装置,在车体(5)壁内设置有压力传感器(9)与主轴(17)相接,所述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靳国良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省英特格瑞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