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检测叶酸受体1的试剂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45349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7 05: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叶酸试剂盒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检测叶酸受体1的试剂盒,包括盒体和盒盖,盒体内设有培养板和试剂瓶,试剂瓶包括固定盒和连接件,盒体的底端设有资料腔和资料板,资料板的左端通过点断痕与资料腔连接,资料板的右端与资料腔滑动连接;连接件和固定盒使试剂瓶的位置保持稳定,避免运输过程中发生滚动而相互碰撞;将点断痕断开,向左滑动资料板,将说明书移出资料腔,操作方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便于运输,操作省时省力,合理利用空间,适合推广使用。

A kit for detecting folate receptor 1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检测叶酸受体1的试剂盒
本技术涉及叶酸试剂盒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检测叶酸受体1的试剂盒。
技术介绍
检测叶酸受体1的试剂盒,盒体内包含实验检测用的培养板、试剂瓶和说明书等,玻璃制成的试剂瓶在运输的过程中容易翻滚而碰撞,且说明书是独立的,操作人员在实验过程中翻阅说明书时,大多需要借助其他工具压住翻开的说明书,防止说明书自动翻页。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检测叶酸受体1的试剂盒,用于解决如何提供一种便于运输、操作省时省力和合理利用空间的检测叶酸受体1的试剂盒。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检测叶酸受体的试剂盒,包括盒体和盒盖,所述盒体内设有培养板和试剂瓶,所述试剂瓶包括固定盒和连接件,所述盒体的底端设有资料腔和资料板,所述资料板的左端通过点断痕与资料腔连接,所述资料板的右端与资料腔滑动连接。优选地,所述连接件与盒体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连接件通过连接孔与固定盒连接。优选地,所述连接件包括上连接片和下连接片,所述上连接片与固定盒的底面固定连接,所述上连接片通过刺毛与下连接片连接,所述下连接片与盒体的内壁固定连接。优选地,所述资料板包括支撑底板和定位板,所述定位板的数量是2,所述定位板均通过连接销与支撑底板连接。优选地,所述支撑底板的底面设有双面胶。优选地,所述固定盒设有标签纸和棉垫。优选地,所述盒盖包括主板体、左侧板、上侧板、右侧板和定位脚,所述主板体设有试管托,所述左侧板的一端与主板体转动连接,所述左侧板的另一端与上侧板转动连接,所述上侧板设有试管孔,所述右侧板与上侧板转动连接,所述定位脚与主板体滑动连接,所述定位脚设有卡槽。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通过连接件和固定盒使试剂瓶的位置保持稳定,避免运输过程中发生滚动而相互碰撞,运输更安全;固定盒上设有标签纸,操作人员无需拿起试剂瓶的瓶身才能看清试剂的名称,通过标签纸直接快速获取试剂的信息;将点断痕断开,向左滑动资料板,将说明书移出资料腔,转动定位板抵压住说明书,一边实验操作一边参阅说明书,操作方便,同时避免说明书因随意放置而丢失;转动左侧板、上侧板和右侧板,滑动定位脚,便能够将上侧板当做试管架使用,合理利用空间和结构。综上,本技术提供的检测叶酸受体1的试剂盒,便于运输,操作省时省力,合理利用空间。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保护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盒盖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实施例2中试剂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盒体的左视图;图5为资料板的俯视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如下:1-盒盖,2-试剂瓶,3-资料腔,4-资料板,11-主板体,12-左侧板,13-上侧板,14-右侧板,15-定位脚,21-固定盒,22-连接件,23-连接孔,41-支撑底板,42-定位板,43-连接销,111-试管托,131-试管孔,211-标签纸,221-上连接片,222-下连接片。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5所示,一种检测叶酸受体1的试剂盒,包括盒体和盒盖1,盒体内设有培养板和试剂瓶2,试剂瓶2包括固定盒21和连接件22,盒体的底端设有资料腔3和资料板4,资料板4的左端通过点断痕与资料腔3连接,资料板4的右端与资料腔3滑动连接。通过固定盒21和连接件22固定试剂瓶2的玻璃瓶,防止在运输过程中玻璃瓶四处滚动发生碰撞,资料板4上连接有说明书,将点断痕断开,向左滑动资料板4,将说明书移出资料腔3。其中,连接件22与盒体的内壁滑动连接,连接件22通过连接孔23与固定盒21连接。向下滑动连接件22,连接件22插入连接孔23从而限定固定盒21的位置,向上滑动连接件22,连接件22退出连接孔23,将固定盒21取出,使用对应的实验试剂。其中,连接件22包括上连接片221和下连接片222,上连接片221与固定盒21的底面固定连接,上连接片221通过刺毛与下连接片222连接,下连接片222与盒体的内壁固定连接。刺毛是衣服上常用的连接辅料,上连接片221是圆毛的刺毛,下连接片222是带钩的刺毛,上连接片221与下连接片222对准吸合,固定盒21便固定在盒体的内部,向上移动固定盒21,上连接片221与下连接片222分离。其中,资料板4包括支撑底板41和定位板42,定位板42的数量是2,定位板42均通过连接销43与支撑底板41连接。将说明书翻至所要参照的一面,转动定位板42使其抵压住说明书,说明书不会自动翻动。其中,支撑底板41的底面设有双面胶,进一步固定说明书,同时固定整个盒体,防止操作人员动作幅度过大而碰翻盒体。其中,固定盒21设有标签纸211和棉垫。标签纸211上书写对应的试剂名称,棉垫对玻璃瓶起缓震作用。其中,盒盖1包括主板体11、左侧板12、上侧板13、右侧板14和定位脚15,主板体11设有试管托111,左侧板12的一端与主板体11转动连接,左侧板12的另一端与上侧板13转动连接,上侧板13设有试管孔131,右侧板14与上侧板13转动连接,定位脚15与主板体11滑动连接,定位脚15设有卡槽。转动左侧板12、上侧板13和右侧板14,左侧板12和右侧板14呈竖直状态,上侧板13呈水平状态,滑动定位脚15,卡槽卡住左侧板12和右侧板14,防止左侧板12和右侧板14左右转动,通过试管孔131和试管托111稳定放置实验所用的试管。以下是本技术的2个具体实施例:实施例1打开盒盖1并翻转内里朝上放置在实验台上,转动贴近主板体11的左侧板12、上侧板13和右侧板14,左侧板12和右侧板14呈竖直状态,上侧板13呈水平状态,滑动定位脚15,卡槽卡住左侧板12和右侧板14,将实验所需试管插入试管孔131,试管的底端与试管托111相抵;向上滑动连接件22,连接件22退出连接孔23,取出固定盒21,使用对应的实验试剂;将点断痕断开,向左滑动资料板4,将说明书移出资料腔3,将说明书翻至所要参照的一面,转动定位板42使其抵压住说明书。实施例2打开盒盖1并翻转内里朝上放置在实验台上,转动贴近主板体11的左侧板12、上侧板13和右侧板14,左侧板12和右侧板14呈竖直状态,上侧板13呈水平状态,滑动定位脚15,卡槽卡住左侧板12和右侧板14,将实验所需试管插入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检测叶酸受体1的试剂盒,包括盒体和盒盖(1),所述盒体内设有培养板和试剂瓶(2),其特征在于:所述试剂瓶(2)包括固定盒(21)和连接件(22),所述盒体的底端设有资料腔(3)和资料板(4),所述资料板(4)的左端通过点断痕与资料腔(3)连接,所述资料板(4)的右端与资料腔(3)滑动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检测叶酸受体1的试剂盒,包括盒体和盒盖(1),所述盒体内设有培养板和试剂瓶(2),其特征在于:所述试剂瓶(2)包括固定盒(21)和连接件(22),所述盒体的底端设有资料腔(3)和资料板(4),所述资料板(4)的左端通过点断痕与资料腔(3)连接,所述资料板(4)的右端与资料腔(3)滑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叶酸受体1的试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22)与盒体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连接件(22)通过连接孔(23)与固定盒(21)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叶酸受体1的试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22)包括上连接片(221)和下连接片(222),所述上连接片(221)与固定盒(21)的底面固定连接,所述上连接片(221)通过刺毛与下连接片(222)连接,所述下连接片(222)与盒体的内壁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叶酸受体1的试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国兴
申请(专利权)人:旌德瀚海博欣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