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电池储能装置与电储热装置减少电网峰谷差的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040030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7 03: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电网峰谷差调整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基于电池储能装置与电储热装置减少电网峰谷差的方法。首先,采集数据;然后,计算电池储能装置与电储热装置的调峰系数;接着,根据各时段的发电机组总出力与该时段的电网平均负荷的差值、电池储能装置与电储热装置的总容量与剩余容量判定电池储能装置的充放电状态与电储热装置的制放热状态;最后,在需要削峰时,根据电网次日削峰功率需求及两装置的剩余能量,协调规划电池储能装置的放电与电储热装置的放热;在需要填谷时,根据电网次日填谷功率需求及两装置的剩余容量,协调规划电池储能装置的充电与电储热装置的制热。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对电网峰谷差进行有效调整,尽可能多地消纳新能源且灵活、经济。

Method of reducing peak valley difference based on battery energy storage device and electric heat storage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电池储能装置与电储热装置减少电网峰谷差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网峰谷差调整
,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电池储能装置与电储热装置减少电网峰谷差的方法。
技术介绍
为保证电网供电质量,须采取相应的措施,减少电网的峰谷差。现有减少电网峰谷差的方法主要有:(1)通过分时电价,用峰谷差别电价引导消费,来减少电网峰谷差。这种方法的缺点是无法有效促进新能源消纳,造成极大的能源浪费。(2)通过储能技术,如电池储能技术、电储热技术以及冰(水)蓄冷技术的应用来减少电网峰谷差。这种方法的缺点是现有的使用储能技术减少电网峰谷差的方法中,通常只采用单一储能方式,储能不够灵活运行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电池储能装置与电储热装置减少电网峰谷差的方法,能够对电网峰谷差进行有效调整,尽可能多地消纳新能源且灵活、经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基于电池储能装置与电储热装置减少电网峰谷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步骤1:采集数据:采集电网次日预测数据,所述电网次日预测数据包括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电池储能装置与电储热装置减少电网峰谷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n步骤1:采集数据:采集电网次日预测数据,所述电网次日预测数据包括电网所在地的次日平均温度T、次日平均温度基准值T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电池储能装置与电储热装置减少电网峰谷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
步骤1:采集数据:采集电网次日预测数据,所述电网次日预测数据包括电网所在地的次日平均温度T、次日平均温度基准值T1、次日空气相对湿度H、次日空气相对湿度基准值H1、次日大气压强P、次日大气压强基准值P1,还包括电池储能装置的温度Tc、电池储能装置的温度基准值Tc1、电池储能装置的电压Uc、电池储能装置的电压基准值Uc1、电池储能装置的充放电转化效率ηc及电储热装置的温度Tce、电储热装置的温度基准值Tce1、电储热装置的电压Uce、电储热装置的电压基准值Uce1、电储热装置的制放热转化效率ηce,还包括风力发电机组装机容量Qf、火力发电机组装机容量Qh、电池储能装置总容量Sec、电池储能装置剩余容量Sec_s、电储热装置总容量Src、电储热装置剩余容量Src_s;将次日划分为n个时段,采集所预测的次日各时段的电网平均负荷数据为{S1,S2,...,Si,...,Sn}、各时段的风力发电机组发电功率数据为{Qf1,Qf2,...,Qfi,...,Qfn}、各时段的电制热负荷预测值数据为{Qr_1,Qr_2,...,Qr_i,...,Qr_n};
其中,Si为第i个时段的平均负荷,Qfi为第i个时段的风力发电机组发电功率,Qr_i为第i个时段的电制热负荷预测值;
步骤2:计算电池储能装置与电储热装置的调峰系数:
步骤2.1:计算电池储能装置的调峰系数A1为



其中,kr为电网次日外部运行环境对电池储能装置的影响系数,kc为电网次日电池储能装置内部的影响系数;






T*、H*、P*分别为次日预测平均温度、次日预测空气相对湿度、次日预测大气压强的标幺值,
T*=T/T1;H*=H/H1;P*=P/P1;(4)
Tc*、Uc*分别为电池储能装置的温度、电池储能装置的电压的标幺值,
Tc*=Tc/Tc1;Uc*=Uc/Uc1(5)
步骤2.2:计算电储热装置的调峰系数A2为



其中,kre为电网运行次日外部环境对电储热装置的影响系数,kce为电网运行次日电储热装置内部的影响系数;






Tce*、Uce*分别为电储热装置的温度、电储热装置的电压的标幺值,
Tce*=Tce/Tce1;Uce*=Uce/Uce1(9)
步骤3:判断电池储能装置的充放电状态、电储热装置的制放热状态:
计算预测的次日各时段的发电机组总出力与该时段的电网平均负荷的差值为
Sdi=Qfi+Qh-Si(10)
当Sdi<0时,需要进行削峰,进入步骤4:此时,若Sec-Sec_s>0则电池储能装置可以放电参与削峰,否则电池储能装置不放电;若Src-Src_...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项颂吴坚吴晓丹顾大可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东北电力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内蒙;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