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导热石墨烯铝塑复合导热器,其包括上支管和下支管,以及多根位于上支管、下支管之间导热管;所述导热管是铝塑复合管,其内壁上形成消音槽,外壁上形成散热槽;所述上支管、所述下支管与所述导热管的连接处分别设有卡扣式连接的导热盖。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满足北方集中供暖使用也同样使用与南方没有集中供暖的地方使用,整体使用方便灵活,导热效率高,提高热转换率。
A high thermal conductivity graphene aluminum plastic composite heat conduc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导热石墨烯铝塑复合导热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导热石墨烯铝塑复合导热器。
技术介绍
目前北方的暖气都是采用铁进行铸造,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导致后期导热效率低下,存在很大的能源消耗;另外,对于南方一些老旧小区的改造而言,无法增加地暖,而空调的使用也存在诸多不利,如需要室内添加相应的加湿器;故此本专利技术人在此基础上提出进一步的改良,设计一款高导热石墨烯铝塑复合导热器,以满足现有市场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高导热石墨烯铝塑复合导热器,使用方便灵活,导热效率高,提高热转换率。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高导热石墨烯铝塑复合导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支管和下支管,以及多根位于上支管、下支管之间导热管;所述导热管是铝塑复合管,其内壁上形成消音槽,外壁上形成散热槽;所述上支管、所述下支管与所述导热管的连接处分别设有卡扣式连接的导热盖。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优选,所述消音槽为多个,彼此等间隔排列。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优选,所述散热槽为多个,彼此等间隔排列,呈梅花状或齿轮状。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优选,所述导热盖包括盖体,所述盖体的2侧侧壁上形成卡条,与导热管端部的卡条体相配卡扣安装。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优选,所述盖体的侧壁上形成外凸散热翅片。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优选,还包括与所述上支管、所述下支管共同连接的加热器,在所述上支管的另一端带有水箱,所述下支管的另一端带有水龙头。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优选,所述下支管底部带有移动轮。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优选,所述导热管,按照质量百分比,包括以下组份:PERT:97-98%;石墨烯:0.8-1.5%偶联剂:0.5-0.8%反应助剂:0.1-0.2%抗氧剂:0.15-0.45脱模剂:0.3-0.8%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优选,所述偶联剂是乙烯基三(β-甲氧乙氧基)硅烷。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优选,所述反应性助剂:过氧化二碳酸二仲丁酯。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优选,所述抗氧剂:N,N'-二-β-萘基-对苯二胺。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优选,所述脱模剂:N,N'-亚乙基双蓖麻醇酸酰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包括上支管和下支管,以及多根位于上支管、下支管之间导热管;所述导热管是铝塑复合管,其内壁上形成消音槽,外壁上形成散热槽;所述上支管、所述下支管与所述导热管的连接处分别设有卡扣式连接的导热盖其中,本专利技术能够实现静音,尤其是内壁上消音槽的设计,能够实现消音,提高室内使用的舒适度。另外,外壁散热槽的设计,扩大散热面积,可以提高热转换率,整个导热管为石墨烯铝塑复合制成,整体的导热效率要明显高于铁制散热器,其热转换率高达80-90%。本专利技术中的导热盖可以自行设计颜色,给室内添加不同的色彩,予以美化室内环境,故此本专利技术还通用与北方集中供暖的家庭,直接连接在上面,非常方便。另外,本专利技术还包括与所述上支管、所述下支管共同连接的加热器,在所述上支管的另一端带有水箱,所述下支管的另一端带有水龙头;通过加热器进行对上支管、下支管、导热管内部的液体,整个散热器移动方便灵活,故此适合现有老破小小区的房屋使用,和北方没有集中供暖的家庭或者房间使用。由上可知,本专利技术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使用方便灵活,导热效率高,提高热转换率。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中导热盖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中导热管的横截面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中导热管的横截面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中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如图1-4所示,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导热石墨烯铝塑复合导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支管1和下支管2,以及多根位于上支管1、下支管2之间导热管3;所述导热管3是铝塑复合管,其内壁上形成消音槽4,外壁上形成散热槽5;所述消音槽4为多个,彼此等间隔排列,所述散热槽5为多个,彼此等间隔排列,呈梅花状或齿轮状,所述上支管1、所述下支管2与所述导热管3的连接处分别设有卡扣式连接的导热盖10,所述导热盖10包括U型盖体,所述盖体的两侧壁的内壁上分别形成2条卡条11,与导热管端部的卡条体相配卡扣安装,并且在盖体与导热管端部之间存在一定的间隙;所述盖体底部、两侧侧壁上分别形成多个散热孔12,所述盖体的侧壁上形成外凸散热翅片,提高散热效率,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计,增加散热面积。本专利技术中导热管外壁散热槽5的设计,扩大散热面积,可以提高热转换率,整个导热管5为石墨烯铝塑复合制成,整体的导热效率要明显高于铁制散热器,其热转换率高达80-90%。另外,本专利技术中的导热盖可以自行设计颜色,给室内添加不同的色彩,予以美化室内环境。本专利技术中提及的所述导热管,按照质量百分比,包括以下组份:PERT:97-98%;石墨烯:0.8-1.5%;偶联剂:0.5-0.8%;反应助剂:0.1-0.2%;抗氧剂:0.15-0.45;脱模剂:0.3-0.8%。所得产品导热管整体散热导热效果优良,提高热能转换效率。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偶联剂是乙烯基三(β-甲氧乙氧基)硅烷,所述反应性助剂:过氧化二碳酸二仲丁酯,所述抗氧剂:N,N'-二-β-萘基-对苯二胺,所述脱模剂:N,N'-亚乙基双蓖麻醇酸酰胺。实施例2:图5所示,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由于本专利技术还包括与所述上支管1、所述下支管2共同连接的加热器6,在所述上支管1的另一端带有水箱7,所述下支管2的另一端带有水龙头8,所述下支管2底部带有移动轮9,方便移动,内部为热水循环,使用方便,尤其是对老破小区的改造,无需增加地暖,就能满足室内的加热要求。实施例3:与实施例1或实施例2,不同的是:本专利技术中导热管中按照质量百分比,包括以下组份:PERT:97%;石墨烯:1.5%;偶联剂:0.5%;反应助剂:0.1%;抗氧剂:0.4;脱模剂:0.5%。所得产品导热管整体散热导热效果优良,提高热能转换效率。实施例4:与实施例1或实施例2,不同的是:本专利技术中导热管中按照质量百分比,包括以下组份:PERT:98%;石墨烯:0.8%;偶联剂:0.5%;反应助剂:0.2%;抗氧剂:0.15;脱模剂:0.35%。所得产品导热管整体散热导热效果优良,提高热能转换效率。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导热石墨烯铝塑复合导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支管和下支管,以及多根位于上支管、下支管之间导热管;所述导热管是铝塑复合管,其内壁上形成消音槽,外壁上形成散热槽;所述上支管、所述下支管与所述导热管的连接处分别设有卡扣式连接的导热盖。/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导热石墨烯铝塑复合导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支管和下支管,以及多根位于上支管、下支管之间导热管;所述导热管是铝塑复合管,其内壁上形成消音槽,外壁上形成散热槽;所述上支管、所述下支管与所述导热管的连接处分别设有卡扣式连接的导热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导热石墨烯铝塑复合导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消音槽为多个,彼此等间隔排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导热石墨烯铝塑复合导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槽为多个,彼此等间隔排列,呈梅花状或齿轮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导热石墨烯铝塑复合导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盖包括盖体,所述盖体的2侧侧壁上形成卡条,与导热管端部的卡条体相配卡扣安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高导热石墨烯铝塑复合导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的侧壁上形成外凸散热翅片。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高导热石墨烯铝塑复合导热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上支管、所述下支管共同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锋,王建卫,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诺洁管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