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烟台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固定远程发射可自动回收式救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832734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8 01: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固定远程发射可自动回收式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储气仓、电机仓、发射仓、轮盘仓,储气仓内设有高压气瓶、由可动铁片、固定铁片、高强度弹簧构成的气阀开关,电机仓内设有大功率电机、电机开关、离合器开关;发射仓包括发射仓体、内部装填疏水性泡沫且设有弹性瓣膜结构的进水孔的救生圈主体、轮盘、救生绳索;轮盘仓包括轮盘仓体、绳索轮盘、及与离合器开关相连的离合器、输出轴承。本发明专利技术安全可靠、方便救援、救援效率高,无污染,发射后能自动回收,占地面积小且投射距离远并可将落水者拉回船或陆地。

A fixed long-distance launching and automatic recovery life-sav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固定远程发射可自动回收式救生装置
:本专利技术是一种固定远程发射可自动回收式救生装置,属于水上抢险救助设备

技术介绍
:救生圈是水上救生设备的一种,通常由软木、泡沫塑料或其他比重较小的轻型材料制成,外面包上帆布、塑料等。供游泳练习使用的救生圈也可以用橡胶制成,内充空气,也叫作橡皮圈。普通救生圈一般为pvc塑料填充圆环状,质量较轻但抛投不远,对远处落水者营救效果差。船用救生圈是采用轻质的固体浮力材料制成的环状救生设备,常见的是采用闭孔的泡沫塑料制成的救生圈。海船上禁止使用灯心草、软木刨片和软木粒作为浮力材料,也不允许使用充气形式的救生圈。河用救生圈主要是采用聚苯乙烯包布救生圈,救生圈的圈体芯材采用聚苯乙烯材料。一般制作工艺是在圈体芯材外包裹玻璃纤维布,并涂上3层酚醛树脂,形成密封的玻璃钢壳体,然后包布并涂刷数层油漆。而在海洋和渔业船舶上,中国船舶检验局和中国渔业船舶检验局都已相继发文禁止配备使用聚苯乙烯包布救生圈。原因是聚苯乙烯包布救生圈的材料在性能上有缺陷,例如聚苯乙烯材料耐油性差,遇油后会产生溶缩反应,使浮力和强度逐渐消失。聚乙烯复合救生圈是采用高密度聚乙烯材料作外壳,内充填聚氨酯泡沫材料,在国内是一种新型救生圈。聚乙烯复合救生圈解决了聚苯乙烯包布救生圈不耐油、在高温环境中和受紫外线长期辐射下圈体容易老化、油漆层剥离以及制造工艺复杂等问题,是聚苯乙烯救生圈的升级替代产品,该型救生圈具有颜色牢固、表面光滑、抗老化、机械强度大、耐腐蚀等优点,但是生产成本比聚乙烯包布救生圈高。抛投器是以压缩空气或火药为动力,向目标抛投绳索及救生圈的一种装备。按其动力源可分为气动式抛投器和火药式抛投器,其中火药式抛投器发射时声响大并伴随火焰、火星,操作不安全。并且两者都需要手动拉回到船上或拉回陆地。普通救生圈只提供漂浮,无法将溺水者带回船上。在用于海上落水救助时,对于海浪很大的区域,有可能瞬间被海浪冲远,而且溺水者经挣扎后脱力更无法依靠自身力量回到安全地带或是长时间等待救援的到来。现有专利号为201520862639.0的技术专利,提供一种远距离发射式救生圈,其采用遇水自动充气装置,遇水自动充气装置包括弹簧、水溶片、钢针、液化气瓶,所述弹簧由水溶片卡住成压缩状态,其顶端设有钢针,待救生圈落入水后水溶片溶化,促使弹簧弹起,推动钢针刺破液化气瓶,所述液化气瓶内的液化气体充入救生圈,形成救生圈。该救生圈还存在些许问题,首先该装置结构较为不便,气瓶需人工背起才能使用,不适用于民用,只可专业救援人员训练后方可熟练掌握其使用方式,其次救生圈为充气式弹头,若落水过程中被焦岩等锋利物体划破则会失效存在很大救援隐患,再一就是弹头只可发射,等落水者抓取后要依靠自身力量方可回到安全地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已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固定远程发射可自动回收式救生装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固定远程发射可自动回收式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储气仓,储气仓内设有至少两个高压气瓶,每个高压气瓶的气瓶开口紧密连接其对应的一个气阀开关,气阀开关由中间的可动铁片、可动铁片两侧的两个固定铁片及可动铁片下端的高强度弹簧构成;可动铁片上设有可动通气孔,固定铁片上设有固定通气孔,可动通气孔与固定通气孔错开,置于固定通气孔的上方,压下可动铁片时可动通气孔与固定通气孔连通;储气仓连接电机仓,电机仓内设有大功率电机,大功率电机连接电机开关,电机仓外设有至少两个离合器开关,每个离合器开关连接所对应的一个离合器;储气仓连接发射仓,发射仓由至少两个均匀分布的发射仓单元构成,每个发射仓单元均包括一发射仓体,发射仓体内设有内部装填疏水性泡沫的救生圈主体、轮盘,发射仓体右端部连接发射仓盖救生圈主体上均匀分布有若干个进水孔,救生圈主体连接救生绳索;进水孔内设有弹性瓣膜结构,水通过进水孔进入救生圈主体内部,与内部装填的疏水性泡沫反应膨胀,疏水性泡沫膨胀为膨胀泡沫将救生圈主体填充成型,弹性瓣膜结构被膨胀泡沫压紧,进水孔堵塞,水将无法进入内部;发射仓连接轮盘仓,轮盘仓下方装有一个圆形旋转底座,轮盘仓由至少两个均匀分布的轮盘仓单元构成,每个发射仓单元均连接一个与之对应的轮盘仓单元,每个轮盘仓单元均包括一轮盘仓体,每个轮盘仓体内均设有一绳索轮盘及与离合器开关相连的离合器,发射仓体内的救生绳索绕过轮盘与绳索轮盘相连;输出轴承从大功率电机中伸出,进入最侧边轮盘仓体后直角拐入另外的轮盘仓体,输出轴承依次贯通各个轮盘仓体,各个轮盘仓体内的离合器的一端与输出轴承相连,另一端与绳索轮盘相连。进一步地,所述的疏水性泡沫材料为遇水膨胀橡胶或端异氰酸酯亲水预聚物的材料;救生圈主体采用低密度聚乙烯发泡制成,且涂抹有荧光材料。进一步地,所述的高压气瓶、气阀开关、离合器开关、发射仓单元、轮盘仓单元均为四个。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中采用爆炸气体发射产生污染、存在安全隐患性,发射后不能自动回收,不能同时发射多个救生圈主体,救生圈主体体积过大、占地面积大且投射距离不足并可将落水者拉回船或陆地等缺陷。其具有:(1)救生圈主体内部充填疏水性泡沫材料并且还有弹性瓣膜结构,当发射后进入水中,水从主体的进水口进入与疏水性泡沫产生反应,在几十秒内膨胀为本身体积的几十倍将救生圈主体填充成型,成型后泡沫将瓣膜堵塞,水将无法进入,整个过程在入水后几十秒结束,并且泡沫成型后浮力不必气体差,而且当外部圈体被划破时内部泡沫已经成固体型,不用担心泄露造成浮力不足等安全隐患。(2)救生圈主体圈体涂有荧光材料,入水后产生反应混合发光,其绳索也涂有荧光材料,可使落水者在夜间更易发现救生圈主体,也方便安全区人员看到水流流动方向,与落水者距离。(3)储气仓内装有铝合金高压可拆卸气瓶,发射为高压气体推动,无污染,无火星,不会烧伤救生圈主体。(4)发射距离远且内装电机,发射后可启动电机将落水者快速拉回岸边或船上,提高救援效率,并且发射仓内有多个救生圈主体,可以一次多次发射,或连续单个发射,通过离合器使一个电机带动不同绳索轮盘单独工作,互不影响。(5)圆形旋转底座可旋转,可调整发射方向,也可上下小幅度调整发射角度,圆形旋转底座最佳安装地点为岸边和船上,岸上每隔有效射程距离安装一个或在人流量最大处多个安装可达到最好效果,船体两侧各安装一个可方便救援。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侧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底部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气阀开关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气阀开关的分解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气阀开关的侧视分解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进水孔内瓣膜结构未充水时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进水孔内瓣膜结构泡沫膨胀完成后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固定远程发射可自动回收式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储气仓(1),储气仓(1)内设有至少两个高压气瓶(2),每个高压气瓶(2)的气瓶开口紧密连接其对应的一个气阀开关(5),气阀开关(5)由中间的可动铁片(5-1)、可动铁片(5-1)两侧的两个固定铁片(5-2)及可动铁片(5-1)下端的高强度弹簧(5-4)构成;可动铁片(5-1)上设有可动通气孔(5-3),固定铁片(5-2)上设有固定通气孔(5-5),可动通气孔(5-3)与固定通气孔(5-5)错开,置于固定通气孔(5-5)的上方,压下可动铁片(5-1)时可动通气孔(5-3)与固定通气孔(5-5)连通;/n储气仓(1)连接电机仓(12),电机仓(12)内设有大功率电机(13),大功率电机(13)连接电机开关(3),电机仓(12)外设有至少两个离合器开关(4),每个离合器开关(4)连接所对应的一个离合器(14);/n储气仓(1)连接发射仓,发射仓由至少两个均匀分布的发射仓单元构成,每个发射仓单元均包括一发射仓体(6),发射仓体(6)内设有内部装填疏水性泡沫的救生圈主体(7)、轮盘(10),发射仓体(6)右端部连接发射仓盖(11)救生圈主体(7)上均匀分布有若干个进水孔(8),救生圈主体(7)连接救生绳索(9);进水孔(8)内设有弹性瓣膜结构(20),水通过进水孔(8)进入救生圈主体(7)内部,与内部装填的疏水性泡沫(19)反应膨胀,疏水性泡沫(19)膨胀为膨胀泡沫(21)将救生圈主体填充成型,弹性瓣膜结构(20)被膨胀泡沫(21)压紧,进水孔(8)堵塞,水将无法进入内部;/n发射仓连接轮盘仓,轮盘仓下方装有一个圆形旋转底座(18),轮盘仓由至少两个均匀分布的轮盘仓单元构成,每个发射仓单元均连接一个与之对应的轮盘仓单元,每个轮盘仓单元均包括一轮盘仓体(15),每个轮盘仓体(15)内均设有一绳索轮盘(16)及与离合器开关(4)相连的离合器(14),发射仓体(6)内的救生绳索(9)绕过轮盘(10)与绳索轮盘(16)相连;输出轴承(17)从大功率电机(13)中伸出,进入最侧边轮盘仓体(15)后直角拐入另外的轮盘仓体(15),输出轴承(17)依次贯通各个轮盘仓体(15),各个轮盘仓体(15)内的离合器(14)的一端与输出轴承(17)相连,另一端与绳索轮盘(16)相连。/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固定远程发射可自动回收式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储气仓(1),储气仓(1)内设有至少两个高压气瓶(2),每个高压气瓶(2)的气瓶开口紧密连接其对应的一个气阀开关(5),气阀开关(5)由中间的可动铁片(5-1)、可动铁片(5-1)两侧的两个固定铁片(5-2)及可动铁片(5-1)下端的高强度弹簧(5-4)构成;可动铁片(5-1)上设有可动通气孔(5-3),固定铁片(5-2)上设有固定通气孔(5-5),可动通气孔(5-3)与固定通气孔(5-5)错开,置于固定通气孔(5-5)的上方,压下可动铁片(5-1)时可动通气孔(5-3)与固定通气孔(5-5)连通;
储气仓(1)连接电机仓(12),电机仓(12)内设有大功率电机(13),大功率电机(13)连接电机开关(3),电机仓(12)外设有至少两个离合器开关(4),每个离合器开关(4)连接所对应的一个离合器(14);
储气仓(1)连接发射仓,发射仓由至少两个均匀分布的发射仓单元构成,每个发射仓单元均包括一发射仓体(6),发射仓体(6)内设有内部装填疏水性泡沫的救生圈主体(7)、轮盘(10),发射仓体(6)右端部连接发射仓盖(11)救生圈主体(7)上均匀分布有若干个进水孔(8),救生圈主体(7)连接救生绳索(9);进水孔(8)内设有弹性瓣膜结构(20),水通过进水孔(8)进入救生圈主体(7)内部,与内部装填的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海波尹浩冉戴家傲
申请(专利权)人:烟台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