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麻醉药液定量灌装装置,包括筒体、支架和筒盖;筒体与筒盖围合成混合腔室;混合腔室内设置有搅拌器,搅拌器固定在筒盖上;在筒盖上设置有用于向混合腔室内注入不同种类麻醉药液的进药液管;在各药液管上分别设置有用于测量与控制药液进入量的控制阀;麻醉药液定量灌装装置还包括定量灌装机构,定量灌装机构包括进药液口和出药液口,进药液口与筒体的底部通过管道连通,管道上设置有用于控制管道通断的电磁阀;通过搅拌器的搅拌作用和定量灌装机构的定量测量作用,从而解决现有技术中采用人工摇摆药瓶的方式混合效率低的问题和混合麻醉药液无法定量灌装的问题。
A quantitative filling device for anesthetic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麻醉药液定量灌装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麻醉药液定量灌装装置。
技术介绍
麻醉药是在实施手术时或进行诊断性检测操作时,对病人注射的一种用于使病人暂时失去知觉的药物。使病人在舒适、安静的环境中,在对不良刺激无反应、暂时失去记忆的情况下接受手术。根据麻醉的作用的范围不同,分为全身麻醉和局部麻醉。为了提高麻醉效率和将对人体的伤害降低到最小,在临床上使用的麻醉药是多种药剂的混合麻醉药剂。在混合麻醉药剂的使用过程中,严格控制混合麻醉药剂的使用量,实行定量配置。目前,多种麻醉药剂采用人工摇摆药瓶的方式混合,混合效率低;混合后无法进行定量罐装。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混合效率低和无法定量灌装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麻醉药液定量灌装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具体如下:一种麻醉药液定量灌装装置,包括筒体、用于支撑所述筒体的支架和与所述筒体适配的筒盖;所述筒体与筒盖围合成混合腔室;所述混合腔室内设置有搅拌器,所述搅拌器固定在所述筒盖上;在所述筒盖上设置有用于向混合腔室内注入不同种类麻醉药液的进药液管;在各药液管上分别设置有用于测量与控制药液进入量的控制阀;所述麻醉药液定量灌装装置还包括定量灌装机构,所述定量灌装机构包括进药液口和出药液口,所述进药液口与筒体的底部通过管道连通,所述管道上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管道通断的电磁阀。本技术的麻醉药液定量灌装装置的有益效果:筒体和筒盖围合成混合腔室,在腔室内设置搅拌器,进入混合腔室内的多种药剂的麻醉药剂,在搅拌器的搅拌作用下,使多种药剂混合均匀,从而解决现有技术中采用人工摇摆药瓶的方式混合效率低的问题;麻醉药液定量灌装装置还设置有定量灌装机构,将混合好的药液注入定量灌装机构进行定量测量,从而解决现有技术中混合麻醉药液无法定量灌装的问题。进一步地,所述定量灌装机构包括筒管、拉杆、把手和设置在所述筒管内做密封往返运动的活塞;所述把手与活塞分别设置在所述拉杆的两端;所述进药液口和出药液口设置在所述筒管底部;出药液口设置有出药液管;所述出药液管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出药液管通断的阀门。有益效果:将定量灌装机构包括筒管、拉杆、把手和活塞,结构简单;操作简便的特点。进一步地,所述定量灌装机构的筒管的管壁上设置用于显示筒管内溶液体积的刻度线。有益效果:通过在筒管的管壁上设置刻度线,显示筒管内溶液的体积;使定量灌装机构适应于不同量液体的定量灌装。进一步地,所述搅拌器包括搅拌轴,设置在所述搅拌轴顶端用于驱动搅拌轴转动的搅拌电机,以及设置在所述搅拌轴下部用于搅拌混合麻醉药液的搅拌叶片;所述搅拌叶片分为两层设置。有益效果:搅拌器包括搅拌轴、搅拌电机和搅拌叶片,通过搅拌电机的驱动,搅拌叶片对药液进行搅拌;将搅拌叶片设置成两层,使药液搅拌的更加均匀。进一步地,所述筒盖包括顶板、底板和侧壁,所述顶板、底板和侧壁围合成用于存纳搅拌电机的空腔;所述顶板的上端面设置有提手。有益效果:顶板、底板和侧壁围合成一空腔,将搅拌电机置入空腔内,对搅拌电机有效保护的同时,提高麻醉药液定量灌装装置的外表美观。进一步地,所述筒体内底面中心位置开设有用于容纳所述搅拌轴一端的导向槽。有益效果:在筒体的内底面的中心位置开设导向槽,导向槽对搅拌轴的一端进行径向限位,防止搅拌轴抖动过大,降低混合麻醉药液的混合效果。进一步地,所述筒体与筒盖之间的连接为插接,在所述筒体靠近筒盖一端端面靠内一侧设置有凸台;所述筒盖靠近筒体一端端面靠内一侧设置有与所述凸台适配的豁口。有益效果:在筒体与筒盖相向端设置凸台与豁口,通过凸台与豁口的配合实现筒体与筒盖之间的插接;使筒体与筒盖连接牢固的同时,实现筒体与筒盖的快速安装或拆卸。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麻醉药液定量灌装装置的实施例的立体图;图2是本技术的麻醉药液定量灌装装置的实施例的主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麻醉药液定量灌装装置的实施例的俯视图;图4是图3中A-A处的剖面图。图中:1-支架,2-筒体,21-凸台,22-导向槽,3-筒盖,31-顶板,32-底板,33-侧壁,34-提手,35-豁口,4-搅拌器,41-搅拌电机,42-搅拌轴,43-搅拌叶片,5-定量灌装机构,51-筒管,52-拉杆,53-把手,54-刻度线,55-进药液口,56-出药液管,57-活塞,6-第一进药液管,7-第二进药液管,8-第一控制阀,9-第二控制阀,10-第一控制面板,11-第二控制面板,12-管道,13-电磁阀,14-阀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本技术的麻醉药液定量灌装装置的实施例的具体结构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包括筒体2用于支撑筒体2的支架1和与筒体2适配的筒盖3;筒体2与筒盖3围合成混合腔室。混合腔室内设置有搅拌器4,搅拌器4固定在筒盖3上;在筒盖3上设置有用于向混合腔室内注入不同种类麻醉药液的进药液管。进药液管包括第一进药液管6和第二进药液管7;在第一进药液管6、第二进药液管7上分别设置有用于测量与控制药液进入量的第一控制阀8和第二控制阀9;第一控制阀8和第二控制阀9为普通的电磁阀13。在筒盖3的外侧壁33上设置有第一控制面板10和第二控制面板11,第一控制面板10与第一控制阀8之间、第二控制面板11与第二控制阀9之间导电连接,通过第一控制面板10和第二控制面板11分别控制第一控制阀8和第二控制阀9,并显示药液的进入量;控制面板为常用的亚克力控制面板。麻醉药液定量灌装装置还包括定量灌装机构5,定量灌装机构5包括进药液口55和出药液口,在出药液口设置有出药液管56,进药液口55与筒体2的底部通过管道12连通,在管道12上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管道12通断的电磁阀13。在本实施例中,定量灌装机构5包括筒管51、拉杆52、把手53和设置在筒管51内做密封往返运动的活塞57;把手53与活塞57分别设置在拉杆52的两端;进药液口55和出药液口设置在筒管51底部;出药液管56设置有用于控制出药液管56通断的阀门14;该定量灌装机构5具有结构简单、操作简便的特点。并在筒管51的管壁上设置用于显示筒管51内溶液体积的刻度线54;显示筒管51内溶液的体积;使定量灌装机构5适应于不同量液体的定量灌装。在其他实施例中,定量灌装机构5为一定容量的腔体,进药液口55设置在腔体的顶部,出药液口56设置在腔体的底部,进药液口55与筒体2的底部通过管道12连通,并在管道12上设置用于控制管道12通道的电磁阀13;在出药液管56设置有用于控制出药液口管56通断的阀门14。在本实施例中,筒盖3包括顶板31、底板32和侧壁33,顶板31底板32和侧壁33围合成用于存纳搅拌电机41的空腔;顶板31的上端面设置有提手34;将搅拌电机41放置在空腔内,对搅拌电机41有效保护的同时,提高麻醉药液定量灌装装置的外表美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麻醉药液定量灌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筒体、用于支撑所述筒体的支架和与所述筒体适配的筒盖;所述筒体与筒盖围合成混合腔室;所述混合腔室内设置有搅拌器,所述搅拌器固定在所述筒盖上;在所述筒盖上设置有用于向混合腔室内注入不同种类麻醉药液的进药液管;在各药液管上分别设置有用于测量与控制药液进入量的控制阀;所述麻醉药液定量灌装装置还包括定量灌装机构,所述定量灌装机构包括进药液口和出药液口,所述进药液口与筒体的底部通过管道连通,所述管道上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管道通断的电磁阀。/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麻醉药液定量灌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筒体、用于支撑所述筒体的支架和与所述筒体适配的筒盖;所述筒体与筒盖围合成混合腔室;所述混合腔室内设置有搅拌器,所述搅拌器固定在所述筒盖上;在所述筒盖上设置有用于向混合腔室内注入不同种类麻醉药液的进药液管;在各药液管上分别设置有用于测量与控制药液进入量的控制阀;所述麻醉药液定量灌装装置还包括定量灌装机构,所述定量灌装机构包括进药液口和出药液口,所述进药液口与筒体的底部通过管道连通,所述管道上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管道通断的电磁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麻醉药液定量灌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量灌装机构包括筒管、拉杆、把手和设置在所述筒管内做密封往返运动的活塞;所述把手与活塞分别设置在所述拉杆的两端;所述进药液口和出药液口设置在所述筒管底部;出药液口设置有出药液管;所述出药液管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出药液管通断的阀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麻醉药液定量灌装装置,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贵山,敬广霞,赵伟新,宋建强,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市中心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