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一体化耗材、3D成型设备,一种一体化耗材包括:壳体,内部用以放置耗材卷;喷嘴,固定在壳体外部;传动组件,设置在壳体的内部,耗材卷中的耗材经传动组件导入到喷嘴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的一体化耗材,在耗材用尽时,将整个一体化耗材从3D打印设备上移除,更换新的一体化耗材即可,相比于只更换耗材卷的方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将喷嘴一起更换,不需要背景技术中对喷嘴加热的过程以及后续的清理喷嘴操作,保证了打印耗材更换的简便性。
Integrated consumables and 3D forming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体化耗材及3D成型设备
本技术涉及增材制造
,具体涉及一种一体化耗材及3D成型设备。
技术介绍
FDM(FusedDepositionModeling熔融堆积/也称为FFFFusedfilamentfabrication熔丝制造)技术因其低成本、打印材料易获得、对使用环境要求低等优势,成为3D打印行业中应用最为广泛,市场占有率最高的技术。该技术的原理图如下图1所示:送料机构2将料盘1中的打印材料送至加热后的喷嘴3,喷嘴3或喷嘴3与打印平台一同受控制系统驱动进行三维运动,按照预先生成的运动路径将“物体的数字化文件”在打印平台上堆积出相应的实际物体及必要的支撑结构。但是目前市面上的所有FDM打印设备的料盘1、送料机构2、喷嘴3等部分结构都是相互独立的,优势是制造工艺简单,但造成了初次装载及更换耗材的工作量加大,且对操作人员的要求较高。每次更换耗材时,用户需要首先将喷嘴加热到耗材融化后将耗材从送料机构2和料盘1中退出,再将新的耗材装入,操作繁琐,并存在一定的烫伤风险。喷嘴3经过数次装卸耗材后,有较大几率发生“堵头”现象,即因为耗材在喷嘴内长时间加热,部分残留耗材附着在挤出头内壁并形成碳化杂质,堵头初期的主要表现是工作时喷嘴3的挤出量减小,打印模型的质量和强度下降,随着杂质的积累而造成打印头堵塞,耗材完全无法从喷嘴3挤出。发生堵头后,需要人工进行挤出头清理,即将系统内耗材卸载后,将喷嘴3加热到工作温度,使用通针等设备将杂质从喷嘴中清除,此操作要求较强的动手能力,并存在一定的烫伤风险。专利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3D打印机耗材更换操作复杂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一体化耗材及3D成型装置。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一体化耗材,包括:壳体,内部用以放置耗材卷;喷嘴,固定在壳体外部;传动组件,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内部,所述耗材卷中的耗材经所述传动组件导入到所述喷嘴中。进一步地,所述喷嘴为铜制。进一步地,传动组件包括有主动轮以及压覆在所述主动轮上的从动轮,所述耗材传输于所述主动轮与所述从动轮之间。进一步地,所述主动轮具有啮合于外界的齿部以及与所述齿部同轴设置的圆柱状承压部。进一步地,所述壳体适于所述齿部的位置开设有适于所述齿部进入或离开所述壳体的避空槽。本技术中的一体化耗材还包括弹性件,设置在所述壳体上,所述弹性件驱动所述从动轮压付在所述主动轮上。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内部设置有耗材架,所述耗材卷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耗材架上。进一步地,所述耗材架为柱状结构,所述耗材卷套接在所述耗材架上。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3D成型设备包括:上述任一所述的一体化耗材;加热装置,可拆卸的设置在所述一体化耗材的所述喷嘴上,用以对所述喷嘴进行加热。进一步地,所述加热装置包括两块彼此铰接并可发生开合动作的加热部,至少一块所述加热部上设置有用以容纳所述喷嘴的卡槽。进一步地,两个所述卡槽对称设置在每块所述加热部上,两块所述加热部彼此闭合后,两个所述卡槽闭合后的空间与所述喷嘴的形状一致。进一步地,还包括滑轨,可活动地穿设在至少一块所述加热部上。进一步地,所述滑轨上还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轴齿啮合于所述齿部并驱动所述主动轮发生转动。本技术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1.本技术中的一体化耗材包括:壳体,内部用以放置耗材卷;喷嘴,固定在壳体外部;传动组件,设置在壳体的内部,耗材卷中的耗材经传动组件导入到喷嘴中。本技术中的一体化耗材,在耗材用尽时,将整个一体化耗材从3D打印设备上移除,更换新的一体化耗材即可,相比于只更换耗材卷的方式,本技术中将喷嘴一起更换,不需要
技术介绍
中对喷嘴加热的过程以及后续的清理喷嘴操作,保证了打印耗材更换的简便性。2.本技术中的一体化耗材中喷嘴为铜制,铜制的喷嘴加工难度低,原材料的成本较低,进而可降低整个一体化耗材的成本,增强其市场竞争力。3.本技术的一体化耗材中主动轮具有啮合于外界的齿部以及与齿部同轴设置的圆柱状承压部。在现有的技术中,有些厂家直接将送料装置集成在一体化耗材中,其中包括有驱动耗材传输的驱动电机,但一般驱动电机的价格较高,导致整个一体化耗材的成5本偏高,本技术中将上述的驱动电机依旧设置在3D打印设备的本体上,通过外设于一体化耗材上齿部与驱动电机连接,实现对耗材的驱动传输,极大降低一体化耗材的成本。4.本技术的3D成型设备包括本技术中的一体化耗材;以及加热装置,可拆卸的设置在一体化耗材的喷嘴上,用以对喷嘴进行加热。在更换耗材时,将一体化耗材中的喷嘴直接从加热装置上拆下,更换新的即可,保证了一体化3D成型设备中耗材更换的便捷性。5.本技术的3D成型设备中加热装置包括两块彼此铰接并可发生开合动作的加热部,至少一块加热部上设置有用以容纳喷嘴的卡槽。本技术中两块加热部通过常用的扣合的方式即可完成对耗材的更换,操作简便快捷。6.本技术的3D成型设备中两个卡槽对称设置在每块加热部上,两块加热部彼此闭合后,两个卡槽闭合后的空间与喷嘴的形状一致,因喷嘴的结构形状多为圆柱状,一般的圆柱面被夹持时,夹持接触面少,易导致夹持不稳,卡槽的设置,喷嘴被夹持时,整个圆周面贴合在卡槽内,保证了整个一体化耗材安装的稳定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
技术介绍
中3D成型设备的工作原理图;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实施例1中的一体化耗材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实施例1中的一体化耗材的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提供的实施例1中的一体化耗材的主视图;图5为本技术提供的实施例2中的3D成型设备耗材更换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提供的实施例2中的3D成型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提供的实施例2中的3D成型设备中加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技术介绍
附图标记说明:1-料盘;2-送料机构;3-喷嘴。实施例附图标记说明:1-壳体;11-耗材架;2-耗材卷;3-喷嘴;4-传动件;41-主动轮;42-从动轮;5-滑轨;6-加热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一体化耗材,其特征在于,包括:/n壳体(1),内部用以放置耗材卷(2);/n喷嘴(3),固定在壳体(1)外部;/n传动组件(4),设置在所述壳体(1)的内部,所述耗材卷(2)中的耗材经所述传动组件(4)导入到所述喷嘴(3)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一体化耗材,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1),内部用以放置耗材卷(2);
喷嘴(3),固定在壳体(1)外部;
传动组件(4),设置在所述壳体(1)的内部,所述耗材卷(2)中的耗材经所述传动组件(4)导入到所述喷嘴(3)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耗材,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嘴(3)为铜制。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体化耗材,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4)包括有主动轮(41)以及压覆在所述主动轮(41)上的从动轮(42),所述耗材传输于所述主动轮(41)与所述从动轮(42)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体化耗材,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轮(41)具有啮合于外界的齿部以及与所述齿部同轴设置的圆柱状承压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体化耗材,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适于所述齿部的位置开设有适于所述齿部进入或离开所述壳体(1)的避空槽。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体化耗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弹性件,设置在所述壳体(1)上,所述弹性件驱动所述从动轮(42)压付在所述主动轮(41)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体化耗材,其特征在于,所述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孝刚,
申请(专利权)人:联想图像天津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