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双温热管的固体电蓄热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固体电蓄热
,具体地说是一种利用热管的导热特性,优化固体蓄热介质蓄热和放热工作过程的带双温热管的固体电蓄热装置。
技术介绍
固体电蓄热装置为了蓄热,每千瓦电功率要配置40公斤至100公斤重的固体蓄热介质,设备厂家不宜整机出厂电输入功率大于5千瓦的固体电蓄热装置,原因是不便于搬动和运输。为克服固体电蓄热装置过于笨重的缺点,有些厂家在研究易于装配的组合结构,想达到用户可以自己方便安装的程度。当用户购买固体电蓄热装置时,解决设备厂家派专业技术员工到现场,在保温壳体内部砌筑块状结构的固体蓄热介质,再将砌筑的固体蓄热介质结构内阵列安装的电加热元件,连接成可在设备额定电压工作的电加热单元。在保温壳体外侧还要安装热风换热器、换热风机及循环风管道等部件,现场施工完毕还要用专业工程师调试才能使用的现状。如果,能将电加热元件在工厂车间制成,不需要依托固体蓄热介质结构支撑即插即用的电加热单元;能用简单的灌装工艺代替技术要求高的砌筑工艺安装固体蓄热介质;并用新的热输出结构简化以热风换热器、换热风机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双温热管的固体电蓄热装置,它包括有:电加热单元,电控制装置,带绝热层的保温壳体,固体蓄热介质,放热介质管道,热用户,其特征在于:在保温壳体内侧设置有一层耐热金属板层,在保温壳体内侧底部设置有通过电控制装置及电缆控制的电加热单元,该电加热单元向上装有热辐射吸收板;该热辐射吸收板上部的保温壳体空腔内设置有固体蓄热介质,在固体蓄热介质之间还分布有立式圆柱体粗热管,该立式圆柱体粗热管与保温壳体空腔等高;在立式圆柱体粗热管顶部与耐热金属板层的对应位置上设置有安装双温热管组件的通孔,保温壳体顶部还设置有固体蓄热介质孔;所述双温热管组件是由工作温度等于固体蓄热介质温度,靠重力驱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双温热管的固体电蓄热装置,它包括有:电加热单元,电控制装置,带绝热层的保温壳体,固体蓄热介质,放热介质管道,热用户,其特征在于:在保温壳体内侧设置有一层耐热金属板层,在保温壳体内侧底部设置有通过电控制装置及电缆控制的电加热单元,该电加热单元向上装有热辐射吸收板;该热辐射吸收板上部的保温壳体空腔内设置有固体蓄热介质,在固体蓄热介质之间还分布有立式圆柱体粗热管,该立式圆柱体粗热管与保温壳体空腔等高;在立式圆柱体粗热管顶部与耐热金属板层的对应位置上设置有安装双温热管组件的通孔,保温壳体顶部还设置有固体蓄热介质孔;所述双温热管组件是由工作温度等于固体蓄热介质温度,靠重力驱动的粗热管和工作温度等于放热介质温度靠重力驱动的细热管,以粗热管在下细热管在上的结构同轴竖直套装而成;多根从保温壳体外侧经双温热管组件孔竖在固体蓄热介质腔体内,双温热管组件的粗热管金属圆柱体外立面与固体蓄热介质腔体内的固体蓄热介质紧密接触,粗热管蒸发段端头接触热辐射吸收板的上表面;细热管的蒸发段置于粗热管上部的冷凝段内,细热管的冷凝段通过散热金属板连接放热介质腔体;该放热介质腔体通过放热介质输出接口依次与带放热介质的管道及热用户相连通,从热用户返回的放热介质管道则与放热介质输入接口相连通而构成回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体电蓄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加热单元是指用若干只电加热管、电加热带、电加热板、电加热丝或PTC发热陶瓷电加热元件在托盘内经固定连接成多组,每组接通电源后都能稳定发热的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建新,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世杰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