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锂电池半成品气密性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034493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7 01: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锂电池半成品气密性检测装置,包括检测装置本体,所述检测装置本体的顶部安装有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顶部安装有与检测装置本体配合使用的模具,所述工作台顶部左侧的前侧和后侧均滑动连接有竖杆,所述竖杆的表面套设有横板,所述竖杆的表面套设有弹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检测装置本体、工作台、模具、竖杆、横板、弹簧、横管、毛刷、清理机构、箱体、风机、竖板、软管和灰尘袋的配合使用,解决了现有的检测装置在检测的过程中,无法对检测装置进行清理,容易造成杂物粘附在检测装置,影响检测结果的问题,该锂电池半成品气密性检测装置,具备便于清理的优点,提高了检测装置的实用性。

A device for detecting the air tightness of semi-finished lithium batter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锂电池半成品气密性检测装置
本技术涉及锂电池
,具体为一种锂电池半成品气密性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锂电池是一类由锂金属或锂合金为负极材料、使用非水电解质溶液的电池,由于锂金属的化学特性非常活泼,使得锂金属的加工、保存、使用,对环境要求非常高,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在锂电池已经成为了主流,锂电池大致可分为两类:锂金属电池和锂离子电池,锂离子电池不含有金属态的锂,并且是可以充电的。在锂电池生产的过程中,需要用到检测装置对锂电池进行检测,但是现有的检测装置在检测的过程中,无法对检测装置进行清理,容易造成杂物粘附在检测装置,影响检测结果,降低了检测装置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锂电池半成品气密性检测装置,具备便于清理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检测装置在检测的过程中,无法对检测装置进行清理,容易造成杂物粘附在检测装置,影响检测结果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锂电池半成品气密性检测装置,包括检测装置本体,所述检测装置本体的顶部安装有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顶部安装有与检测装置本体配合使用的模具,所述工作台顶部左侧的前侧和后侧均滑动连接有竖杆,所述竖杆的表面套设有横板,所述竖杆的表面套设有弹簧,所述弹簧的顶部与竖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弹簧的底部与横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横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横管,所述横管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毛刷,所述检测装置本体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清理机构,所述清理机构的左侧与横管的右侧连通。优选的,所述清理机构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左侧与检测装置本体的右侧固定连接,所述箱体内壁底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风机,所述箱体内部的左侧纵向固定连接有竖板,所述竖板的左侧与风机的右侧固定连接,所述风机的输入端贯穿至箱体的外侧连通有软管,所述风机的输出端贯穿至竖板的右侧,所述软管的左侧与横管的右侧连通,所述箱体的内部设置有与风机的输出端配合使用的灰尘袋。优选的,所述箱体顶部的右侧通过合页活动连接有盖板,所述盖板左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定位块,所述箱体的右侧开设有与定位块配合使用的定位槽,所述箱体的背面开设有排气孔,排气孔的数量不少于四个,且多个排气孔呈等距离分布。优选的,所述竖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工作台的顶部开设有与滑块配合使用的滑槽,所述滑块和滑槽的形状均为T字型。优选的,所述工作台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两个卡块,所述横板的底部开设有与卡块配合使用的卡槽,所述横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把手,所述把手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防滑纹。优选的,所述横管的底部开设有通孔,通孔的数量不少于三个,且多个通孔呈等距离分布,所述竖杆的形状为T字型,所述竖杆的横截面为方形,所述风机的型号为130FLJ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技术通过设置检测装置本体、工作台、模具、竖杆、横板、弹簧、横管、毛刷、清理机构、箱体、风机、竖板、软管和灰尘袋的配合使用,解决了现有的检测装置在检测的过程中,无法对检测装置进行清理,容易造成杂物粘附在检测装置,影响检测结果的问题,该锂电池半成品气密性检测装置,具备便于清理的优点,提高了检测装置的实用性。2、本技术通过盖板的设置,能够对灰尘袋的位置起到了限位的作用,通过定位块和定位槽的配合使用,能够对盖板的位置起到了限位的作用,通过排气孔的设置,能够对箱体内部的空气进行输送,通过滑块和滑槽的配合使用,能够减少竖杆和工作台的摩擦,延长了竖杆的使用寿命,防止竖杆脱离工作台,同时对竖杆起到了限位的作用,通过卡块和卡槽的配合使用,能够对横板的位置起到了限位的作用,通过把手的设置,能够方便使用者拉动横板,通过防滑纹的设置,能够防止使用者拉动把手时出现打滑的现象,通过通孔的设置,能够方便横管对模具内部的杂物进行吸取,通过竖杆的位置,能够防止横板移动时出现偏移的现象。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图1中横板结构左视图;图3为本技术图2中横板结构仰视图;图4为本技术图1中箱体结构左视剖面图。图中:1检测装置本体、2工作台、3模具、4竖杆、5横板、6弹簧、7横管、8毛刷、9清理机构、91箱体、92风机、93竖板、94软管、95灰尘袋、10盖板、11定位块、12滑块、13卡块、14把手。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一种锂电池半成品气密性检测装置,包括检测装置本体1,检测装置本体1的顶部安装有工作台2,工作台2的顶部安装有与检测装置本体1配合使用的模具3,工作台2顶部左侧的前侧和后侧均滑动连接有竖杆4,竖杆4的表面套设有横板5,竖杆4的表面套设有弹簧6,弹簧6的顶部与竖杆4的底部固定连接,弹簧6的底部与横板5的底部固定连接,横板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横管7,横管7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毛刷8,检测装置本体1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清理机构9,清理机构9包括箱体91,箱体91的左侧与检测装置本体1的右侧固定连接,箱体91内壁底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风机92,箱体91内部的左侧纵向固定连接有竖板93,竖板93的左侧与风机92的右侧固定连接,风机92的输入端贯穿至箱体91的外侧连通有软管94,风机92的输出端贯穿至竖板93的右侧,软管94的左侧与横管7的右侧连通,箱体91的内部设置有与风机92的输出端配合使用的灰尘袋95,清理机构9的左侧与横管7的右侧连通,箱体91顶部的右侧通过合页活动连接有盖板10,盖板10左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定位块11,箱体91的右侧开设有与定位块11配合使用的定位槽,箱体91的背面开设有排气孔,排气孔的数量不少于四个,且多个排气孔呈等距离分布,通过盖板10的设置,能够对灰尘袋95的位置起到了限位的作用,通过定位块11和定位槽的配合使用,能够对盖板10的位置起到了限位的作用,通过排气孔的设置,能够对箱体91内部的空气进行输送,竖杆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滑块12,工作台2的顶部开设有与滑块12配合使用的滑槽,滑块12和滑槽的形状均为T字型,通过滑块12和滑槽的配合使用,能够减少竖杆4和工作台2的摩擦,延长了竖杆4的使用寿命,防止竖杆4脱离工作台2,同时对竖杆4起到了限位的作用,工作台2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两个卡块13,横板5的底部开设有与卡块13配合使用的卡槽,横板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把手14,把手14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防滑纹,通过卡块13和卡槽的配合使用,能够对横板5的位置起到了限位的作用,通过把手14的设置,能够方便使用者拉动横板5,通过防滑纹的设置,能够防止使用者拉动把手14时出现打滑的现象,横管7的底部开设有通孔,通孔的数量不少于三个,且多个通孔呈等距离分布,竖杆4的形状为T字型,竖杆4的横截面为方形,风机92的型号为1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锂电池半成品气密性检测装置,包括检测装置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装置本体(1)的顶部安装有工作台(2),所述工作台(2)的顶部安装有与检测装置本体(1)配合使用的模具(3),所述工作台(2)顶部左侧的前侧和后侧均滑动连接有竖杆(4),所述竖杆(4)的表面套设有横板(5),所述竖杆(4)的表面套设有弹簧(6),所述弹簧(6)的顶部与竖杆(4)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弹簧(6)的底部与横板(5)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横板(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横管(7),所述横管(7)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毛刷(8),所述检测装置本体(1)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清理机构(9),所述清理机构(9)的左侧与横管(7)的右侧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锂电池半成品气密性检测装置,包括检测装置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装置本体(1)的顶部安装有工作台(2),所述工作台(2)的顶部安装有与检测装置本体(1)配合使用的模具(3),所述工作台(2)顶部左侧的前侧和后侧均滑动连接有竖杆(4),所述竖杆(4)的表面套设有横板(5),所述竖杆(4)的表面套设有弹簧(6),所述弹簧(6)的顶部与竖杆(4)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弹簧(6)的底部与横板(5)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横板(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横管(7),所述横管(7)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毛刷(8),所述检测装置本体(1)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清理机构(9),所述清理机构(9)的左侧与横管(7)的右侧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电池半成品气密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理机构(9)包括箱体(91),所述箱体(91)的左侧与检测装置本体(1)的右侧固定连接,所述箱体(91)内壁底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风机(92),所述箱体(91)内部的左侧纵向固定连接有竖板(93),所述竖板(93)的左侧与风机(92)的右侧固定连接,所述风机(92)的输入端贯穿至箱体(91)的外侧连通有软管(94),所述风机(92)的输出端贯穿至竖板(93)的右侧,所述软管(94)的左侧与横管(7)的右侧连通,所述箱体(91)的内部设置有与风机(92)的输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一帆欧钊
申请(专利权)人:宁德阿李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