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液体加热装置的内管及液体加热装置、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厚膜加热
,尤其涉及用于液体加热装置的内管及液体加热装置、制造方法,如即热式饮水机、即热式咖啡机等设备的加热装置。
技术介绍
对液体连续加热的组件一般应用于需要连续出热水的加热电器中,比如咖啡机、饮料加热器、加热蒸汽机中的加热装置。现有技术中此类加热电器一般包括提供液体流道的内管与进行加热的外加热管,外加热管外壁印制厚膜电路,当厚膜电路通电发热时,实现对通过内管液体流道的液体加热。现有技术提供的液体加热装置,其液体流道通常为在内管上增设导流机构,两者分开制造再固定。一般采用塑料、橡胶等材料,塑料和橡胶由于具有一定的弹性,可以使得液体流道与外加热管之间的缝隙很小,从而使得液体只能沿着液体流道限定的流程从液体进口流到液体出口,以提高加热性能。但是,由于加热时,液体流道的温度会达到300℃以上,塑料、橡胶材质容易产生异味,食品级橡胶生产工艺复杂、成本高,且橡胶在高温高气压环境中遇水时,会因为温度过高而老化,产生异味,甚至产生有害人体健康的物质。同时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液体加热装置的内管,其特征在于,包括由金属或者合金制成的呈中空状的管体,所述管体的管壁厚度为0.3~1.0mm;通过滚或压的加工方法沿所述管体轴向在所述管体的内周壁上加工出螺旋状导流结构,使得所述螺旋状导流结构形成为沿所述管体的轴向延伸,并在所述管体外周壁上凸起,而在所述内周壁上凹陷。/n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一种用于液体加热装置的内管,其特征在于,包括由金属或者合金制成的呈中空状的管体,所述管体的管壁厚度为0.3~1.0mm;通过滚或压的加工方法沿所述管体轴向在所述管体的内周壁上加工出螺旋状导流结构,使得所述螺旋状导流结构形成为沿所述管体的轴向延伸,并在所述管体外周壁上凸起,而在所述内周壁上凹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管体两端的与所述管体一体成型的扩口。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管,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管体内周壁上,位于所述螺旋状导流结构的起始位置设有贯穿所述管体管壁的第一通孔,从而使得所述第一通孔连通所述管体的内周壁和外周壁,所述第一通孔与管体内周壁连接处形成流道入口;位于所述螺旋状导流结构的终止位置设有贯穿所述管体管壁的第二通孔,从而使得所述第二通孔连通所述管体的内周壁和外周壁,所述第二通孔与管体内周壁连接处形成流道出口。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管,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管体外周壁上凸起的螺旋状导流结构,其表面高度为1~5mm,螺纹间距为5~20mm。
5.一种液体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管;所述内管两端的开口由金属材料制作的端盖密封;
外管,所述外管的内周壁与所述螺旋状导流结构最高点之间相隔预定的径向间隙,使外管套设在所述螺旋状导流结构的外部;所述外管的外周壁上设有加热组件;
所述内管、外管和螺旋状导流结构形成流道,所述流道两端的开口由密封盖密封;所述密封盖设置有出液口或进液口,液体经密封盖的进液口进入流道加热,经出液口排出。
6.一种液体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3或者4所述的内管;
外管,所述外管的内周壁与所述螺旋状导流结构最高点之间相隔预定的径向间隙,使外管套设在所述螺旋状导流结构的外部;所述外管的外周壁上设有加热组件;
技术研发人员:杜少玲,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海德精工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