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殷占民专利>正文

直流式多功能供暖调节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03155 阅读:1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直流式多功能供暖调节装置,它由直流管1、跨越管3、叶轮腔体6、偏心轮腔体7、控制面板腔体8、动力机构11、流量调节机构12和控制器16组成。直流式多功能暖调节装置安装在供热管线上,可实现用户设定温度、恒温调节。它与锁闭阀、热表串连在供热管线上,即可完善实现分户计量,并具有节能、功能全面、低阻力系数等特点。(*该技术在201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该技术属于一种主要应用于供暖系统上,设置在用户内的供暖调节装置。目前我国供暖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各供暖系统都不同程度的存在着“垂直失调”,供热质量低下。提高供热质量,只能在供热管线上安装调节装置,然而市场现在并没有功能全面、经济廉价的产品,恒温调节阀则存在价格昂贵、阻力系数过大、结构复杂、室温无法设定等缺点,阻力系数过大不利于节能。该技术的任务是提供一种供暖调节装置,它具有室温设定、恒温调节、低阻力系数等特点,它应有利于节能。该技术主要由动力机构11、流量调节机构12、控制器16组成。动力机构11包含有叶轮13和轴14,流量调节机构12包含有从动阻隔板5、压缩弹簧4、偏心轮15。控制器16包含有控制面板22、双向卡簧21、撞簧轮17、压缩弹簧18、撞簧轮支架20、感温元件19、行程调节机构9。以上诸部件按以下方式连接直流管1与叶轮腔体6相连通,叶轮13位于叶轮腔体6内,叶轮13、偏心轮15、控制面板22分别与轴14紧密相连。偏心轮15、控制面板22分别位于偏心轮腔体7和控制面板腔体8内。跨越管3绕过直流管1与叶轮腔体6的连接处,把直流管1左右两端连通。跨越管3的一侧与偏心轮腔体7相连接,从动阻隔板5从偏心轮腔体7内插入跨越管3内,在从动阻隔板5的上端竖板与跨越管3的外壁设有压缩弹簧4,从动阻隔板5的上缘顶在偏心轮15的一侧。控制面板22前面开有一个卡簧槽23,在控制面板腔体8内设有双向卡簧21,双向卡簧21位于控制面板22前方,双向卡簧21左右各有一个伸向控制面板22的卡爪21-1和21-2,卡爪21-1与卡爪21-2能分别卡入卡簧槽23内。感温元件19一端固定在行程调节机构9上,另一端与撞簧轮支架20相连可横向移动,撞簧轮17安装在撞簧轮支架20上,撞簧轮支架20内设有可将撞簧轮17顶向双向卡簧21的压缩弹簧18,行程调节机构9与控制面板腔体8相连接。该技术的应用将直流管左端口2与供水立管24相连,将直流管右端口10与散热器供水支管26相连。叶轮13受到流体的冲击力的作用,可带动偏心轮15和控制面板22转动,但受到双向卡簧21的限制叶轮13作间歇转动。卡爪卡入卡簧槽23时叶轮13止动,若卡爪21-2卡入卡簧槽23,则从动阻隔板5处于最大回程处(如图4示),跨越管3全面开通,室温升高。室温升高感温元件19向左伸长,并带动撞簧轮支架20,撞簧轮17随着向左运动,滚过双向卡簧轴线,撞簧轮17在压缩弹簧18的作用下迫使双向卡簧21顺时针转动,直至室温达到上限时,卡爪21-2脱离卡簧槽23,此时叶轮13不受限制,在流体冲击力的作用下带动偏心轮15和控制面板22转动180度,从动阻隔板5在压缩弹簧4和偏心轮15的共同作用下运动至最大进程处(如附图说明图1所示),卡爪21-1顺时针卡入卡簧槽23内,此时跨越管3流量最少,室温降低。室温降低感温元件19向右收缩,室温降低至下限后卡爪21-2再次卡入卡簧槽23内,从动阻隔板5处于最大回程,室温升高。不断重复上述过程使室温恒定控制在上,下限间。旋动行程调节机构9,改变感温元件固定端与双向卡簧轴线间距离,行程调节机构9上温度尺9-1显示温度为设定温度。该装置具有低阻力系数,功能全面,节能等特点。图1是该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A-A剖视放大图。图3是图2的C-C剖视图。图4是图1的B-B剖视放大图。图5是该技术在双管式系统中的应用图。实施例一本实施例由动力机构11与流量调节机构12组成,直流管1与叶轮腔体6相连通,叶轮13位于叶轮腔体6内,叶轮13、偏心轮15分别与轴14紧密相连。偏心轮15位于偏心轮腔体7内。跨越管3绕过直流管1与叶轮腔体6的连接处,把直流管1左右两端连通。跨越管3的一侧与偏心轮腔体7相连接,从动阻隔板5从偏心轮腔体7内插入跨越管3内,在从动阻隔板5的上端竖板与跨越管3的外壁设有压缩弹簧4,从动阻隔板5的上缘顶在偏心轮15的一侧,利用控制器16控制各部件运动规律。实施例二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不同的是控制器16包含有控制面板22、双向卡簧21、撞簧轮17、压缩弹簧18、撞簧轮支架20、感温元件19、行程调节机构9。控制面板22紧密连接在轴14的前端,控制面板22前面开有一个卡簧槽23,在控制面板腔体8内设有双向卡簧21,双向卡簧21位于控制面板22前方,双向卡簧21左右各有一个伸向控制面板22的卡爪21-1和21-2,卡爪21-1与卡爪21-2能分别卡入卡簧槽23内。感温元件19一端固定在行程调节机构9上,另一端与撞簧轮支架20相连可横向移动,撞簧轮17安装在撞簧轮支架20上,撞簧轮支架20内设有可将撞簧轮17顶向双向卡簧21的压缩弹簧18,行程调节机构9与控制面板腔体8相连接。旋动行程调节机构9改变感温元件19固定端与双向卡簧轴线间距离,行程调节机构9的温度尺9-1显示温度为设定温度。实施例三本实施例是将直流管左端口2与供水立管24相连,将直流管右端口10与散热器供水支管26相连。叶轮13受到流体的冲击力的作用,可带动偏心轮15和控制面板22转动,但受到双向卡簧21的限制叶轮13作间歇转动。卡爪卡入卡簧槽23时叶轮13止动,若卡爪21-2卡入卡簧槽23,则从动阻隔板5处于最大回程(如图4示),跨越管3全面开通,室温升高。室温升高感温元件19向左伸长,并带动撞簧轮支架20,撞簧轮17随着向左运动,滚过双向卡簧轴线,撞簧轮17在压缩弹簧18的作用下迫使双向卡簧21顺时针转动,直至室温达到上限时,卡爪21-2脱离卡簧槽23,此时叶轮13不受限制,在流体冲击力的作用下带动偏心轮15和控制面板22转动180度,从动阻隔板5在压缩弹簧4和偏心轮15的共同作用下运功至最大进程处(如图1所示),卡爪21-1顺时针卡入卡簧槽23内,此时跨越管3流量最少,室温降低。室温降低感温元件19向右收缩,室温降低至下限后卡爪21-2再次卡入卡簧槽23内,从动阻隔板5处于最大回程,室温升高。不断重复上述过程使室温恒定控制在上,下限间。事实例四参照图5,本事实例是将直流式多功能供暖调节装置25、锁闭阀27、热表28串连在供热管线上,则可完善实现分户计量。权利要求1.温控间歇调解散热器流量,特别是利用流体冲击力为原动力的供暖调节装置,该装置有动力机构(11)、流量调节机构(12)、控制器(16),其特征是叶轮(13)位于叶轮腔体(6)内,叶轮腔体(6)与一个直流管(1)相连通,偏心轮(15)与叶轮(13)紧密连接在轴(14)上,偏心轮(15)位于偏心轮腔体(7)内,偏心轮腔体(7)与一个将直流管(1)左右两端连通的跨越管(3)相连,从动阻隔板(5)从偏心轮腔体(7)内插入跨越管(3)内,从动阻隔板(5)的上端竖板与跨越管(3)外壁间设有压缩弹簧(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暖调节装置,其特征是控制器(16)的控制面板(22)直接安装在轴(14)的前端,双向卡簧(21)由轴安装在控制面板(22)的前面,控制面板(22)与双向卡簧(21)都位于控制面板腔体(8)内,感温元件(19)固定在行程调节机构(9)上,行程调节机构(9)连接在控制面板腔体(8)上,感温元件(19)的末端连着撞簧轮支架(20),撞簧轮支架(20)上设有撞簧轮(1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温控间歇调解散热器流量,特别是利用流体冲击力为原动力的供暖调节装置,该装置有动力机构(11)、流量调节机构(12)、控制器(16),其特征是叶轮(13)位于叶轮腔体(6)内,叶轮腔体(6)与一个直流管(1)相连通,偏心轮(15)与叶轮(13)紧密连接在轴(14)上,偏心轮(15)位于偏心轮腔体(7)内,偏心轮腔体(7)与一个将直流管(1)左右两端连通的跨越管(3)相连,从动阻隔板(5)从偏心轮腔体(7)内插入跨越管(3)内,从动阻隔板(5)的上端竖板与跨越管(3)外壁间设有压缩弹簧(4)。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殷占民
申请(专利权)人:殷占民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3[中国|哈尔滨]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