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培养基,其中多种梭菌属细菌可在同一培养基上选择性地检测且针对每一物种进行辨识。一种用于检测梭菌属细菌的培养基包含(a)环丝氨酸、(b)多粘菌素B、(c)氨基糖苷系抗生素、(d)牛磺胆酸钠及(e)能够释放经着色色原化合物的磷酸酶底物。
Medium for selective isolation of Clostridiu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用于选择性地分离梭菌属细菌的培养基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选择及分离梭菌属细菌以检测所述细菌的培养基。
技术介绍
梭菌属细菌是革兰氏阳性专性厌氧孢子形成细菌。在所述细菌中,特别是产气荚膜梭菌(Clostridiumperfringens,下文中,也被称为“Cp”)或艰难梭菌(Clostridiumdifficile,下文中,也被称为“Cd”)被称为病原菌。此外,产芽胞梭菌(Clostridiumsporogenes,下文中,也被称为“Cs”)是一种非毒素生产者,但用作食品污染的指标。Cp是人或动物大肠中的固有细菌,且还广泛分布在土壤、污水、河流、海洋等,并且例如肉、鱼及贝类以及蔬菜等大量食品被Cp污染。此外,当孢子形成且所述孢子通过热处理不会被完全杀死并且还会从熟食或经加工食品中检测到时,Cp会产生作为毒素的肠毒素。因此,Cp经常会导致食物中毒,且从食品卫生及食品安全的角度来看,也强调对Cp的检测(非专利文献第1号及第2号)。Cd在医院、老年康复设施等的医院感染中被称为机会性感染细菌,且当通过在住院患者中施用抗生素而导致肠Cd异常生长时,会引起伪膜性结肠炎。近年来,由高毒性Cd引起的大规模感染在欧洲及美国频繁发生,这被视为一个问题(非专利文献第1号及第2号)。作为Cp的选择性分离培养基,已知含有环丝氨酸、多粘菌素B及卡那霉素的胰蛋白示亚硫酸盐环丝氨酸琼脂(TryptoseSulfiteCycloserineagar,TSC琼脂)等。如果将分析物施加到TSC琼脂,然后进行厌氧培养,则Cp会导致亚硫酸盐还原而形成黑色菌落,且包括Cd在内的大多数其他梭菌属细菌得到抑制(非专利文献第3号及第4号)。此外,作为Cd的选择性分离培养基,环丝氨酸头孢西丁果糖琼脂(CycloserineCefoxitinFructoseAgar,CCFA琼脂)等是已知的。如果将分析物施加到CCFA琼脂,然后进行厌氧培养,则Cd会形成粗糙型菌落,但大多数肠道细菌等的生长被环丝氨酸及头孢西丁抑制(非专利文献第5号)。引文列表非专利文献非专利文献(NonPatentLiterature,NPL)1:食品安全法规中的标准分析方法:微生物的分析方法(Standardmethodsofanalysisinfoodsafetyregulation:AnalyticalMethodsforMicroorganisms),2015年,日本食品卫生协会(JapanFoodHygieneAssociation),第412到428页,发布于2015年3月31日。NPL2:容易且快速的微生物测试方法指南(GuidebookofEasyandRapidMicrobialTestMethods),由静伸IGIMI(ShizunobuIGIMI)等人编辑,科技系统有限公司(TechnosystemCo.,Ltd.),第197到198页,发布于2013年11月16日。NPL3:默克TSC琼脂目录(MerckTSCAgarCatalog)(默克微生物手册第12版(12theditionoftheMerckMicrobiologyManual))。http://www.merckmillipore.com/JP/ja/product/TSC-agar,MDA_CHEM-111972NPL4:新型细菌培养基学讲座(ShinSaikinbaichigakuKoza)(新细菌培养基(NewBacterialCultureMedia))II(第二版),由坂崎良一(RiichiSakazaki)编辑,金代舒潘有限公司(KindaiShuppanCo.,Ltd.),第48到50页,发布于1990年1月20日。NPL5:BDCCFA目录(BDCCFACatalog)https://www.bdj.co.jp/micro/products/1f3pro00000s7gwy.html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问题迄今为止,既没有提供能够在同一培养基上选择性地检测多种梭菌属细菌(例如Cp及Cd)的培养基,也没有明显地提供能够在同一培养基上辨识这两者的培养基,因此需要在适合每一者的培养条件下在培养基中分别进行测试。然而,不管食品分析物及临床分析物的种类如何,快速且可靠地检测所述分析物中易对人体有害的梭菌属细菌(例如Cp或Cd)的存在是重要的。鉴于这种情况,设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培养基,其中多种梭菌属细菌可在同一培养基上选择性地检测且可对二者进行辨识。问题的解决方案本专利技术人已努力地继续进行研究,以解决上述问题。结果,本专利技术人已发现具有特定组成的培养基能够引起多种梭菌属细菌的生长,且每一物种的菌落进一步的外观性质在培养基上是不同的,且完成了本专利技术。更具体来说,本专利技术包括以下阐述的各项。项1.一种用于检测梭菌属细菌的培养基的用途,其中所述培养基包含(a)环丝氨酸、(b)多粘菌素B、(c)氨基糖苷系抗生素、(d)牛磺胆酸钠及(e)能够释放经着色色原化合物的磷酸酶底物。项2.根据项1所述的用途,其中所述培养基还包含(f)糖或糖醇,所述糖或糖醇包含选自由甘露醇、果糖及松三糖组成的群组中的一种或多种。项3.根据项1或2所述的用途,其中所述培养基还包含(g)卵磷脂。项4.根据项1到3中任一项所述的用途,其中所述梭菌属细菌选自产气荚膜梭菌、艰难梭菌及产芽孢梭菌的群组。项5.一种用于检测梭菌属细菌的培养基,包含(a)环丝氨酸、(b)多粘菌素B、(c)氨基糖苷系抗生素、(d)牛磺胆酸钠及(e)能够释放经着色色原化合物的磷酸酶底物。项6.根据项5所述的培养基,还包含(f)糖或糖醇,所述糖或糖醇包含选自由甘露醇、果糖及松三糖组成的群组中的一种或多种。项7.根据项5或6所述的培养基,还包含(g)卵磷脂。项8.根据项5到7中任一项所述的培养基,其中所述梭菌属细菌选自产气荚膜梭菌、艰难梭菌及产芽孢梭菌的群组。项9.一种用于检测梭菌属细菌的方法,包括将分析物接种到根据项5到8中任一项所述的培养基中的工序、培养包含在所述分析物中的微生物的工序及检测所述微生物的菌落的工序。本专利技术的有利效果如果使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培养基,则多种梭菌属细菌可选择性地生长且被清楚地检测及辨识为对于每一物种具有不同外观性质的菌落。因此,在分析物被各种病菌污染的环境中的分析物、其中的食品分析物及其中的临床分析物中,可在同一培养基上容易地检测及辨识多种梭菌属细菌(例如Cp及Cd)。附图说明图1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培养基上的Cp菌落的照片。图2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培养基上的Cd菌落的照片。图3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培养基上的Cd、Cp及Cs菌落的照片。具体实施方式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培养基包含(a)环丝氨酸、(b)多粘菌素B、(c)氨基糖苷系抗生素、(d)牛磺胆酸钠及(e)能够释放经着色色原化合物的磷酸酶底物。(a)环丝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检测梭菌属细菌的培养基的用途,其中所述培养基包含(a)环丝氨酸、(b)多粘菌素B、(c)氨基糖苷系抗生素、(d)牛磺胆酸钠及(e)能够释放经着色色原化合物的磷酸酶底物。/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0913 JP 2017-1758971.一种用于检测梭菌属细菌的培养基的用途,其中所述培养基包含(a)环丝氨酸、(b)多粘菌素B、(c)氨基糖苷系抗生素、(d)牛磺胆酸钠及(e)能够释放经着色色原化合物的磷酸酶底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途,其中所述培养基还包含(f)糖或糖醇,所述糖或糖醇包含选自由甘露醇、果糖及松三糖组成的群组中的一种或多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途,其中所述培养基还包含(g)卵磷脂。
4.根据权利要求1到3中任一项所述的用途,其中所述梭菌属细菌选自产气荚膜梭菌、艰难梭菌及产芽孢梭菌的群组。
5.一种用于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寺村哉,小椋彩,
申请(专利权)人:捷恩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