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增益守恒的静态无功补偿器协调阻尼设计方法及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力系统动态稳定性的分析与控制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增益守恒的静态无功补偿器协调阻尼设计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电力系统中由于阻尼不足引发的低频振荡现象可能导致系统解列甚至大面积停电等严重后果,严重威胁系统的安全运行。随着电力系统的发展,灵活交流输电系统(FlexibleACTransmissionSystems,简称FACTS)在电力系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通过在FACTS设备上附加阻尼控制器来增强系统阻尼,可以有效地抑制系统振荡,在增强系统稳定性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通常情况下,对于电力系统的局部振荡模式,FACTS设备的附加阻尼控制器可以针对不同的控制目标而单独进行设计和安装。随着FACTS设备数量的增加,不同FACTS设备附加阻尼控制器之间可能存在负面的交互作用,从而恶化附加阻尼控制器在阻尼控制方面的正向积极作用甚至威胁系统的安全运行。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增益守恒的静态无功补偿器协调阻尼设计方法及装置,以解决目前电力系统中存在的多静态无功补偿器同时投入时在阻尼控制方面存在的负面交互作用。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增益守恒的静态无功补偿器协调阻尼设计方法,包括:确定待分析电力系统中设置的全部SVC分别对应的临界增益系数ξi;调整各SVC分别对应的临界增益SKmaxi,直到电力系统中设置的任一SVC的临界增益系数ξi均不大于预先设定的整定系数阈值,并记录调整后各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增益守恒的静态无功补偿器协调阻尼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确定待分析电力系统中设置的全部SVC分别对应的临界增益系数ξ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增益守恒的静态无功补偿器协调阻尼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确定待分析电力系统中设置的全部SVC分别对应的临界增益系数ξi;
调整各SVC分别对应的临界增益SKmaxi,直到电力系统中设置的任一SVC的临界增益系数ξi均不大于预先设定的整定系数阈值,并记录调整后各SVC分别对应的临界增益SKmaxi;
确定全部的SVC同时投入运行时,所述待分析电力系统不发生振荡的最大增益调节因子αkmax;
根据所述最大增益调节因子αkmax,确定全部的SVC同时投入抑制目标振荡模式时的增益上限值MKmax;
根据下式分别确定满足安全裕度约束下各SVC对应的安全增益Ki,所述安全增益Ki为协调设计后各SVC对应的附加阻尼控制器的放大系数:
其中,η为预先设定的安全裕度系数,0<η<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增益守恒的静态无功补偿器协调阻尼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确定待分析电力系统中设置的全部SVC分别对应的临界增益系数ξi,包括:
针对待分析电力系统中设置的全部SVC,逐一进行临界增益试验,确定每一个SVC对应的临界增益SKmaxi,其中,1≤i≤N,N为电力系统中设置的SVC的总数目;
根据下式计算各SVC对应的临界增益系数:
其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增益守恒的静态无功补偿器协调阻尼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调整各SVC分别对应的临界增益SKmaxi,直到电力系统中设置的任一SVC的临界增益系数ξi均不大于预先设定的整定系数阈值,包括:
步骤S110:在任一临界增益系数ξi大于预先设定的整定系数阈值时,减小相应的SVC对应的临界增益SKmaxi,重新计算待分析电力系统中全部SVC分别对应的临界增益系数ξi;
步骤S120:在任一临界增益系数ξi大于预先设定的整定系数阈值时,执行步骤S110;
在任一临界增益系数ξi不大于预先设定的整定系数阈值时,记录当前各SVC分别对应的临界增益SKmaxi。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增益守恒的静态无功补偿器协调阻尼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增益上限值MKmax为各SVC对应的并列增益系数KKi的总和,各SVC对应的并列增益系数KKi根据下式确定:
KKi=SKmaxi×αkmax;
所述安全裕度约束如下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增益守恒的静态无功补偿器协调阻尼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
针对所述待分析电力系统,其设置的全部SVC同时投入且所述待分析电力系统不发生振荡时,各SVC对应的附加阻尼控制器的放大系数的总和守恒,且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磊,孙华东,徐式蕴,毕经天,赵兵,易俊,褚晓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