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上料装置以及包括该装置的裁切贴合机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046306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7 05: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上料装置以及包括该装置的裁切贴合机,包括有支架,支架上设置有第一转动动力机构、第一导辊和第一上料辊;支架可安装原料的滚轴,第一转动动力机构可驱动原料的滚轴转动、并使原料的原料带缓存于第一导辊和第一上料辊之间;第一上料辊用于驱动缓存的原料带输出。原料处,通过电机带动原料自身滚轴转动来预上料,不会带来拉扯式进料的原料带形变、受力也可较小;第一上料辊作为上料的最直接部件,只需花较小的里上传该缓存的原料带,第一上料辊所连接的马达无需较大功率、原料带也不易变形。

A feeding device and a cutting and laminating machine including the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上料装置以及包括该装置的裁切贴合机
本技术涉及膜件加工,尤其是涉及一种上料装置。
技术介绍
线路板或锂电池等一些电器元件中,其外表都需要贴上一层硅胶膜,硅胶膜的下端通过其UV胶层粘连该线路板或电器元器件。根据热化后粘胶冷凝粘着速率的快慢,需要选用不同的UV胶层。该线路板或电器元件贴硅胶膜工艺中,前端一般是上来一卷原料带,该原料带包括母带和硅胶膜、硅胶膜的下端自带UV站胶层;通过上料辊转动、并夹持原料带,驱动原料进给上料。母带,用于传载物料、供物料贴敷/连接/存储等。实际中,原料卷与上料辊有一定距离、且原料卷有一定质量(硅胶膜较厚、原料卷较大等),导致上料辊较难通过夹持和/或摩擦来拉动原料带。所以现有技术中,通过上料辊直接拉扯原料卷的方式并不理想,上料辊需要加载较大功率的电机、需要上料辊较紧地夹持原料带而导致原料带易变性、通过较大的拉扯力拉扯原料卷而容易导致原料带变形。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解决上料辊直接拉扯原料卷、原料带易变形的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根据本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上料装置,包括有支架,所述支架上设置有第一转动动力机构、第一导辊和第一上料辊;所述支架可安装原料的滚轴,所述第一转动动力机构可驱动原料的滚轴转动、并使原料的原料带缓存于所述第一导辊和第一上料辊之间;所述第一上料辊用于驱动缓存的原料带输出。有益效果:原料处,通过电机带动原料自身滚轴转动来预上料,不会带来拉扯式进料的原料带形变、受力也可较小;第一上料辊作为上料的最直接部件,只需花较小的里上传该缓存的原料带,第一上料辊所连接的马达无需较大功率、原料带也不易变形。优选地,还包括设置在第一导辊上方的第二导辊,原料的原料带可穿过第一导辊和第二导辊之间的间隙。优选地,还包括设置在第一导辊和第一上料辊之间的第一检测件,所述第一检测件可检测第一导辊和第一上料辊之间所缓存原料带的中部位置是否上升到位。优选地,所述第一导辊连接有第二检测件,第二检测件可检测可检测第一转动动力机构进给原料带的量。优选地,所述第一转动动力机构包括第一马达、主动齿轮、从动齿轮及原料辊;原料辊可连接原料的滚轴,从动齿轮设置在原料辊上,所述第一马达传动连接主动齿轮;所述支架上设置有用于放置原料辊的凹口;原料辊放入凹口时从动齿轮可啮合主动齿轮。优选地,所述支架上设置有用于放置原料滚轴的凹口;所述第一转动动力机构包括第一马达、与第一马达传动连接的主动齿轮以及用于啮合主动齿轮的从动齿轮;从动齿轮可连接原料的滚轴。优选地,还包括有止挡装置,止挡装置用于限制原料沿原料滚轴轴向的窜动。优选地,所述止挡装置包括第一止挡件和第二止挡件,第一止挡件和第二止挡件设置在支架的内侧壁上,第一止挡件和第二止挡件分别指向原料的两侧。优选地,所述第一止挡件和第二止挡件均包括底块、滚球和端盖,底块连接支架的内侧壁,底块设置有用于连接滚球的凹部,端盖用于将滚球锁制在所述凹部,端盖还设置有用于滚球向外凸伸的通孔。根据本技术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裁切贴合机,包括所述的一种上料装置,还包括有冲切组件、第一平台、第二平台和转移装置;第一上料辊、冲切组件及第一平台沿物料传输方向依次设置,冲切组件可切断原料带上的膜件,第一平台和第二平台之间的缝隙可让原料带中的母带穿过,第二平台可缓存原料带的膜件,转移装置可转移第二平台上的膜件。有益效果:裁切贴合机中,通过预上料的方式作为第一上料阶段,避免上料辊处动力功率及设备体积需要做得较大,原料带不易变形、精度好,贴合至产品上的膜件装配到位、精度高、密封覆盖好。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裁切贴合机立体视角的结构示意图一;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裁切贴合机立体视角的结构示意图二;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裁切贴合机侧视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进料切料装置立体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上料装置立体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上料装置主视角度的结构示意图一;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上料装置主视角度的结构示意图二;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上料装置侧视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止挡件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止挡件的分解示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上模板及其所连接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1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转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一;图1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转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二;其中的附图标记:滚轴100,原料带200,膜件200a,母带200b,支架11,凹口11a,第一转动动力机构12,第一电机121,主动齿轮122,从动齿轮123,原料辊124,第一导辊13,第二导辊14,第一上料辊15,第二上料辊16,第二转动动力机构17,第一限位件181,第二止挡件182,底块18a,滚球18b,端盖18c,冲切组件2,上模板21,升降动力件22,切刀23,弹性按压装置24,导向件241,压块242,弹性件243,回位弹簧25;升降板26,机座27,第一平台31;第二平台32,卷收辊33,转移装置4,发热组件5,第一检测件6,第一成像检测装置71,第二成像检测装置72,传输组件8。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为了便捷的补料,原料带200的始端为一段没有膜件200a的母带200b;该段母带200b先经过上料装置、冲切组件2、第一平台31,然后穿过第一平台31和第二平台32之间的缝隙,完成新原料的补充安装。较少的设置是,先在原料带200始端剥掉一端膜件200a,浪费该段膜件200a,得到一段没有膜件200a的母带200b。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裁切贴合机,包括机架,上料装置、冲切组件2、第一平台31、第二平台32、转移装置4和传输组件8;上料装置、冲切组件2及第一平台31沿物料传输方向依次设置,冲切组件2可切断原料带200的膜件200a,第一平台31和第二平台32之间的缝隙可让原料带200中的母带200b穿过,第二平台32可缓存原料带200的膜件200a;转移装置4可将第二平台32上的膜件200a转移至传输组件8的产品上。原料带200的进给方向如图1和图3所示的V1和V2方向。根据裁切贴合机各部分的分配,机架可以设置为多个部分。裁切贴合机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以下步骤:设定,根据产品所需膜件200a的宽度B,设定单次往冲切组件2进给原料带200的长度S、设定冲切组件2的相邻两次向下切料的时间间隔T;上料,原料带200往冲切组件2进给,且原料带200中膜件200a在上方、母带200b在下方;切膜,单次往冲切组件2进给进给S长度的原料带200后,往冲切组件2的进给暂停、冲切组件2向下切断原料带200中的膜件200a且不切断母带200b;缓存膜件200a并出母带200b,原料带200继续往冲切组件2进给,原料带2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支架,所述支架上设置有第一转动动力机构、第一导辊和第一上料辊;所述支架可安装原料的滚轴,所述第一转动动力机构可驱动原料的滚轴转动、并使原料的原料带缓存于所述第一导辊和第一上料辊之间;所述第一上料辊用于驱动缓存的原料带输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支架,所述支架上设置有第一转动动力机构、第一导辊和第一上料辊;所述支架可安装原料的滚轴,所述第一转动动力机构可驱动原料的滚轴转动、并使原料的原料带缓存于所述第一导辊和第一上料辊之间;所述第一上料辊用于驱动缓存的原料带输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第一导辊上方的第二导辊,原料的原料带可穿过第一导辊和第二导辊之间的间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第一导辊和第一上料辊之间的第一检测件,所述第一检测件可检测所述第一导辊和第一上料辊之间所缓存原料带的中部位置是否上升到位。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辊连接有第二检测件,所述第二检测件可检测可检测所述第一转动动力机构进给原料带的量。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动动力机构包括第一马达、主动齿轮、从动齿轮及原料辊;所述原料辊可连接原料的滚轴,从动齿轮设置在原料辊上,所述第一马达传动连接主动齿轮;所述支架上设置有用于放置原料辊的凹口;所述原料辊放入凹口时从动齿轮可啮合主动齿轮。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上料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良华贺庆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锐翔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