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能翅片式红外辐射采暖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3246 阅读:2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蓄能翅片式红外辐射采暖器,有壳体(1),壳体(1)内设置有电加热元件(2),其特征在于:电加热元件(2)的下面设有蓄热层(3),蓄热层(3)的下面有绝热层(4)。(*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暖器,尤其是一种蓄能翅片式红外辐射采暖器
技术介绍
随着供热制度的改革,人们对电取暖设备更加青睐,各种电取暖设备相继问世。尽管品种很多,但大部分电取暖设备都是在壳体内安装有与电源相接的电加热元件,并在壳体内填充导热介质(导热油、水等)。现有壳体一般都是用铝合金、搪瓷等材料制作,在壳体上加工有散热孔,壳体散热面为一个整体的平面板,存在着散热面积小的问题,必需靠提高表面温度来提高热辐射率,表面温度过高不仅浪费能源而且还直接影响产品的安全性能;而现有的电加热元件都采用传统的电加热管,普遍存在着电-热转换效率低的问题,长时间使用易被氧化、变脆,使用寿命短;现有的导热介质确实具有导热快的特点,但是当电加热元件停止加热时,导热介质并不能储存热量而迅速降温。因此,现有的电取暖设备普遍存在着可靠性低、浪费能源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可靠性低、浪费能源等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可节约能源、可靠性高、安全性能好的蓄能翅片式红外辐射采暖器。本技术的技术解方案是一种蓄能翅片式红外辐射采暖器,有壳体1,壳体1内设置有电加热元件2,电加热元件2的下面设有蓄热层3,蓄热层3的下面有绝热层4。所述电加热元件2上端的壳体1为翅片式红外辐射板5,翅片式红外辐射板5为在锯齿板6上覆有红外辐射涂层7。所述的锯齿板6为方形齿板,其齿高2~50mm,齿距3~20mm,齿厚1~10mm,基板厚2~10mm。所述的电加热元件2为碳陶加热管,碳陶加热管为设有碳陶发热基体8,在碳陶发热基体8的两端接有电极引出棒9,碳陶发热基体8外套有保护管10,碳陶发热基体8与保护管10之间填充有绝缘导热粉11。所述的蓄热层3为轻体蜂窝网状高效蓄能层。本技术同现有技术相比,其区别在于在电加热元件的下面设有蓄热层,在蓄热层的下面设有绝热层。电取暖设备正常工作时,电加热元件产生的热量一方面向采暖空间散热,另一方面使其下面的蓄热层自身蓄热。当室内温度达到所设定的温度时,电加热元件停止加热,此时蓄能层放热,使采暖空间有一个很长的时间内维持恒温,最大限度地利用了热量、节约了能量。尤其是可充分利用夜间低谷电蓄热,来解决白天用电高峰期间的取暖问题,降低了采暖用户的取暖成本。本技术所采用碳陶技术加工的碳陶加热管,电热转换率高达99.6%,耐氧化不易断裂,使用寿命长达5万小时以上,高于国家标准15倍以上;电加热元件上端的翅片式红外辐射板是在齿形铝合金板上覆一层等离子红外辐射层,将电能转换为热能的同时以红外辐射方式的向外传热,产品的红外辐射波长在1微米~33微米之间,能对人体皮下组织产生共振,具有很好的理疗保健作用。由于锯齿板的散热面积达,表面加热温度无需很高,节约能源,安全性好。其表面加热温度也无需很高,节约能源,安全性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翅片式红外辐射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碳陶加热管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有壳体1,壳体1内安装有支架12,支架12上有凹槽13,电加热元件2支在凹槽13内,在电加热元件2的下面固定有蓄热层3,蓄热层3最好为轻体蜂窝网状高效蓄能层,蓄热层3的下面有绝热层4。如图2所示位于电加热元件2上端的壳体1最好为翅片式红外辐射板5,即在锯齿板6上覆有等离子红外辐射涂层7的翅片式红外辐射板5,锯齿板6为方形齿板,其齿高2~50mm,齿距3~20mm,齿厚1~10mm,基板厚2~10mm。如图3所示电加热元件2最好为碳陶加热管,碳陶加热管为按体积比为5-8∶0.5-1.5∶0.5-1.5∶0.5-1.5将碳粉、非氧化物陶瓷粉末、合金氧化物及红外辐射粉混合搅拌均匀,采用化学固化法加工成碳陶发热基体8,在碳陶发热基体8的两端接有电极引出棒9,碳陶发热基体8外套有保护管10,碳陶发热基体8与保护管10之间填充有绝缘导热粉11。权利要求1.一种蓄能翅片式红外辐射采暖器,有壳体(1),壳体(1)内设置有电加热元件(2),其特征在于电加热元件(2)的下面设有蓄热层(3),蓄热层(3)的下面有绝热层(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能翅片式红外辐射采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加热元件(2)上端的壳体(1)为翅片式红外辐射板(5),翅片式红外辐射板(5)为在锯齿板(6)上覆有红外辐射涂层(7)。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蓄能翅片式红外辐射采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锯齿板(6)为方形齿板,其齿高2~50mm,齿距3~20mm,齿厚1~10mm,基板厚2~10mm。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蓄能翅片式红外辐射采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加热元件(2)为碳陶加热管,碳陶加热管为设有碳陶发热基体(8),在碳陶发热基体(8)的两端接有电极引出棒(9),碳陶发热基体(8)外套有保护管(10),碳陶发热基体(8)与保护管(10)之间填充有绝缘导热粉(11)。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蓄能翅片式红外辐射采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蓄热层(3)为轻体蜂窝网状高效蓄能层。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一种蓄能翅片式红外辐射采暖器,有壳体1,壳体1内设置有电加热元件2,电加热元件2的下面设有蓄热层3,蓄热层3的下面有绝热层4。电取暖设备正常工作时,电加热元件产生的热量一方面向采暖空间散热,另一方面使其下面的蓄热层自身蓄热。当室内温度达到所设定的温度时,电加热元件停止加热,此时蓄能层放热,使采暖空间有一个很长的时间内维持恒温,最大限度地利用了热量、节约了能量。尤其是可充分利用夜间低谷电蓄热,来解决白天用电高峰期间的取暖问题,可降低采暖用户的取暖成本。文档编号F24D15/00GK2672518SQ200320128718公开日2005年1月19日 申请日期2003年12月21日 优先权日2003年12月21日专利技术者马放, 梁明山, 高申 申请人:大连现代采暖安装工程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放梁明山高申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现代采暖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