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煤化工降尘技术领域,公开一种用于空压机机房的户外空气降尘过滤装置;目的以较低的成本有效降低空压机房外界的粉尘含量,达到空压机房对环境条件的设计要求;具体包括固定支撑框架和过滤网,固定支撑框架搭设在空压机机房外部并与其相连接;过滤网搭设在固定支撑框架的顶部和侧壁,固定支撑框架的内部通过隔离网被分割成设置有喷雾装置的喷雾降尘区、自然沉降区以及设置有风机的排风净化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根据空间的布置结合有效的逐级降尘的,达到了高效的降尘效果,经济实用,有效的过滤空气中的粉尘、飞扬杂物,延长设备维护保养周期,降低员工劳动强度,保障空压机正常稳定运行。
An outdoor air dedusting and filtering device for air compressor roo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空压机机房的户外空气降尘过滤装置
本技术涉及生产降尘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空压机机房的户外空气降尘过滤装置,适用于煤化工生产企业。
技术介绍
根据压缩空气站设计规范的要求,空压机房在设计和建设的过程中,必要要考虑环保的要求,压缩空气站内,空气压缩机的台数宜为3~6台;对同一品质、压力的供气系统,空气压缩机的型号不宜超过两种。根据压缩空气站所在环境的尘埃条件,空气压缩机的吸气系统,必须设置相应有效的过滤器或过滤装置。而对于煤焦化企业这类粉尘较多,空气中颗粒物污染较大的企业环境来说,仅通过在机房内设置过滤装置很难达到空压机房对环境的要求,而使用较为高端的除尘设备,相应的设备成本又会增加,难以控制的空气条件使得空气中粉尘含量大,飞扬杂物多,导致空压机进气粗过滤海绵网堵塞、空气过滤器堵塞,散热器堵塞,机温过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空压机机房的户外空气降尘过滤装置,针对粉尘较大的煤化工生产企业,以较低的成本有效降低空压机房外界的粉尘含量,达到空压机房对环境条件的设计要求。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空压机机房的户外空气降尘过滤装置,所述的降尘过滤装置设置在空压机机房外,所述的降尘过滤装置包括固定支撑框架和过滤网,所述的固定支撑框架搭设在空压机机房外部并与空压机机房相连接;所述过滤网搭设在固定支撑框架的顶部和侧壁,固定支撑框架的内部通过两个隔离网被分割成三个沉降区,从远离空压机机房至空压机机房的方向依次是喷雾降尘区、自然沉降区和排风净化区;所述的喷雾沉降区内设置有喷雾装置,所述的排风净化区设置有风机,所述的自然沉降区和排风净化区之间的隔离网上设置有干燥吸附层。进一步优化结构,所述的喷雾装置包括喷淋管、雾化喷头、增压泵和储水装置,所述的喷雾沉降区设置有立柱和顶部横梁,所述的喷淋管与所述的立柱和顶部横梁固定连接,所述的喷淋管上设置有多个雾化喷头,所述喷淋管的进水口与增压泵和储水装置依次连接。更进一步的,所述的雾化喷头为四喷嘴喷头,包括管接头,所述管接头上依次安装有防漏装置、螺旋导流器和喷嘴。进一步优化的结构,所述的风机设置在排风净化区的顶部。进一步优化的结构,所述的喷雾降尘区、自然沉降区和排风净化区内设置有连通外界的通道,所述通道与空压机机房的入口相连通,所述通道设置有隔离门。进一步优化的结构,所述的干燥吸附层为涂覆在所述隔离网上的硅胶干燥剂。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所产生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通过在空压机机房的外部连接多层粉尘吸附区,依次通过喷雾沉降、静置沉降和排风净化使被包围在最内部的空压机机房与外界的粉尘等进行有效隔离,本装置结构简单,成本较低,但却根据空间的布置结合有效的逐级降尘的手段,达到了高效的降尘效果,经济实用,有效的过滤空气中的粉尘、飞扬杂物,延长设备维护保养周期,降低员工劳动强度,保障空压机正常稳定运行。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所述的用于空压机机房的户外空气降尘过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所述的喷雾降尘区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实施例所述的自然沉降区和排风净化区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为空压机机房,2为固定支撑框架,3为过滤网,4为隔离网,5为喷雾降尘区,6为自然沉降区,7为排风净化区,8为喷淋管,9为雾化喷头,10为增压泵,11为储水槽,12为风机。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但保护范围不被此限制。实施例1如图1所示,是一种用于空压机机房的户外空气降尘过滤装置,所述的降尘过滤装置设置在空压机机房1外,所述的降尘过滤装置包括钢筋结构的固定支撑框架2和过滤网3,所述的固定支撑框架2搭设在空压机机房1外部并与空压机机房1相连接;所述过滤网3为防尘网,防尘网搭设在固定支撑框架2的顶部和侧壁,将空压机机房1的前部和侧部包裹在过滤网3内,固定支撑框架2的内部通过两个隔离网4被分割成三个沉降区,从远离空压机机房1至空压机机房1的方向依次是喷雾降尘区5、自然沉降区6和排风净化区7;如图2所示,所述的喷雾沉降区5内设置有喷雾装置,喷雾装置包括喷淋管8、雾化喷头9、增压泵10和储水槽11,所述的喷雾沉降区设置有立柱和顶部横梁,所述的喷淋管8与所述的立柱和顶部横梁固定连接,所述的喷淋管上设置有均匀多个雾化喷头9,雾化喷头9为四喷嘴喷头,包括管接头,所述管接头上依次安装有防漏装置、螺旋导流器和喷嘴。所述喷淋管8的进水口与增压泵10和储水槽11依次连接。所述的喷雾降尘区5和自然沉降区6之间通过隔离网4相隔离;自然沉降区6和排风净化区7之间同样通过隔离网4进行隔离,所述的排风净化区7的侧壁顶部设置有风机12,所述的自然沉降区6和排风净化区7之间的隔离网4上涂覆有硅胶干燥剂。排风净化区内的侧壁上设置有与外界连通的通道,所述通道与空压机机房的入口相连通,通道的最外侧设置有隔离门,通道用于操作人员进入空压机机房使用。本装置具体的使用过程为,先开启最外侧的喷雾降尘区5连接的增压泵10,使雾化喷头9对喷雾降尘区5进行喷雾降尘,经过喷雾降尘的空气进一步通过隔离网4和两侧及顶部的过滤网3进行自然沉降,也具有隔离区的作用,进一步降低进入排风净化区7空气中的粉尘含量,由于空压机机房1内的空压机设备对空气中的湿度具有一定的要求,将排风净化区7设置在最内部,可以有效保证进入空压机机房1内的空气湿度达到所规定的要求,最内层的排风净化区7通过风机12进一步对空压机机房1外部的空气进行排风净化,使得空压机机房1外部的空气达到净化要求。本实施例所述的降尘过滤装置,通过在空压机机房1的外部连接三层粉尘吸附区,依次通过喷雾沉降、静置沉降和排风净化使被包围在最内部的空压机机房1与外界的粉尘等进行有效隔离,本装置结构简单,成本较低,但却根据空间的布置结合有效的逐级降尘的手段,达到了高效的降尘效果,经济实用,有效的过滤空气中的粉尘、飞扬杂物,延长设备维护保养周期,降低员工劳动强度,保障空压机正常稳定运行。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技术所做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仅限于此,对于本技术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的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技术由所提交的权利要求书确定专利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空压机机房的户外空气降尘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降尘过滤装置设置在空压机机房外,所述的降尘过滤装置包括固定支撑框架和过滤网,所述的固定支撑框架搭设在空压机机房外部并与空压机机房相连接;所述过滤网搭设在固定支撑框架的顶部和侧壁,固定支撑框架的内部通过两个隔离网被分割成三个沉降区,从远离空压机机房至空压机机房的方向依次是喷雾降尘区、自然沉降区和排风净化区;所述的喷雾降尘区内设置有喷雾装置,所述的排风净化区设置有风机,所述的自然沉降区和排风净化区之间的隔离网上设置有干燥吸附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空压机机房的户外空气降尘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降尘过滤装置设置在空压机机房外,所述的降尘过滤装置包括固定支撑框架和过滤网,所述的固定支撑框架搭设在空压机机房外部并与空压机机房相连接;所述过滤网搭设在固定支撑框架的顶部和侧壁,固定支撑框架的内部通过两个隔离网被分割成三个沉降区,从远离空压机机房至空压机机房的方向依次是喷雾降尘区、自然沉降区和排风净化区;所述的喷雾降尘区内设置有喷雾装置,所述的排风净化区设置有风机,所述的自然沉降区和排风净化区之间的隔离网上设置有干燥吸附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空压机机房的户外空气降尘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喷雾装置包括喷淋管、雾化喷头、增压泵和储水装置,所述的喷雾降尘区设置有立柱和顶部横梁,所述的喷淋管与所述的立柱和顶部横梁固定连接,所述的喷淋管上设置有多个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原华斌,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阳光焦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