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锋专利>正文

气爆式救生项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44643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7 04: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救生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气爆式救生项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气爆式救生项圈包括:环状高压储气项圈,所述环状高压储气项圈内设置有液化气体,所述环状高压储气项圈上设置有刺破装置,所述刺破装置能够将所述环状高压储气项圈刺破;及气囊,所述气囊设置于所述环状高压储气项圈外,所述液化气体进入所述气囊内使所述气囊充气膨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气爆式救生项圈中环状高压储气项圈内设置有液化气体,无需单独设置带有液化气体的装置,简化结构,减少重量,通过环状高压储气项圈上的刺破装置将所述环状高压储气项圈刺破,所述液化气体进入所述气囊内使所述气囊充气膨胀,即帮助溺水者的头浮出水面,防止溺亡事件的发生,减少伤亡,具有结构简单和成本低的优点。

Pneumatic life colla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气爆式救生项圈
本技术属于救生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气爆式救生项圈。
技术介绍
溺水,俗称淹溺,是指在游泳时或者失足落水时发生的严重意外伤害。溺水的进程很快,一般4~5分钟或6~7分钟就可因呼吸心跳停止而导致死亡。据中国卫生部的相关统计,中国每年有57000人溺水死亡,相当于每天有150多人涉水身亡,溺水死亡率高达8.77%。其中,从0岁至14岁的儿童溺亡的比例为56.58%,是这个年龄段儿童的第一死因,这种情况在农村地区尤为突出。另据统计,我国每年有144600名中小学生在各种意外事故中死亡,大约每月死亡1200多人,每天死亡39人。而其中,溺水死亡的人数比例在意外事故中占死亡人数的53.2%,是意外事故中占比例最高的一项!溺水在发达国家多见于游泳池,而我国与其他发展中国家则以在江、河、湖、塘及水井中淹死的情况为多。世界卫生组织于2014年11月17日首次发布《全球溺水报告》,该报告称,全球每小时有40多人溺水死亡,每年共有37.2万人溺水死亡,而5岁以下儿童则面临最大的溺水风险。溺水通常发生在游泳时或者失足落水时。其中,在游泳时游泳圈特别容易由于波浪冲击而脱离人的掌控范围;失足落水时,人们更缺乏一种有效的保护措施和有效的防护设备。现有的救生设备结构庞大,佩戴不方便、质量较重或成本较大,应用范围不广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至少解决现有的救生设备结构庞大,佩戴不方便、质量较重或成本较大,应用范围不广泛的问题。该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技术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气爆式救生项圈,所述气爆式救生项圈包括:环状高压储气项圈,所述环状高压储气项圈内设置有液化气体,所述环状高压储气项圈上设置有刺破装置,所述刺破装置能够将所述环状高压储气项圈刺破;及气囊,所述气囊设置于所述环状高压储气项圈外,所述液化气体进入所述气囊内使所述气囊充气膨胀。根据本技术的气爆式救生项圈中环状高压储气项圈内设置有液化气体,无需单独设置带有液化气体的装置,简化结构,减少重量,通过环状高压储气项圈上的刺破装置将所述环状高压储气项圈刺破,所述液化气体进入所述气囊内使所述气囊充气膨胀,即帮助溺水者的头浮出水面,防止溺亡事件的发生,减少伤亡,具有结构简单和成本低的优点。另外,根据本技术的气爆式救生项圈,还可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刺破装置包括刺钩,所述刺钩包括连接部和刺破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环状高压储气项圈连接,所述刺破部能够将所述环状高压储气项圈刺破。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刺钩包括第一刺钩,所述第一刺钩设置于所述环状高压储气项圈上,且所述第一刺钩朝第一方向刺破所述环状高压储气项圈。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刺钩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刺钩沿所述环状高压储气项圈的周向均布。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刺钩还包括第二刺钩,所述第二刺钩设置于所述环状高压储气项圈上,且所述第二刺钩朝与第一方向相反的方向刺破所述环状高压储气项圈。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刺钩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二刺钩沿所述环状高压储气项圈的周向均布。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环状高压储气项圈包括气管,所述气管的第一端插入所述气管的第二端,所述气管的第一端与所述气管的第二端之间设置有连接片,所述刺钩与所述连接片连接。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气囊的内环面的壁厚比外环面的壁厚大。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气爆式救生项圈还包括加强层,所述加强层设置于所述气囊的内环面。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刺破装置的材质为不锈钢。附图说明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例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技术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图1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气爆式救生项圈的结构示意图;图2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气爆式救生项圈充气后的结构示意图;图3示意性地示出了图1中环状高压储气项圈的结构示意图;图4示意性地示出了图3中A的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附图中各标号表示如下:1:环状高压储气项圈;2:第一刺钩;3:加强层;4:刺破部;5:连接部;6:第二刺钩;7:连接片;8:气囊。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理解的是,文中使用的术语仅出于描述特定示例实施例的目的,而无意于进行限制。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地指出,否则如文中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以及“所述”也可以表示包括复数形式。术语“包括”、“包含”、“含有”以及“具有”是包含性的,并且因此指明所陈述的特征、步骤、操作、元件和/或部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存在或者添加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步骤、操作、元件、部件、和/或它们的组合。文中描述的方法步骤、过程、以及操作不解释为必须要求它们以所描述或说明的特定顺序执行,除非明确指出执行顺序。还应当理解,可以使用另外或者替代的步骤。尽管可以在文中使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多个元件、部件、区域、层和/或部段,但是,这些元件、部件、区域、层和/或部段不应被这些术语所限制。这些术语可以仅用来将一个元件、部件、区域、层或部段与另一区域、层或部段区分开。除非上下文明确地指出,否则诸如“第一”、“第二”之类的术语以及其它数字术语在文中使用时并不暗示顺序或者次序。因此,以下讨论的第一元件、部件、区域、层或部段在不脱离示例实施例的教导的情况下可以被称作第二元件、部件、区域、层或部段。为了便于描述,可以在文中使用空间相对关系术语来描述如图中示出的一个元件或者特征相对于另一元件或者特征的关系,这些相对关系术语例如为“内部”、“外部”、“内侧”、“外侧”、“下面”、“下方”、“上面”、“上方”等。这种空间相对关系术语意于包括除图中描绘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者操作中装置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在图中的装置翻转,那么描述为“在其它元件或者特征下面”或者“在其它元件或者特征下方”的元件将随后定向为“在其它元件或者特征上面”或者“在其它元件或者特征上方”。因此,示例术语“在……下方”可以包括在上和在下的方位。装置可以另外定向(旋转90度或者在其它方向)并且文中使用的空间相对关系描述符相应地进行解释。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气爆式救生项圈包括:环状高压储气项圈1及气囊8,环状高压储气项圈1内设置有液化气体,环状高压储气项圈1上设置有刺破装置,刺破装置能够将环状高压储气项圈1刺破;气囊8设置于环状高压储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气爆式救生项圈,其特征在于,包括:/n环状高压储气项圈,所述环状高压储气项圈内设置有液化气体,所述环状高压储气项圈上设置有刺破装置,所述刺破装置能够将所述环状高压储气项圈刺破;/n及气囊,所述气囊设置于所述环状高压储气项圈外,所述液化气体进入所述气囊内使所述气囊充气膨胀。/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爆式救生项圈,其特征在于,包括:
环状高压储气项圈,所述环状高压储气项圈内设置有液化气体,所述环状高压储气项圈上设置有刺破装置,所述刺破装置能够将所述环状高压储气项圈刺破;
及气囊,所述气囊设置于所述环状高压储气项圈外,所述液化气体进入所述气囊内使所述气囊充气膨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爆式救生项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刺破装置包括刺钩,所述刺钩包括连接部和刺破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环状高压储气项圈连接,所述刺破部能够将所述环状高压储气项圈刺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爆式救生项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刺钩包括第一刺钩,所述第一刺钩设置于所述环状高压储气项圈上,且所述第一刺钩朝第一方向刺破所述环状高压储气项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爆式救生项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刺钩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刺钩沿所述环状高压储气项圈的周向均布。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锋
申请(专利权)人:王锋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