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行星探测器着陆缓冲过程模拟实验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32716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7 01: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小行星探测器着陆缓冲过程模拟实验台,该实验台的模拟小行星地表形貌位于实验台基座表面,小行星探测器位于实验台支架内部,加速度传感器安装在小行星探测器的质心位置;起重装置安装在实验台支架一侧,滑动摇块安装于实验台支架另一侧,铰链安装于实验台支架上方一角,滑车通过绳索与起重装置连接,小行星探测器通过绳索悬吊在滑车下,导轨一端通过铰链与实验台支架连接,另一端与滑动摇块连接,高速摄像机安装在实验台支架侧面。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研究人员在地面无法模拟小行星探测器着陆时法向、侧向速度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用于小行星探测器进行地面模拟着陆缓冲过程的实验台,可以模拟小行星探测器着陆时的法向和侧向速度。

An experimental platform for simulating the landing buffer process of asteroid prob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小行星探测器着陆缓冲过程模拟实验台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小行星探测器进行地面模拟着陆缓冲过程的实验台,属于小行星探测器的地面模拟实验领域。
技术介绍
小行星具有质量小、引力小,形状不规则、地表形态不确知等特点,因此小行星探测器在小行星表面的着陆过程中,由于受到小行星反作用力的作用而“弹起”,难以在小行星表面着陆。目前,只有美国的尼尔号探测器在爱神星成功“硬”着陆和欧洲空间局的菲莱号探测器在彗星表面成功“软”着陆,但菲莱号探测器着陆过程中弹起两次,最终由于着陆缓冲装置的作用而成功在彗星表面着陆。小行星探测器在着陆过程中的法向速度、侧向速度和探测器缓冲装置的性能是影响小行星探测器着陆稳定性的主要参数,因此需要研究小行星探测器在着陆过程中的法向速度、侧向速度对探测器缓冲装置性能的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是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研究人员在地面无法模拟小行星探测器着陆时法向、侧向速度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用于小行星探测器进行地面模拟着陆缓冲过程的实验台,可以模拟小行星探测器着陆时的法向速度和侧向速度。本专利技术为达此目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小行星探测器着陆缓冲过程模拟实验台,其特征在于,包括实验台支架、起重装置(1)、模拟小行星地表形貌(2)、加速度传感器(4)、铰链(5)、绳索(6)、滑车(7)、导轨(8)、滑动摇块(9)、高速摄像机(10)和实验台基座(11);所述实验台基座(11)位于试验台支架的底部,所述模拟小行星地表形貌(2)位于实验台基座(11)的表面,所述小行星探测器(3)位于实验台支架的内部,所述加速度传感器(4)安装在小行星探测器(3)的质心位置;/n所述起重装置(1)安装在实验台支架的一侧,所述滑动摇块(9)安装于实验台支架的另一侧,所述铰链(5)安装于实验台支架的上方一角且与起重装置(1)同侧,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小行星探测器着陆缓冲过程模拟实验台,其特征在于,包括实验台支架、起重装置(1)、模拟小行星地表形貌(2)、加速度传感器(4)、铰链(5)、绳索(6)、滑车(7)、导轨(8)、滑动摇块(9)、高速摄像机(10)和实验台基座(11);所述实验台基座(11)位于试验台支架的底部,所述模拟小行星地表形貌(2)位于实验台基座(11)的表面,所述小行星探测器(3)位于实验台支架的内部,所述加速度传感器(4)安装在小行星探测器(3)的质心位置;
所述起重装置(1)安装在实验台支架的一侧,所述滑动摇块(9)安装于实验台支架的另一侧,所述铰链(5)安装于实验台支架的上方一角且与起重装置(1)同侧,所述滑车(7)通过绳索(6)与起重装置(1)连接,所述小行星探测器(3)通过绳索(6)悬吊在滑车(7)下,所述导轨(8)的一端通过铰链(5)与实验台支架连接,另一端与滑动摇块(9)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德威王国庆全齐全邓宗全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黑龙;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