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散热器背挂板,包括垂直的后面板、设置在所述后面板上部的壁挂孔和与所述后面板垂直向前折弯的两个侧面板,其特征是:在所述的两个侧面板上分别设置有两个散热器芯挂槽,所述散热器芯挂槽为开口的等宽直角形状,开口设置在两个侧面板前缘,水平延伸后向下折弯,其底部末端呈半圆弧状。(*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取暖设备的附件,具体涉及一种散热器的背挂板。
技术介绍
散热器是一种日常生活和建筑中常用的取暖设备,一般的散热器均通过背挂板挂置在墙壁上。但是,现有的散热器背挂板基本都是在背挂板的两个侧面板上设置有散热器进、出水管的穿通孔,使用这种背挂板在安装散热器时,必须先将散热器的进、出水管穿过侧面板上的穿通孔,在维修散热器芯或需要调整进出水管的位置时,也必须首先拆下背挂板上的进、出水管。这样,增加了安装和维修的工作量,使用不太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用新型的目的是为克服现有散热器背挂板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装维修方便,可较好地实现散热器芯方向互换的散热器背挂板。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在散热器背挂板的两个侧面板上分别设置有两个散热器芯挂槽,所述散热器芯挂槽为开口的等宽直角形状,开口设置在两个侧面板前缘,水平延伸后向下折弯,其底部末端呈半圆弧状。并且,使散热器芯挂槽的宽度及底部末端的圆弧与所挂放散热器芯的进、出水管的直径相适合。另外,在侧面板上分别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内侧有凹形开口,挡板通过两对分别向上、下伸出的板卡卡在侧面板上。本技术散热器背挂板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安装维修方便、可较好地实现散热器芯方向的互换,受到使用者的欢迎。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主视图;图2为图1的俯视图;图3为图1的仰视图;图4为图1的侧视图;图5为挡板主视图;图6为图5中挡板的左视图;图7为本技术使用状态示意图。其中,1.前面板,2.壁挂孔,3.侧面板,4.散热器芯挂槽,5.挡板,6.凹形开口,7.板卡,8.筋板。具体实施方式在如图1至图4和图7所示的实施例中,在散热器背挂板的两个侧面板3上分别设置有两个散热器芯挂槽4,这是一组开口等宽的直角形状槽,其开口设置在两个侧面板前缘,水平延伸后向下折弯,其底部末端呈半圆弧状,该散热器芯挂槽4的宽度及底部末端的圆弧与所挂放散热器芯的进、出水管的直径相适合。使用时,只需将散热器芯左右的两个进、出水管分别对准热器芯挂槽4两个槽口轻轻推入后放下,使其稳住即可。如图5、图6所示,为了使背挂板和散热器芯固定牢靠,在两个侧面板3上分别设置有挡板5,所述挡板5内侧有凹形开口6,所述凹形开口的上端呈弧形,挡板5通过两对分别向上、下伸出的板卡7卡在热器芯挂槽4开口部位上,当把挡板5卡入侧面板3后,所述凹形开口6上端的弧形部分与散热器芯挂槽4下部的半圆弧恰好将进、出水管卡紧;为了增强挡板5的强度,在其外沿增加了筋板8。使用这种背挂板安装散热器时,散热器进、出水管的方向可以左、右互换,可随房间的布局安装散热器,同时摘取非常方便,在维修散热器芯时,只需简单地将其从背挂板上摘下。权利要求1.一种散热器背挂板,包括垂直的后面板、设置在所述后面板上部的壁挂孔和与所述后面板垂直向前折弯的两个侧面板,其特征是在所述的两个侧面板上分别设置有两个散热器芯挂槽,所述散热器芯挂槽为开口的等宽直角形状,开口设置在两个侧面板前缘,水平延伸后向下折弯,其底部末端呈半圆弧状。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器背挂板,其特征是所述散热器芯挂槽的宽度及底部末端的圆弧,要与所挂放散热器芯的进、出水管的直径相适合。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散热器背挂板,其特征是所述侧面板上分别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内侧设置有两个凹形开口,所述开口上端呈弧形;所述挡板外沿设置有筋板,靠近筋板处设置有两对分别向上、下伸出的板卡。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取暖设备的附件,具体涉及一种散热器的背挂板。包括垂直的后面板和与所述后面板垂直向前折弯的两个侧面板,在两个侧面板上分别设置有两个散热器芯挂槽,所述散热器芯挂槽为开口的等宽直角形状,开口设置在两个侧面板前缘,水平延伸后向下折弯,其底部末端呈半圆弧状。散热器芯挂槽的宽度及底部末端的圆弧,要与所挂放散热器芯的进、出水管的直径相适合。本技术结构简单、安装维修方便,可较好地实现散热器芯进、出水管方向左、右互换。文档编号F24D19/02GK2685750SQ200320128190公开日2005年3月16日 申请日期2003年12月19日 优先权日2003年12月19日专利技术者张文丰 申请人:张文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文丰,
申请(专利权)人:张文丰,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