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椅具扶手升降控制机构,它包括第一滑槽、长条形金属件、滑块、推钮以及壳体内侧设置有的轴向分布的多个卡位槽,滑块处于第一滑槽内并处于其上部,滑块配备有弹性复位装置,滑块的下端带有向外凸出的顶块,长条形金属件同样处于第一滑槽内并处于滑块的下方,长条形金属件上端固定在竖向杆件上,长条形金属件带有朝内的凹陷部,凹陷部的上部带有斜面,滑块的顶块进入长条形金属件的底面和第一滑槽底部之间并处于长条形金属件的凹陷部内,竖向杆件上对应长条形金属件下端的定位凸块开设有通孔,定位凸块处于通孔内,卡位槽对准定位凸块并与其匹配,推钮与滑块相互连接并可带有其移动。该椅具扶手升降控制机构结构简单、制造方便且对扶手手柄的升降定位控制相对准确。(*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办公座椅的扶手,尤其是控制扶手手柄升降的控制机构。
技术介绍
2004.08.04公开的,公告号为CN2629553的中国技术专利披露一种可 调式椅具扶手,该椅具扶手包括一基座、 一活穿地组设在基座的一直立部上的扶 靠座,以及一直立地组设在基座上并顶撑扶靠座上、下移动的压力装置,此扶手 主要是以压力装置可相对伸縮的一第一调整单元与一第二调整单元来调整扶靠 座相对基座的高度,压力装置更包含一设于第一、二调整单元其中的一上且用来 控制第一、二调整单元调整伸縮长度的控制件,以及一配合邻设在此控制件周边 且可连动控制件的操作单元。该椅具扶手通过设置压力装置实现对椅具扶手的升 降控制,该压力装置实际就是一个压力棒,压力棒包括同轴设置并可相对伸縮的 第一单元和第二单元,但是这种压力棒对扶手手抦的升降控制一般定位不是非常 准确,而且制造工艺复杂,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制造方便的椅具扶手 升降控制机构,该控制机构对扶手手柄的升降定位控制相对准确。为此,本技术提供的椅具扶手升降控制机构包括设置在支架的竖向杆件 上的第一滑槽、端部带有定位凸块的长条形金属件、滑块、推钮以及壳体内侧设 置有的轴向分布的多个卡位槽,滑块处于第一滑槽内并处于其上部,滑块配备有 弹性复位装置,滑块的下端带有向外凸出的顶块,长条形金属件同样处于第一滑槽内并处于滑块的下方,长条形金属件上端固定在竖向杆件上,长条形金属件带 有朝内的凹陷部,凹陷部的上部带有斜面,滑块的顶块进入长条形金属件的底面 和第一滑槽底部之间并处于长条形金属件的凹陷部内,竖向杆件上对应长条形金 属件下端的定位凸块开设有通孔,定位凸块处于通孔内,卡位槽对准定位凸块并 与其匹配,推钮与滑块相互连接并可带有其移动。由于本技术提供的椅具扶手升降控制机构采用结构极为简单的长条形 金属件、滑块、推钮以及壳体内侧设置有的轴向分布的多个卡位槽等构成,部件 之间的配合关系非常简单,其制造也相对方便。另外由于采用定位凸块逐级配合 连续分布的卡位槽,使其定位控制相对准确。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提供的带有椅具扶手升降控制机构的扶手支架的结构平面 示意图。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各附图中1、支架,11、竖向杆件,111、第一滑槽,112、通孔,2、长 条形金属件,21、定位凸块,22、凹陷部,221、第一斜面,3、滑块,31、顶块, 32、第二滑槽,33、第二斜面,4、推钮,5、卡位槽,6、固定块,61、钩件,7、 拉簧,8、壳体。具体实施方式如图l、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的椅具扶手升降控制机构,包括设置在 支架1的竖向杆件11上的第一滑槽Ul、端部带有定位凸块21的长条形金属件 2、滑块3、推钮4以及壳体8内侧设置有的轴向分布的多个卡位槽5,滑块3处 于第一滑槽lll内并处于其上部,滑块3配备有弹性复位装置,滑块3的下端带 有向外凸出的顶块31,长条形金属件2同样处于第一滑槽111内并处于滑块3的下方,长条形金属件2上端固定在竖向杆件11上,长条形金属件2带有朝内 的凹陷部22,在此所谓朝内即靠近竖向杆件ll的一侧,所谓朝外即远离竖向杆 件11的一侧,凹陷部22由长条形金属件2直接折弯形成,凹陷部22的上部带 有第一斜面221,滑块3的顶块31进入长条形金属件2的底面和第一滑槽111 底部之间并处于长条形金属件2的凹陷部22内,顶块31朝向第一斜面22的一 侧设置有第二斜面33,竖向杆件11上对应长条形金属件2下端的定位凸块21 开设有通孔112,定位凸块21处于通孔112内,卡位槽5对准定位凸块21并与其 匹配,推钮4与滑块3相互连接并可带有其移动,推钮4套接在滑块3上。如1、图2所示,在上述实施例中竖向杆件11上第一滑槽111内设置有固定 块6,长条形金属件2的上端固定在固定块6上,固定块6的上部带有钩件61, 滑块3配备的弹性复位装置为拉簧7,滑块3外侧设置有第二滑槽32,拉簧7处 于第二滑槽32内,拉簧7的上端与滑块3的上部连接,拉簧7的下端搭接在钩 件61上。下面详细介绍本技术提供的椅具扶手升降控制机构的工作原理1、当 椅具扶手的扶手柄位置固定时,长条形金属件2下端的定位凸块21从通孔112 进入卡位槽5内,从而可以限制椅具扶手的壳体8相对支架1上下移动;2、当 椅具扶手的扶手柄需要升降时,使用者可以向上推动推钮4,推钮4受力后向上 滑移,带动其上的顶块31也向上移动,当顶块31移动到接触长条形金属件2的 凹陷部22的第一斜面221时,顶块31推动长条形金属件2的中部和下部朝外转 动,固定在长条形金属件2下端的定位凸块21也同时随之朝外移动,并脱离卡 位槽5,此时椅具扶手的壳体8可以相对支架1上下移动,当扶手柄随壳体8移 动到理想的高度时可以松开对推钮4的向上推动,受拉簧7的作用滑块3重新向 下移动,不再对长条形金属件2的第一斜面221施加推力,从而长条形金属件重新复位,其定位凸块21重新卡入卡位槽5内实现对扶手柄的定位。权利要求1、一种椅具扶手升降控制机构,其特征是包括设置在支架(1)的竖向杆件(11)上的第一滑槽(111)、端部带有定位凸块(21)的长条形金属件(2)、滑块(3)、推钮(4)以及壳体(8)内侧设置有的轴向分布的多个卡位槽(5),所述滑块(3)处于第一滑槽(111)内并处于其上部,滑块(3)配备有弹性复位装置,滑块(3)的下端带有向外凸出的顶块(31),长条形金属件(2)同样处于第一滑槽(111)内并处于滑块(3)的下方,长条形金属件(2)上端固定在竖向杆件(11)上,长条形金属件(2)带有朝内的凹陷部(22),凹陷部(22)的上部带有第一斜面(221),所述滑块(3)的顶块(31)进入长条形金属件(2)的底面和第一滑槽(111)底部之间并处于长条形金属件(2)的凹陷部(22)内,所述竖向杆件(11)上对应长条形金属件(2)下端的定位凸块(21)开设有通孔(112),定位凸块(21)处于通孔(112)内,所述卡位槽(5)对准定位凸块(21)并与其匹配,所述推钮(4)与滑块(3)相互连接并可带有其移动。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椅具扶手升降控制机构,其特征是所述竖向杆件 (11)上第一滑槽(111)内设置有固定块(6),所述长条形金属件(2)的上端固定在固定块(6)上,固定块(6)的上部带有钩件(61),所述滑块(3)配备 的弹性复位装置为拉簧(7),滑块(3)外侧设置有第二滑槽(32),拉簧(7)处 于第二滑槽(32)内,拉簧(7)的上端与滑块(3)的上部连接,拉簧(7)的下 端搭接在钩件(61)上。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椅具扶手升降控制机构,其特征是:所述顶块(31) 朝向第一斜面(22)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斜面(33)。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椅具扶手升降控制机构,它包括第一滑槽、长条形金属件、滑块、推钮以及壳体内侧设置有的轴向分布的多个卡位槽,滑块处于第一滑槽内并处于其上部,滑块配备有弹性复位装置,滑块的下端带有向外凸出的顶块,长条形金属件同样处于第一滑槽内并处于滑块的下方,长条形金属件上端固定在竖向杆件上,长条形金属件带有朝内的凹陷部,凹陷部的上部带有斜面,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椅具扶手升降控制机构,其特征是:包括设置在支架(1)的竖向杆件(11)上的第一滑槽(111)、端部带有定位凸块(21)的长条形金属件(2)、滑块(3)、推钮(4)以及壳体(8)内侧设置有的轴向分布的多个卡位槽(5),所述滑块(3)处于第一滑槽(111)内并处于其上部,滑块(3)配备有弹性复位装置,滑块(3)的下端带有向外凸出的顶块(31),长条形金属件(2)同样处于第一滑槽(111)内并处于滑块(3)的下方,长条形金属件(2)上端固定在竖向杆件(11)上,长条形金属件(2)带有朝内的凹陷部(22),凹陷部(22)的上部带有第一斜面(221),所述滑块(3)的顶块(31)进入长条形金属件(2)的底面和第一滑槽(111)底部之间并处于长条形金属件(2)的凹陷部(22)内,所述竖向杆件(11)上对应长条形金属件(2)下端的定位凸块(21)开设有通孔(112),定位凸块(21)处于通孔(112)内,所述卡位槽(5)对准定位凸块(21)并与其匹配,所述推钮(4)与滑块(3)相互连接并可带有其移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千奎,
申请(专利权)人:陈千奎,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