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热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986721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9 13:54
一种加热机构,包括即热式加热器、母锅、上盖、母锅上水位探针、母锅下水位探针、第一进水电磁阀、子锅、子锅上水位探针、子锅下水位探针、第二进水电磁阀及蒸汽电磁阀。母锅上水位探针及母锅下水位探针设置于母锅内,第一进水电磁阀连接于即热式加热器,子锅设置于母锅内,子锅上水位探针及子锅下水位探针设置于子锅内,第二进水电磁阀及蒸汽电磁阀连接于子锅。由此,能供应热水或蒸汽,且不会累积水垢。

Heating mechanis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加热机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加热机构,特别是涉及一种能产生蒸汽、热水的加热机构。
技术介绍
现有的蒸汽热水机构通常为蒸汽热水锅炉,以电热管加热至产生蒸汽温度,其缺点为加热速率较慢,容积亦较大,较占空间。另一种加热速率较快的即热式加热器(或称瞬热式加热器),其具有加热速度快、体积小的优点,但容易累积水垢,造成加热效率变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加热机构,能供应热水或蒸汽,且即热式加热器及母锅不会累积水垢。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加热机构,包括:一即热式加热器,该即热式加热器呈中空体,能用以容纳水;一母锅,该母锅呈中空体,能用以容纳水,该母锅的底部连接于该即热式加热器的顶部,该母锅的内部与该即热式加热器的内部相连通;一上盖,该上盖设置于该母锅的顶部;一母锅上水位探针,该母锅上水位探针设置于该母锅内;一母锅下水位探针,该母锅下水位探针设置于该母锅内;一第一进水电磁阀,该第一进水电磁阀连接于该即热式加热器;至少一子锅,该子锅呈中空体,能用以容纳水,该子锅设置于该母锅内;至少一子锅上水位探针,该子锅上水位探针设置于该子锅内;至少一子锅下水位探针,该子锅下水位探针设置于该子锅内;至少一第二进水电磁阀,该第二进水电磁阀连接于该子锅;以及至少一蒸汽电磁阀,该蒸汽电磁阀连接于该子锅。优选地,该母锅与该即热式加热器及上盖之间分别设置有止漏环止漏。优选地,该母锅的水位以上为第一蒸汽室,该子锅的水位以上为第二蒸汽室。优选地,该上盖上设置一排气阀及一温度控制器,该温度控制器伸入该母锅内。优选地,该第二进水电磁阀通过一进水盘管连接于该子锅,该进水盘管位于该母锅内,冷水能经该进水盘管流入该子锅。优选地,该子锅内设置一子锅进水管,该第二进水电磁阀连接于该子锅进水管,该子锅进水管从该子锅的顶部进入。优选地,该子锅以蒸汽盘管连接该蒸汽电磁阀,该蒸汽盘管位于该母锅内。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还提供一种加热机构,包括:一即热式加热器,该即热式加热器呈中空体,能用以容纳水;一母锅,该母锅呈中空体,能用以容纳水,该母锅的底部连接于该即热式加热器的顶部,该母锅的内部与该即热式加热器的内部相连通;一上盖,该上盖设置于该母锅的顶部;一母锅上水位探针,该母锅上水位探针设置于该母锅内;一母锅下水位探针,该母锅下水位探针设置于该母锅内;一第一进水电磁阀,该第一进水电磁阀连接于该即热式加热器;至少一子锅,该子锅呈中空体,能用以容纳水,该子锅设置于该母锅内;一子锅进水管,该子锅进水管设置于该子锅内;至少一第二进水电磁阀,该第二进水电磁阀连接于该子锅进水管;以及至少一热水电磁阀,该热水电磁阀连接于该子锅。优选地,该子锅设置有两个,该两子锅的顶端之间连接一联结水管。优选地,该第二进水电磁阀及该子锅进水管之间设置一单向泄压阀。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的加热机构以即热式加热器产生热水、蒸汽,具有即热的功能,能供应热水或蒸汽,达到多功能的目的,且因间接加热设计,加热过程中即热式加热器及母锅不会产生水垢,也不会降低即热式加热器的加热效率。为使能更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特征及
技术实现思路
,请参阅以下有关本技术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然而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技术加以限制者。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加热机构的立体外观图。图2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加热机构的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加热机构的立体图。图4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加热机构的立体图。图5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加热机构的剖视图。图6为本技术第三实施例加热机构的立体图。图7为本技术第三实施例加热机构的剖视图。图8为本技术第四实施例加热机构的立体图。图9为本技术第四实施例加热机构的剖视图。图10为本技术第五实施例加热机构的立体图。图11为本技术第五实施例加热机构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第一实施例]请参阅图1至图3,本技术提供一种加热机构,其为子母锅式热交换加热装置,可设置一组或一组以上的热交换装置,本实施例设置两组热交换装置。本技术加热机构包括一即热式加热器1、一母锅2、一上盖3及至少一子锅4。在本实施例中,该即热式加热器(或称瞬式加热器)1为一种具有厚膜加热体(ThickFlimHeatingElement)的加热器,该即热式加热器1的内层及外层分别为金属管及厚膜加热体,该即热式加热器1可加热冷水,用以产生热水、蒸汽。该即热式加热器1呈中空体,能用以容纳水。较佳的,该即热式加热器1呈圆形中空体。该母锅2呈中空体,较佳的,该母锅2呈圆形中空体,能用以容纳水。该母锅2的底部连接于即热式加热器1的顶部,且该母锅2的内部与即热式加热器1的内部相连通。在本实施例中,母锅2的直径大于即热式加热器1的直径,使母锅2可容纳较多的水量及较大的蒸汽室。该母锅2的顶部呈开口状,该上盖3设置于母锅2的顶部,用以封闭母锅2的顶部,该上盖3上亦可设置一安全阀22,可于母锅2内温度控制异常压力过大时进行泄压,以增加安全性。母锅2与即热式加热器1及上盖3之间可分别设置有止漏环5、6止漏,该即热式加热器1与母锅2亦可以焊接方式连接,因为等效不另做图示。该子锅4可设置一个或多个,在本实施例中设置有两子锅4,两子锅4设置于母锅2的内部。该母锅2内设置一母锅上水位探针7及一母锅下水位探针8,该即热式加热器1的底部或其他位置可连接一第一进水电磁阀9,当母锅2的水位离开母锅下水位探针8时,自动控制系统启动水泵(图略)及第一进水电磁阀9补水。当母锅2的水位接触母锅下水位探针8时,自动控制系统关闭水泵及第一进水电磁阀9停止补水。如发生故障使母锅2的水位上升,当水位接触母锅上水位探针7时系统当机停止使用功能,以确保使用安全。该两子锅4的构造及功能相同,该子锅4呈中空体,能用以容纳水。子锅4设置于母锅2内,该子锅4内设置一子锅上水位探针10及一子锅下水位探针11,子锅下水位探针11可控制正常水位,子锅上水位探针10可控制异常水位。子锅4连接一第二进水电磁阀12及一蒸汽电磁阀16,第二进水电磁阀12可通过一进水盘管13连接于子锅4。子锅上水位探针10、子锅下水位探针11、第二进水电磁阀12及蒸汽电磁阀16等设置的数量与子锅4相对应,至少设置一个。当子锅4的水位离开子锅下水位探针11时,自动控制系统启动水泵(图略)及第二进水电磁阀12补水,冷水可经进水盘管13从子锅4的底部进入子锅4,该进水盘管13位于母锅2内。当子锅4的水位接触子锅下水位探针11时,自动控制系统关闭水泵及第二进水电磁阀12停止补水。如发生故障使子锅4的水位上升,当水位接触子锅上水位探针10时系统当机停止使用功能,以确保使用安全。子锅4设计冷水经进水盘管13(管路)流入子锅4,目的是使子锅4进水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加热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一即热式加热器,该即热式加热器呈中空体,能用以容纳水;/n一母锅,该母锅呈中空体,能用以容纳水,该母锅的底部连接于该即热式加热器的顶部,该母锅的内部与该即热式加热器的内部相连通;/n一上盖,该上盖设置于该母锅的顶部;/n一母锅上水位探针,该母锅上水位探针设置于该母锅内;/n一母锅下水位探针,该母锅下水位探针设置于该母锅内;/n一第一进水电磁阀,该第一进水电磁阀连接于该即热式加热器;/n至少一子锅,该子锅呈中空体,能用以容纳水,该子锅设置于该母锅内;/n至少一子锅上水位探针,该子锅上水位探针设置于该子锅内;/n至少一子锅下水位探针,该子锅下水位探针设置于该子锅内;/n至少一第二进水电磁阀,该第二进水电磁阀连接于该子锅;以及/n至少一蒸汽电磁阀,该蒸汽电磁阀连接于该子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加热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即热式加热器,该即热式加热器呈中空体,能用以容纳水;
一母锅,该母锅呈中空体,能用以容纳水,该母锅的底部连接于该即热式加热器的顶部,该母锅的内部与该即热式加热器的内部相连通;
一上盖,该上盖设置于该母锅的顶部;
一母锅上水位探针,该母锅上水位探针设置于该母锅内;
一母锅下水位探针,该母锅下水位探针设置于该母锅内;
一第一进水电磁阀,该第一进水电磁阀连接于该即热式加热器;
至少一子锅,该子锅呈中空体,能用以容纳水,该子锅设置于该母锅内;
至少一子锅上水位探针,该子锅上水位探针设置于该子锅内;
至少一子锅下水位探针,该子锅下水位探针设置于该子锅内;
至少一第二进水电磁阀,该第二进水电磁阀连接于该子锅;以及
至少一蒸汽电磁阀,该蒸汽电磁阀连接于该子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机构,其特征在于,该母锅与该即热式加热器及上盖之间分别设置有止漏环止漏。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机构,其特征在于,该母锅的水位以上为第一蒸汽室,该子锅的水位以上为第二蒸汽室。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机构,其特征在于,该上盖上设置一排气阀及一温度控制器,该温度控制器伸入该母锅内。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机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二进水电磁阀通过一进水盘管连接于该子锅,该进水盘管位于该母锅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宗熹
申请(专利权)人:吉诺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