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道树粉刷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03394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7 01: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行道树粉刷系统,包括箱体、顶盖、第一抓手、把手、锥斗、内管、管塞、箱门、第二抓手、后轮、前轮、隔板、托板、蓄电池、气泵、进气管、出液管和滚刷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实现粉刷液的自动输出,无需频繁蘸取白石灰浆,大幅降低了劳动强度;同时能将两个第二滚筒对树干表面进行对称环抱且进行滚刷,大大提高了粉刷效率;同时每个第二滚筒上的第二弧形槽能较好的贴合在树干的曲面上,显著增大了粉刷的有效面积,进一步提高了粉刷效率,省时省力。

Street tree painting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行道树粉刷系统
本技术涉及一种行道树粉刷系统。
技术介绍
在气温较低时,在行道树的树干表面涂刷白石灰浆可以有效防止行道树冻伤并且兼具美化和防止病虫害的作用,现有的行道树粉刷方式通常时用一手握住一个常规的滚刷频繁的蘸取白石灰浆,然后在树干上竖向滚动进行粉刷,此过程中,另一手必须一致拎着灰浆桶以跟随粉刷位置而移动,劳动强度大,粉刷效率低;且常规的滚刷大都为直筒型,不能与树干的曲面相互贴合,导致有效粉刷面很小,费时费力,有待于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现状,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能自动输出粉刷液以大幅降低劳动强度,同时大大提高了粉刷效率,显著增大了粉刷的有效面积,省时省力的行道树粉刷系统。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行道树粉刷系统,包括箱体、顶盖、第一抓手、把手、锥斗、内管、管塞、箱门、第二抓手、后轮、前轮、隔板、托板、蓄电池、气泵、进气管、出液管和滚刷组件;箱体的前侧开口并设置有两个可对开的箱门,两个箱门的接缝处外侧均设置有一个第二抓手,箱体的上方设置有可上下摆动的顶盖,顶盖的后端上侧固定有两个对称分布的第一抓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的上方后侧开设有通孔,所述顶盖的前端两侧分别可转动的连接在通孔的前端左右两侧内壁上,所述隔板竖直设置在箱体的内部并设于通孔的前侧,所述锥斗固定在通孔中并设于顶盖的下方,所述内管竖直嵌设在锥斗的底部中心,所述管塞插入螺接在内管的上端内部,所述箱体的底部后端左右两侧均设置有一个可转动的后轮,所述箱体的底部前端左右两侧均设置有一个可转动的前轮,所述托板横向固定在隔板的前侧中部并设于两个箱门的内侧,所述隔板的上侧固定有气泵,所述蓄电池固定在箱体的内侧底部前端并设于隔板和两个箱门之间且与气泵相连,所述进气管的一端连接在气泵的出气端上,所述进气管的另一端向后穿插连接在隔板的上端,所述出液管的一端与滚刷组件相连,所述出液管的另一端穿插连接在箱体的左侧下方并设于隔板的后侧且与箱体的内部相连通。优选地,所述隔板的上下两侧分别固定在箱体的上下两侧内壁上,所述隔板的左右两侧分别固定在箱体的左右两侧内壁上。优选地,所述滚刷组件包括轮盘、轮轴、硬管、管盖、套筒、伸缩组件和滚涂组件,所述轮轴的一端固定在轮盘的一侧中心,所述轮轴的另一端横向固定在箱体的左侧外部,所述出液管的一端绕设在轮轴上并设于轮盘的内侧且与硬管的一端相连,所述管盖固定在硬管的另一端外侧,所述管盖的外侧固定有套筒;所述套筒中设置有伸缩组件,所述套筒的两侧均设置有一个相互对称分布的滚涂组件。优选地,所述伸缩组件包括弹簧、限位块、推杆、支撑块、第一滚筒和U型架;所述限位块和弹簧均设置在套筒的内部,所述限位块设于弹簧的上方,所述推杆的一端穿过套筒的外端中心并固定在限位块上,所述支撑块的一端固定在推杆的另一端上,所述支撑块的另一端固定有U型架,所述U型架中设置有可转动的第一滚筒,所述第一滚筒的外侧中部形成有环向分布的第一弧形槽。优选地,所述滚涂组件包括筒盖、筒底、储料筒、软管、摆杆、第二滚筒和支架;所述储料筒的两端分别固定有筒盖和筒底,所述筒盖的外侧向外形成有连接片;所述摆杆的一端可转动的连接在连接片的上侧,所述支架的一端可转动的连接在连接片的下侧;所述支架的另一端固定在套筒的外侧,所述软管的一端连接在筒盖的一侧并与储料筒的内部相连通,所述第二滚筒可转动的套设在储料筒上并设于筒盖和筒底之间。优选地,所述储料筒的上侧开设有多个环向分布的出料孔组合,每个所述出料孔组合包括多个等间距分布的出料孔,所述第二滚筒的外侧中部形成有环向分布的第二弧形槽。优选地,两个滚涂组件中的所述摆杆的另一端分别可转动的连接在支撑块的两侧,两个滚涂组件中的所述软管的另一端均连接在硬管的另一端外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本技术能实现粉刷液的自动输出,无需频繁蘸取白石灰浆,大幅降低了劳动强度;同时能将两个第二滚筒对树干表面进行对称环抱且进行滚刷,大大提高了粉刷效率;同时每个第二滚筒上的第二弧形槽能较好的贴合在树干的曲面上,显著增大了粉刷的有效面积,进一步提高了粉刷效率,省时省力,且操作简单,移动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左前侧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的右后侧结构图;图3为本技术的顶盖下方的结构图;图4为本技术的隔板前侧的结构图;图5为本技术的滚刷组件的结构图;图6为本技术的滚涂组件的剖面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6所示,一种行道树粉刷系统,包括箱体1、顶盖2、第一抓手3、把手4、锥斗5、内管6、管塞7、箱门8、第二抓手9、后轮10、前轮11、隔板12、托板13、蓄电池14、气泵15、进气管16、出液管19和滚刷组件;箱体1的前侧开口并设置有两个可对开的箱门8,两个箱门8的接缝处外侧均设置有一个第二抓手9,箱体1的上方设置有可上下摆动的顶盖2,顶盖2的后端上侧固定有两个对称分布的第一抓手3;箱体1的上方后侧开设有通孔101,顶盖2的前端两侧分别可转动的连接在通孔101的前端左右两侧内壁上,隔板12竖直设置在箱体1的内部并设于通孔101的前侧,隔板12的上下两侧分别固定在箱体1的上下两侧内壁上,隔板12的左右两侧分别固定在箱体1的左右两侧内壁上,锥斗5固定在通孔101中并设于顶盖2的下方,内管6竖直嵌设在锥斗5的底部中心,管塞7插入螺接在内管6的上端内部,箱体1的底部后端左右两侧均设置有一个可转动的后轮10,箱体1的底部前端左右两侧均设置有一个可转动的前轮11,托板13横向固定在隔板12的前侧中部并设于两个箱门8的内侧,隔板12的上侧固定有气泵15,蓄电池14固定在箱体1的内侧底部前端并设于隔板12和两个箱门8之间且与气泵15相连,进气管16的一端连接在气泵15的出气端上,进气管16的另一端向后穿插连接在隔板12的上端,出液管19的一端与滚刷组件相连,出液管19的另一端穿插连接在箱体1的左侧下方并设于隔板12的后侧且与箱体1的内部相连通,滚刷组件包括轮盘17、轮轴18、硬管20、管盖21、套筒23、伸缩组件和滚涂组件,轮轴18的一端固定在轮盘17的一侧中心,轮轴18的另一端横向固定在箱体1的左侧外部,出液管19的一端绕设在轮轴18上并设于轮盘17的内侧且与硬管20的一端相连,管盖21固定在硬管20的另一端外侧,管盖21的外侧固定有套筒23;套筒23中设置有伸缩组件,套筒23的两侧均设置有一个相互对称分布的滚涂组件;伸缩组件包括弹簧28、限位块29、推杆30、支撑块31、第一滚筒32和U型架33;限位块29和弹簧28均设置在套筒23的内部,限位块29设于弹簧28的上方,推杆30的一端穿过套筒23的外端中心并固定在限位块29上,支撑块31的一端固定在推杆30的另一端上,支撑块31的另一端固定有U型架33,U型架33中设置有可转动的第一滚筒32,第一滚筒32的外侧中部形成有环向分布的第一弧形槽321;滚涂组件包括筒盖25、筒底27、储料筒26、软管22、摆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行道树粉刷系统,包括箱体、顶盖、第一抓手、把手、锥斗、内管、管塞、箱门、第二抓手、后轮、前轮、隔板、托板、蓄电池、气泵、进气管、出液管和滚刷组件;箱体的前侧开口并设置有两个可对开的箱门,两个箱门的接缝处外侧均设置有一个第二抓手,箱体的上方设置有可上下摆动的顶盖,顶盖的后端上侧固定有两个对称分布的第一抓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的上方后侧开设有通孔,所述顶盖的前端两侧分别可转动的连接在通孔的前端左右两侧内壁上,所述隔板竖直设置在箱体的内部并设于通孔的前侧,所述锥斗固定在通孔中并设于顶盖的下方,所述内管竖直嵌设在锥斗的底部中心,所述管塞插入螺接在内管的上端内部,所述箱体的底部后端左右两侧均设置有一个可转动的后轮,所述箱体的底部前端左右两侧均设置有一个可转动的前轮,所述托板横向固定在隔板的前侧中部并设于两个箱门的内侧,所述隔板的上侧固定有气泵,所述蓄电池固定在箱体的内侧底部前端并设于隔板和两个箱门之间且与气泵相连,所述进气管的一端连接在气泵的出气端上,所述进气管的另一端向后穿插连接在隔板的上端,所述出液管的一端与滚刷组件相连,所述出液管的另一端穿插连接在箱体的左侧下方并设于隔板的后侧且与箱体的内部相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行道树粉刷系统,包括箱体、顶盖、第一抓手、把手、锥斗、内管、管塞、箱门、第二抓手、后轮、前轮、隔板、托板、蓄电池、气泵、进气管、出液管和滚刷组件;箱体的前侧开口并设置有两个可对开的箱门,两个箱门的接缝处外侧均设置有一个第二抓手,箱体的上方设置有可上下摆动的顶盖,顶盖的后端上侧固定有两个对称分布的第一抓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的上方后侧开设有通孔,所述顶盖的前端两侧分别可转动的连接在通孔的前端左右两侧内壁上,所述隔板竖直设置在箱体的内部并设于通孔的前侧,所述锥斗固定在通孔中并设于顶盖的下方,所述内管竖直嵌设在锥斗的底部中心,所述管塞插入螺接在内管的上端内部,所述箱体的底部后端左右两侧均设置有一个可转动的后轮,所述箱体的底部前端左右两侧均设置有一个可转动的前轮,所述托板横向固定在隔板的前侧中部并设于两个箱门的内侧,所述隔板的上侧固定有气泵,所述蓄电池固定在箱体的内侧底部前端并设于隔板和两个箱门之间且与气泵相连,所述进气管的一端连接在气泵的出气端上,所述进气管的另一端向后穿插连接在隔板的上端,所述出液管的一端与滚刷组件相连,所述出液管的另一端穿插连接在箱体的左侧下方并设于隔板的后侧且与箱体的内部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道树粉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的上下两侧分别固定在箱体的上下两侧内壁上,所述隔板的左右两侧分别固定在箱体的左右两侧内壁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道树粉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滚刷组件包括轮盘、轮轴、硬管、管盖、套筒、伸缩组件和滚涂组件,所述轮轴的一端固定在轮盘的一侧中心,所述轮轴的另一端横向固定在箱体的左侧外部,所述出液管的一端绕设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建伟薛叶彤丁胜年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财经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