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鞋面与鞋底一体成型模具及设备
本申请涉及制鞋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鞋面与鞋底一体成型模具及设备。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的传统工艺:通常的多色底布鞋、皮革鞋、飞织面鞋、袜套鞋都是在不同机台上先各自市场多块独立体,先涂胶粘合成一块鞋底,再经过第二道工序涂胶,将鞋底与鞋面粘合烤干而制作成鞋子。整个过程时间长,工艺复杂而且胶水粘合的鞋子不工整容易脱胶,不耐用,同时胶水还含有甲醇,达不到环保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提供一种鞋面与鞋底一体成型模具及设备,以改善或缓解上述问题。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实施例的鞋面与鞋底一体成型模具,其包括第一动模、第二动模以及第三动模。第一动模可开合地设置,闭合后用于夹持于鞋楦的边缘并与鞋楦共同形成具有开口的围边型腔,开口朝向第三动模,鞋楦预设有鞋面且鞋面的拉帮线位于围边型腔内。第二动模与第三动模合模时形成密封的鞋底型腔,第三动模设有与鞋底型腔连通的第一浇道。第三动模与第一动模合模时,鞋底型腔位于围边型腔背离鞋楦的一侧,围边型腔和鞋底型腔连通且共同构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鞋面与鞋底一体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动模、第二动模以及第三动模;/n所述第一动模可开合地设置,闭合后用于夹持于鞋楦的边缘并与所述鞋楦共同形成具有开口的围边型腔,所述开口朝向所述第三动模,所述鞋楦预设有鞋面且所述鞋面的拉帮线位于围边型腔内;/n所述第二动模与所述第三动模合模时形成密封的鞋底型腔,所述第三动模设有与鞋底型腔连通的第一浇道;/n所述第三动模与所述第一动模合模时,所述鞋底型腔位于所述围边型腔背离鞋楦的一侧,所述围边型腔和所述鞋底型腔连通且共同构成密封的中底腔,所述第三动模设有与所述中底腔连通的第二浇道,所述第二浇道的出料口位于所述围边型腔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鞋面与鞋底一体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动模、第二动模以及第三动模;
所述第一动模可开合地设置,闭合后用于夹持于鞋楦的边缘并与所述鞋楦共同形成具有开口的围边型腔,所述开口朝向所述第三动模,所述鞋楦预设有鞋面且所述鞋面的拉帮线位于围边型腔内;
所述第二动模与所述第三动模合模时形成密封的鞋底型腔,所述第三动模设有与鞋底型腔连通的第一浇道;
所述第三动模与所述第一动模合模时,所述鞋底型腔位于所述围边型腔背离鞋楦的一侧,所述围边型腔和所述鞋底型腔连通且共同构成密封的中底腔,所述第三动模设有与所述中底腔连通的第二浇道,所述第二浇道的出料口位于所述围边型腔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鞋面与鞋底一体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动模包括相对的第一侧面以及第二侧面,所述第一侧面与所述第一动模合模且所述第二侧面与所述第三动模合模时,所述第二侧面和所述第三动模共同形成所述鞋底型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鞋面与鞋底一体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动模包括可开合的右模与左模,所述右模设有第一缺口,所述左模设有第二缺口,所述右模与左模闭合时,所述第一缺口与所述第二缺口形成环形缺口,围成所述环形缺口的内壁具有与所述鞋楦配合的夹持面,以及与所述夹持面连接的第一环形曲面,所述第一环形曲面位于所述夹持面靠近所述第三动模的一侧,且所述第一环形曲面与所述鞋楦形成所述围边型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鞋面与鞋底一体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围成所述环形缺口的内壁具有与所述夹持面连接的第二环形曲面,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欧荣,
申请(专利权)人:吴川市博铺荣泰模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